《孤独冠冕》八之卷·硫磺之街·新年番外——设定集

孤独冠冕最新章节目录
   “萤”与田村相遇时的画面……
    大概是那种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的、不可思议的氛围。
    在满河的流灯的光色中,所邂逅的、本不应该存在于此的存在。
    《雀之葛笼》这一章节,描绘了众人在除夜的傍晚熄灭晚灯,离开闭锁的家门,秉烛夜游,去往某处的河川投放河灯,礼拜神明的场面。
    在那些手制的河灯之中,既写有对于幸福的渴望的心愿,也积累下了一年以来所攒集的、数之不尽的负面。
    失落、痛苦、烦恼、忧愁……
    “神”将这一切全然接纳了。
    因为“神”是执掌集体无意识——“终之空”的存在。
    万物的思绪都向着云座之上的宫廷汇流,化为一道道接天的“字幕”
    但是……
    在《梦之日记》那一节的开头,少女神明望着田村一家幸福欢笑的画面,孤独地在哭。
    但,她是无法允许自己以这样的姿态,亲自去见田村的。
    所以……才有了这个自称“萤”的女孩。
    她既不是“少女”,也不是“孩子”,更类似于两者达成统一之后,最终形成的整体。
    因此,才是那种,既非少女又非孩子的状态。
    即使只是虚假的人偶……
    “少女”和“孩子”也仍是对她能与田村相见而感到了嫉妒。
    不能容许……一个拥有与自己相同记忆的伪物能够独自获得幸福。
    所以,只是在除夜的时候,赐予了她一个昼夜的生命,代替自己,踏上行路
    但是在除夜之终的第一百零八次钟声响起之后,女孩就会死去——化为萤火归于虚无。
    所以……从一开始就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宿命的女孩,才会称自己是“萤”。
    这个词,在日语里,与“萤火虫”是等同的——象征生命的短促。
    田村在向“神”传达他的心愿的时候……
    也只是在,祝愿着“她”的幸福。
    所以,女孩才代替神明说:
    “汝愿,我闻。”
    “你的愿望……我听见了。”
    ——因为女孩本就是与神明有着相同的记忆的。
    “有一种罪,叫天津罪——
    当某个人为了活下去而拼尽全力时,将这份意志剥夺,即使是全能的神,这也是祂的罪孽。”
    当神明出于嫉妒,而站在高高在上的神祇的立场,将那个同样渴望着活下去的另一个自己的生命剥夺,那时,她就已经犯下了身为天津神的罪过。
    所以,在《夜之箱庭》那一章里,少女神明和田村才会有那样的对白——
    “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为了接近我、了解我,然后审判我吗?”
    神明的教会——幸福之科学,其实象征着她基于田村所许下的愿望——“希望某人能够获得幸福”而诞生的一种执念。
    因此,她才想要创造出一个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的世界。
    但是,世界是被“善恶二元论”所支配的——
    如果无法像《五卷·原罪之章》里所描述的那样,达成“善恶均衡”,世界的秩序便会逐渐崩溃,继而被满溢而出的混沌所侵蚀。
    神明所创造出的“夜之箱庭”,就是因为夷灭了“恶”的存在,彻底崩毁了善恶均衡,而陷入了永恒的长夜。
    “我是哪里做错了吗……?
    善恶均衡……
    为什么不能唯独有善呢?
    难道恶也是必须的吗?
    可是……一旦存有了恶,就会有那种以他人的不幸为幸福的存在。
    如果要实现他们的幸福,就必然要带给其他人不幸。
    绝对的幸福……
    绝对幸福的完美世界……难道真的是无法存在的吗?
    我……
    那如果……将所有的罪恶都抹掉,残余的善,应该便不会为外来的恶所污染。
    这样,世界……
    我……就能够获得幸福了吗?”
    正文之中尚未出现的这一节,描述的便是神明在创世之时的反思。
    八卷之结末——当“地上神国”降临于世的那一刹,状态愈发不可名状的神明,会以非常扭曲的形式,实现“所有人的幸福”。
    ——但这和田村最初的心愿是全然背道而驰的。
    所以,才有了“救世主田村”。
    他的存在……既是为了从无尽的“创世灭亡轮回”之中拯救月,也是为了拯救那个曾经的他所最为珍视的、成为了箱庭世界的神明的女孩。
    站在高高在上的神祇的立场……将那个同样渴望着活下去的另一个自己的生命剥夺。
    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七卷·尘埃墟场》的晴安呢?
    晴安她……也是站在了高高在上的“王”的立场,为了季木能够踏上更高更远的国度,而自说自话地,将那个一路走来一直陪伴着季木的另一个自己的生命夺去了,然后又一次孤独地踏上了行路。
    或许……她也是如同八卷里的少女神明一般,在等待。
    ——等待着某个人前来,审判自己的罪过。
    所以,八卷才是所谓的“降罚篇”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