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正文第二章真假古瓶[15]

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最新章节目录
   乎都无法驱散那笼罩在他心头的恐惧。整个事情都透着一股子古怪。虽然墨镜男临走给了他一个锦囊妙计的说法,可是,也堵上了他揭发他们的出路。最后那句给家人钱,看似一种许诺,可又何尝不是警告自己,他们对自己知根知底,一旦说出他们,可能自己的家人也要跟着遭殃。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都得自己一个人死扛到底了。他感觉有一只来自暗处的无形之手,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冯伟斌问:“后来你还见过这一对男女没有?”
    胡强回答:“没有,我在酒店里住了几天,直到他们预缴的钱没有了,也没有再见过他们。我思来想去,决定把手头的钱带到老家去。
    “我把7万元交给了我姐,骗她说是我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赚的钱,准备结婚用,怕自己乱花了,让她帮我存着。我姐家有一片菜地,我找我姐要了一把锄头,把瓶子埋了下去。”
    “真的瓶子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那段时间,我非常关心涵江市的新闻。后来,我在网上看见了瓶子被盗的报道,专家说那个瓶子价值千万元,公安正在到处侦查,我才知道闯了大祸。不过,我始终存着一丝侥幸。我没有案底,身边也没有这种倒腾古玩的朋友,不会有人把我和这件事情联想到一起。过了个把月,都没有人来找过我。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过去了,要不是隔壁的李安全犯浑,硬赖我是小偷,我也不会被带到这里来。这都是命啊!”
    涂敏说:“这可不是命不命的问题,当你犯案的那一刻,就注定逃不过法律的追究。好了,今天就问到这里,你把笔录看一下,签个字。如果我们有新的问题要来问你,你要全力配合。”
    胡强忙答:“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配合。”
    谢骏他们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宋白珊在拍卖会结束后就去向不明。他们考虑到苏琦曾经说宋白珊是在国外和她相识的,于是联系了出入境管理处,通过搜索最近几个月从美国入境中国的记录,在入境信息中找到了与宋白珊容貌匹配的护照信息,登记的姓名为廖雨欣,是一个24岁的姑娘。她从小在香港居住,十几岁就去了国外,后来则是香港、大陆、境外频繁出入。从调查到的出行记录来看,廖雨欣有多次出入国境的记录,包括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其中法国最为频繁,最多的时候一年去了6次。发现宋白珊的真实身份,让谢骏他们异常兴奋。看来,这个化名宋白珊的廖雨欣和古瓶被盗一事脱不了干系。
    当厚厚的一沓出行记录被移交到赵云蕾手中时,已经是快下班的时候了。赵云蕾拨通了林岚的电话,林岚很快就出现在赵云蕾门口。
    “赵处,您找我有事儿吩咐?”
    赵云蕾“嗯”了一声,将手中厚厚的一沓资料递了过去。
    “这是那位神秘女子的出行记录,她的真名是廖雨欣,是个香港人,小时候被一名叫作宋锦绣的女子收养。这个宋锦绣有个儿子叫宋白羽,也就是苏琦提过的,她亡夫生前在飞镖俱乐部的会友。”
    林岚道:“看来这宋白羽是真有其人,还是真名啊。”
    赵云蕾说:“是的,涂队他们办理好协助调查的手续后,马上就去香港那边取证。”
    林岚大致翻了一下赵云蕾给的资料,惊讶道:“天啊,这坐飞机的频率比我打车的频率还要高,真是个小富婆啊。”
    赵云蕾佯装生气地用铅笔敲了敲桌面。
    “看什么呢?看重点。你带回去好好挖掘挖掘,看能不能找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等我回来,你好好给我分析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林岚回到办公室,仔细地翻看那一沓廖雨欣的出行记录。记录显示,廖雨欣去的国家基本都集中在法国、瑞士、荷兰、意大利、日本、美国等。时间基本集中在5月底和11月底。不过一般都在一周内就回香港了,其中最早的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发生在2006年6月,前后在伦敦待了接近3个月。
    林岚有些意外。2006年可是10年前,廖雨欣那时才14岁,这么早就出国,难道是去读书?可要是读书,这时间也太短了些。其他的时间和出行地点看似毫无关联,但是细细推敲起来,却也有些规律,可是这些暗藏的线索究竟指向了哪里,她却百思不得其解。
    林岚觉得这些看似混乱的数据背后,应该都有着特定的意义,看数据的人觉得混乱,是因为还不了解数据所代表的是什么。就像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的摩尔斯电码,之所以看不懂它,只不过是因为手中缺少一本代码表罢了。
    现在手中的这些数据,它们所对应的代码又是什么呢?林岚在纸上用铅笔对这些地点和往返时间画线匹配,希望能够勘破其中的奥妙,却迟迟无法推进。她想了想,准备去请教一下对数据格外敏感的逯超群。
    逯超群可不是什么热心肠的主儿,叫得动他的也就只有江旎了。
    林岚拖着江旎找到逯超群时,他正在电脑前忙得不亦乐乎。逯超群抬头看到江旎,眼睛一亮,可惜江大美人今天实在太忙,她叮嘱逯超群务必给林岚帮忙,就赶回自己的实验室了。
    林岚眼巴巴地看着逯超群将资料上的信息扫描到电脑里转换成数据,再试图通过现有数据进行匹配。林岚心想,这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就是和文科生不一样。文科思维依靠直觉,偏感性,理工科思维则理性、冷静,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依靠逻辑分析。在信息化的今天,理工科思维能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
    林岚正想得出神,逯超群的问话打断了她的思路:“光有这些数据不行,你还得给我一些辅助性参数。”
    林岚一脸愕然:“辅助性参数?那是什么鬼?”
    “就是将被分析人的年龄、性别、习惯、职业、爱好、财产状况之类的信息,和他的行踪轨迹进行关联和匹配,通过这种电子记录的各种信息结合来识别他的活动情况。对应到你给我的这些材料中,就是根据其他信息与出入境信息结合,分析她每次出行的目的。”
    林岚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那你直接说不就得了,非整得那么云山雾罩的。”
    逯超群推了推眼镜,不屑地说:“我哪里知道你混迹于咱们技术处那么久,居然还是个技术奥特曼。”
    林岚被他一句话堵得气结。可是有求于人,也不敢过分耍嘴皮子。她只得顺了顺气,决定先谈正事,面子的事儿嘛,以后再寻摸回来。
    林岚想了想说:“基于案情的保密,我目前只能说这个人是A小姐。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A小姐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还特别有钱。至于职业嘛,她就是个贼。”
    “就这些?”
    “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可是大海捞针替你找证据,不具体些,怎么捞?”
    林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想。
    “她应该是个惯盗,很有可能还是个盗窃集团里的贼。她目前涉嫌偷了一个天价的古董花瓶。也就是前段时间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宋代汝瓷天青釉鹅颈瓶。”
    “还有呢?”
    “没有了。”
    “你再好好想想,比如,你有没有掌握部分她以前出境目的之类的信息?”
    林岚拼命地回忆,突然,她猛地一敲脑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逯超群看着都觉得疼,不由得皱了皱眉。
    “哈,我想起来了,一个证人提到过,曾经在巴黎看画展的时候碰到过她。”
    “你怎么判断出鹅颈瓶是她偷的?”
    “因为现在到案的一个贼指证她和另一个男人,也就是B先生,他们就是偷瓶子的幕后黑手。”
    随着林岚的描述,逯超群在屏幕左侧的方框里依次输入了女孩、富人、窃贼、同伙、古董花瓶、画展、拍卖会,将出入境的时间和地点则列入屏幕右侧的方框里。
    逯超群用鼠标点击着左边,说:“这个方框里面是有助于我们搜索关联信息的关键词。富裕的窃贼A小姐,有不止一名同伙,出境频繁,可对应国际盗窃集团这一条件,鹅颈瓶对应被盗对象为高价值标的物。多名同伙可对应盗窃行为有分工,当然这个分工既有可能是盗窃本身的需要,也有可能是销赃的需要,或者说兼而有之。盗窃本身的需要衍生出来的信息就是,他们盗窃的场所具有严密的防范措施,需要帮手;销赃需要衍生出的信息就是,存在一个多渠道销赃链条。无论是哪一个,只要参与的人多了,难保不会留下痕迹。”
    林岚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她也有自己的顾虑:“逯超群,这信息匹配与数据关联,的确很有道理,不过尽是些如果、假设的,会不会让推理过程过于开放性了?要知道,我们公诉人审查案件讲究的可是有理有据的。”
    逯超群嗤笑了一声:“你这思维方式就狭隘了。当辅助性参数有限的时候,如果想通过关联性推理法来缩小查找范围,就只能大开脑洞去联想,毕竟,这些假设出的结论,最终都会和既有的数据结合,搜索出一切可能关联的信息。这些看似毫无章法的数据,最后可能指向几个相对有序的路径,而答案往往就能通过这几个路径去寻觅。”
    林岚一向喜欢具有内在逻辑的推理方式,她非常欣赏逯超群对于这些数据的独特见解,她用双手撑着双颊,朝逯超群眨了眨眼。
    “好吧,数据达人,那你就继续大胆假设吧,我洗耳恭听。”
    逯超群将鼠标移到右边的方框,接着分析。
    “一个有钱的女孩子,去了这么多国家,时间上又这么有规律,我们可以有这样几种猜测,第一是购物,第二是旅游,第三是探亲访友,第四嘛,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才能说。”
    林岚忙说:“你问,你问。”
    “这个女孩有没有前科或者被通缉什么的?”
    “没有啊,怎么,这个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啦,你想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她和她所在的团伙频繁盗窃,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案底或者涉案线索。如果一点都没有,要么他们是低频率、高价值的盗窃团伙,要么这个团伙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反侦察能力极强,说不定还有些高层关系,内外勾结,所以一直逍遥法外。当然,基于她是个高级的窃贼的假设,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她去境外的第四个可能性是去盗窃或者是去销赃。”
    林岚不解地问:“那如果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