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正文第二章真假古瓶[2]

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最新章节目录
   拍卖会,从出门到上车一直抱着,没有离身。秦修文到了拍卖会现场,按照流程,拆开封条,准备放入拍卖会的展柜时,发现盒子里面的古瓶已经被调包了。秦修文是独身,独居在碧海山庄,除了钟点工陈阿姨每天上午10点到他家做卫生,没有外人进出他的房间。警方调取了拍卖会和秦修文家中的监控录像,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场也没有提取到可疑的指纹和足印,家中和保险柜的门锁也是完好的,所以案件目前完全没有头绪。
    林岚听完,有些不解:“赵处,既然是一起去河北省做鉴定的,为什么古瓶不交给拍卖公司保管,而是参拍人自己保管呢?”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当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了解到这种价值太高的拍品,为了防止权责纠纷,现实中一般是参拍人自己保管。”
    林岚听说现场毫无头绪,觉得匪夷所思。她之前师从林远昊多年,深知没有毫无破绽的现场,只有被忽略的细节。
    “赵处长,我能去现场进行一次复勘么?”林岚决定亲自到现场看一看。
    “当然可以,我最欣赏的就是你办案非常注重亲历性。”
    下午专案组各自领了任务,林岚跟着汪海彬去了秦修文家,冯伟斌早就到了。秦修文是个老单身汉,一辈子痴迷古玩,平时只有50多岁的保姆陈姐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林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整洁的屋子。
    地板上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有,红木家具都用核桃油保养过,泛着润润的光泽。桌面上没有任何杂物,陈列着几件藏品的博古架,连犄角旮旯都擦拭得纤尘不染。卫生间的瓷砖莹白洁净,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84消毒水味道。
    这里的主人显然有洁癖。
    冯伟斌介绍道:“陈姐,他们是涵江市检察院公诉处的,今天和老秦说好了,过来看看。”
    陈姐有些不好意思道:“这里几乎没有客人来过,老秦生活起居也很简单。没什么用来待客的茶点,对不住了。”
    冯伟斌道:“没事儿,你甭客气,咱们随便看看。”
    汪海彬问:“陈姐,你刚才说这里没来过客人,那么,老秦平时卖古董,没有人来家里看货?”
    陈姐摇头道:“有人想看货什么的,他都会引到古玩城的店里去,从没有带回过家里。”
    “在被盗的时间前后,你们有没有在家里发现可疑的脚印什么的?”
    “上次来这里的警官就问过,可是真没有,这家里我每天上午和傍晚都要收拾一遍,要是有个脚印手印什么的,我肯定会发现。”
    她这倒是大实话,这里实在整洁得可怕,而且全天都有人,要是有人闯进来,想要不留下任何痕迹,的确很难。
    林岚指着天花板上的摄像头道:“这里有监控,难道没有什么发现?”
    冯伟斌道:“缺几天的,听老秦说,是他之前调试的时候不小心覆盖了。”
    林岚四处看了看,又仔细检查了门上的锁孔和保险柜的门锁,都是完好的。正如之前警方所说,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趟无功而返。
    在路上,林岚问冯伟斌:“冯警官,我想看看那个被调包的古瓶赝品。”
    “那个应该在市局的物证中心。”
    “是在做鉴定吗?”
    冯伟斌想了想,答道:“我前两天听市局那边的杨波提了一嘴,好像是想试试看能不能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或者生物样本。”
    林岚有些意外,问道:“以前市局物证鉴定中心的负责的人不是方工吗?这个杨波我可没有听说过啊。”
    冯伟斌叹了口气,道:“方工年纪大了,肝病一直很严重,上个月又住院了,他提出换个清闲一点的岗位养养病。这位杨工是刚调过来的,你可能还没来得及认识,没关系,我帮你联系一下。”
    冯伟斌说完,拿起电话就开始联系了,约好第二天早晨8点半见面。
    汪海彬对林岚说:“我明天早上要去提审,只能你自己去一趟了。”
    林岚冲他比了个OK的手势。
    第二天一大早,林岚独自一人去了物证中心,刚出电梯,一张痞帅痞帅的脸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双眼狭长,眼角处微微上挑,薄薄的嘴唇,嘴角勾起,露出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这男人双手抱胸,懒洋洋地靠在电梯旁边,林岚看了看他胸前挂着的工作牌,正是杨波。
    林岚不施粉黛,素着一张清水脸蛋,穿着也素净,浅色卫衣配着灰蓝色牛仔裤,斜挎着一个满是口袋的灰色帆布包,脚上蹬着一双斜条纹帆布鞋,看上去像个还在读书的大学生。
    杨波看她的眼神有些好奇。林岚毫不在意,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直直地回看了过去,也好奇地打量着杨波。
    “小姑娘,你就是林检察官?”
    “小伙子,你就是杨工?”
    杨波脸上的笑纹顿时放大了一倍。
    “行啊,有点意思,进来吧。”
    二人到了物证存放间,杨波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灰蓝色的长方形锦盒:“这里面就是用来调包的鹅颈瓶赝品,目前只提取到了秦修文和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的指纹。”
    林岚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勘查手套戴上,又取出100倍放大镜,对着古瓶仔仔细细看了一圈,放下古瓶后又对着锦盒仔细端详。
    杨波朝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随身还带着这些?”
    林岚没吭声,过了一会,她“咦”了一声,问道:“你这儿有便携式多波段勘查灯吗?”
    杨波眼里掠过一丝惊讶,嘴里依旧调侃道:“不错啊,挺专业嘛,还知道多波段勘查灯。”
    他转身就从器材柜里取出勘查灯递了过去。林岚接了过来,熟练地打开开关,对着封条的开口处仔细照着。
    杨波忍不住插了一句:“涂队他们调查过了,这封条到拍卖会场的时候是完好的,一直到上台前准备拍卖的时候才由秦修文亲自打开。”
    林岚点了点头道:“那就怪了。”
    杨波一头雾水:“什么怪了?”
    林岚放下锦盒,指着开口处微微裸露在外的一处胶印痕迹,道:“这个封条的开口处,好像不止一条胶带印。”
    杨波不可置信地看了林岚一眼,从她手中拿过勘查灯仔细看了起来。果然,胶印虽然乍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在勘查灯的照射下,竟然有三条没有重合的边缘线,只不过挨得极近,所以之前没有被发现。
    这封条不仅被动过手脚,而且还不止一次被动过手脚。
    这面子丢得有些大,杨波有些懊恼。
    “之前光顾着找指纹和生物样本了,再加上工作人员说锦盒送到现场的时候是封好的,我就大意了。”
    林岚没说什么,失误摆在那儿,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太合适。
    她把胶带轻轻揭开,第一条胶印的边缘线始终清晰,第二和第三条离尽头三分之一的位置,渐渐重合在一起,她望着那重合的部分,若有所思。
    “这里的胶体特征已经有聚沉现象了。”林岚指着第二、第三条胶印的位置轻声道。
    “贼还懂得凝胶体加热后稳定性被破坏?”杨波诧异道。
    “未必懂原理。不过,用加热的方法撕开封条,撕开之后再对着原来的印记粘上,这种偷梁换柱的事儿,这贼应该没少干。”
    杨波语塞,过了一会儿问道:“你怎么发现得这么快?”
    “我以前在技术处的时候,和林组长去过盗窃案的现场,当时仓库里面货柜上的封条完好,里面的货品却被盗了,所以被盗了一个多月才发现。林组长当时就觉得,肯定是封条被动了手脚,就对胶痕进行了鉴定,发现了两道胶印。事后证明,封条确实是被窃贼撕开后再粘上去的。这个案子我记忆很深刻,对封条也就格外敏感。”
    杨波神色了然道:“你说的林组长,是林远昊吧?”
    “是啊。”
    “那就难怪了,以前经验交流会的时候,就听他说过,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你算是给我上了一课。”杨波认输倒也认得干脆。
    他指了指胶印道:“这第二、第三条胶印在尾部重合,说明封条并没有被完全揭开。”
    林岚心想,这杨波确实有两把刷子,于是点头道:“这三条胶印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最下面的那条胶印,应该是完全撕开了,边缘和后面两条都不重合。第二条是之后粘上去的,后来被加热撕开过,再进行还原。不出意外的话,这封条应该被撕开过两次。”
    杨波思索片刻道:“按照失主秦修文的说法,这锦盒封口后一直放在保险柜里面,如果是被人调了包,那封条也应该只被撕开一次才对,怎么会被撕开两次呢?莫非,他在说谎?”
    两人对望一眼,不约而同道:“马上通知涂队。”
    省人民医院是涵江市的一所三甲医院,医疗硬件和团队都十分过硬,尤其以心脑血管见长,在全国都享有盛名。无论寒暑,慕名前来看病的患者都排起了长龙。
    涂敏和冯伟斌在人群中穿行。因为之前来过不少次,所以两人轻车熟路,径直奔着秦修文所住的心血管内科57床而去。
    两个人走到了病房的长廊,涂敏想了想,转头叮嘱冯伟斌:“大斌,待会儿我主问,你别吭气。这老秦的心脏才做完搭桥手术,得循循善诱,你那黑包公脸,不说话都能吓着人,万一刺激到他就不好了。”
    冯伟斌点了点头,瓮声瓮气道:“我心里有数。”
    病房内,秦修文看见吊的点滴见底儿了,没见着保姆陈阿姨的人,于是欠身去按铃。
    陈阿姨拎着才做好的野菌汤,刚进门就见到秦修文正在够铃,忙说:“秦先生,您快躺下,小心扯着伤口,我来,我来。”边说边快步上前。
    等到护士拔完了针,陈阿姨就张罗着盛汤,正忙活着呢,涂敏他们就走进了病房。
    秦修文一见是涂敏,忙招呼着:“哎呀,涂队,您怎么来了,上次我病得重,都没好好谢谢您。医生说了,那天要不是您果断地把我送到医院,我这种突发的心梗再被折腾,老命估计就交代在那儿了。您可算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边说边让陈阿姨去搬椅子、倒水。
    涂敏挥挥手,推辞道:“老秦啊,你就别忙活了,我们坐一会儿就走。”正说着,余光瞥到桌子上的保温瓶盖子里面的汤,忙道,“哟,这正吃饭呢,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