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穿越开始》宅怂三百年第七十五章形势图

从全球穿越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哪怕这些异象单个对心灵的冲击都只相当于后天武者层次,与武道宗师差了两个大境界,且与他当日遭遇的从实体到心灵的全方位冲击不同,强度上弱了很多,可因其连绵不绝的特性,依然对每个人的状态都产生了影响。
    好在,大家都还受得住。
    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姜不苦开始缓缓加速。
    经过几次调试,他将整体行进速度稳定在了一点五倍音速,时速一千八百公里左右。
    上万道身影以如此速度在天空掠行,仿佛上万架气势汹汹的战斗机群,直指天京基地市的东南。
    不过,因为他们的耐力远无法和姜不苦相比,每连续行军两小时,他就会让大家歇息修整一个小时。
    在第一次修整之时,众人一边取出随身携带的风干妖兽肉就着水吞入腹中,宗师级、乃至大宗师级的气血宛如铁磨一般运转,是他们的体力快速恢复。
    可另一边,还不得不竖起耳朵,努力领会姜帅的最新指令:
    “以你们的修为,将整体行军速度稳定在二点五倍音速、每三到四个小时修整一次,这才是合理的。
    现在每两小时便修整一次,速度也只能提到一点五倍音速,这是完全不合格的。
    我会用半个月时间缓缓提速,最终将咱们的行军速度稳定在二点五倍音速左右,连续行军时间则逐渐提到三小时以上,希望你们及时跟上,若真跟不上甚至掉队了,那你们就自己寻摸着回去吧。
    我们的任务很重,每一秒都事关生死,我不可能迁就少部分人的速度而在路上慢慢挨,以致浪费过多时间在路上。”
    听到他这态度,很多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等修整完毕,队伍再次上路。
    这一次,全军上下的态度明显更加郑重,当第二次歇下修整的时候,根据这次的行程和所耗时间,做个简单的计算就可知道,平均行进速度在一点六倍音速,若将头尾加速与降速考虑进去,瞬时最快速度还会更高。
    虽然如此,却没有一个人掉队,全军的状态也没有变得更糟,反而多了几分凝实整肃之意。
    趁着大军修整之时,姜不苦这次抛出了一枚甜枣:
    “近日,我将天箭真意融入身法,颇有所获,其虽在灵活多变上有些欠缺,但于长途疾行却颇有妙用,且若多人近距离联合使用,彼此所感互相激荡,会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天箭真意场。
    在此真意场中,每个人都更容易收获新的领悟,且行军速度会更快更省力,类似于雁阵效应,但又比之更加玄妙,我将之命为‘天箭身法’。
    为了让不同修为者能够更快入门,我特意对武尊级的天箭身法做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先天武师,武道宗师,武道大宗师都可修行,当然,收获也会不同。
    不过,若在整体行军之中,修为低,实力更弱者,还能够向行军的整体借力,损有余而补不足,避免整支军队的行军速度受到短板的拖累。”
    “在之后的行军间隙,大家修整的时候,我会陆续将有关天箭身法的感悟倾囊相授。我现在简单分享一下天箭身法的梗概……”
    当修整完毕之后众人再度出行,神色之间,多了几分振奋之态。
    这一次,姜不苦没有再次提速,依然把行军速度控制在一点六倍音速左右,只不过,相比于之前两次,多走了二十分钟,这才再次修整。
    他结合大家急行军中每个人的切身感受为切入口,缓缓引出了天箭身法的入门要领。
    待大家都陷入沉思,各有所悟后,他就适时闭嘴,没再继续。
    他反倒将三合悬空门的邬仁唤到一边,询问起他们在空间通道频繁出现之后的一些收获来。
    邬仁非常好奇姜帅此时此刻有此一问,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姜不苦道:“我现在发现,限制咱们真正更进一步的,不再是咱们万人军阵的行军速度,而是后勤!”
    说到这里,他又道:
    “你没注意到吗,这次出发前他们每人随身携带的干粮已经快要用完了……相比于你们,武修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机能过于活跃,新陈代谢过快。
    这种逼近极限的行军,消耗极大,必须经常恢复。比你们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消化能力极强,可以通过大量补充高能量肉食快速恢复充盈气血,可这却引发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他们对后勤的需要也极高,若是补充跟不上,恢复效率就会变慢。
    他们出发前虽然都携带了不少,可他们的消耗量更大,要满足他们的消耗所需,不是随身携带那点量就能够满足的。”
    此界迄今为止,最强大的交通工具依然是巨型载重飞艇。
    现世炎夏早在两百多年前便发明的飞船,在这里连影都没有。
    因为飞船所涉及的符文、阵法、必须精通驭兽、灵植等手段才能大规模培育出来的确定参数的种种材料,这些前置技术此界统统没有。然也就无法凭空搓出飞船来,飞艇这种贯穿两个世代的古老造物也不得不强撑至今,拖着老迈之躯维护着人类文明在天空的脸面。
    但其速度实在过于缓慢,特别是随着世界越向前,武者实力越高,自己能跑能飞,速度远超飞艇,其地位自然也就越来越低。
    实力就是地位,不唯人如此,其他造物也概莫能外。
    飞艇现在已基本沦为后勤货运和低阶武者乃至普通阶层中短途客运之用,连先天武师打底的天箭军都嫌它速度过慢,加上笨重不够灵活维护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精力之故,不用飞艇做载运之具。
    天箭军都如此,现在所率万人军阵自然更是如此。
    可如此以来,除了每人携带的各类必须物品之外,他们这些人基本都相当于是空手上路。
    而这次修整之后,他们就将走出天京基地市所辖范围,彻底进入东盟地界。
    作为统帅,他已经在为大伙的下顿饭去哪里吃这事泛起愁来。
    他将这些考虑大略对邬仁说了,道:“这已经成为限制我们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只有搬开它,我们才能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此,我考虑了很久,最终想到了两个解决办法。
    一是对交通工具做出革命性的提升,推出全新的大型载具,在保证载重的同时,速度至少要提升十几倍以上,才能勉强满足当前所需。可这想想就知道难度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广,除非各个道路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不然,我不相信这种东西会在某门某派手里诞生。
    再一个就是加强对空间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赋予在某种物品上,无论是将小空间拓展变大,还是将大空间压缩变小,再或者于虚无处分割出一个空间,无论哪方面取得突破,都能打破我们当下的后勤瓶颈。
    据我了解,你们风水修士应该在这次空间通道诞生这事上得了许多感悟,对空间的认识也远超以往。我就想问问你们距离做出这些实物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听完姜帅的话,邬仁摇头苦笑道:
    “姜帅,你这真是高看我们了。
    借着这次机会,我们确实加深了对空间的认识,可那是相对于以往来说,可距离你展望的这种状态,差得还远!”
    姜不苦皱起了眉头。
    且不说,他本人在现世也是埋头修行,对飞船、传送列车、传送阵、储物袋、储物戒之类都只限于知道其存在,并大概了解其基本原理,可更进一步的细节,他真的是一无所知。
    即便他真知道,也不可能直接挪用过来。
    每一个成果之后,都有着无数的前置条件作为台阶,在此界,这些前置条件基本为零,其效果相当于是给一群还处在奴隶时代的古人一份战列舰的详细图纸,东西是真的,可也真的没有卵用。
    更何况,两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完全不一样,从天变之后开始,就走出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姜不苦更期待此界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走,走出一条崭新的前路来,而不是用现世的某些成果和理念去干扰他们。
    这种想法,他相信不仅是他,所有接受过炎夏义务教育的人都能明白其中蕴藏的价值。
    好在他也没指望他们现在真能立刻拿出什么东西来,有枣没枣先打三竿,也算是给他们增加一个新课题吧。
    ……
    因为世界长达两百多年的不断扩增,星球陆地形貌早已不复三百年前的模样。
    又因为星球大小年年在长、在变,且势力纷杂,技术落后,除了拥有全知天眼的姜不苦,其他人对此界都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地图概念,哪怕是蔡渊这种人物,也只能以彼我之间的大致方位、战力、疆域、人口多寡等信息来定位认知。
    就整个泛炎夏阵营而言,天京基地市的位置中靠北,更北方则分布着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势力,他们被外人统称为“北民”。
    “北民”轻生死,好争斗,哪怕是本就武风极盛、以实力论尊卑的炎夏他处,与之相比,都要相形见绌。
    可他们之所以还以零散小势力形式在天京基地市这个打老虎脚下单独存在,并不是因为他们悍不畏死守卫的成果,事实上,他们曾多次哭着喊着想要并入天京基地市,成为基地市的一员。
    可惜,就连蔡渊都在这事上选择性失聪——听不见。
    这固然和他们中有着不少沙罗异族有关,可这关系真心不大。
    因为这群沙罗遗民早在三百年前天变之后就被颇与其主支分开,等到漫长的野性兽潮结束,所有活下来的沙罗异族都选择与炎夏人合流共存,没有做这选择的,都死在了无穷兽潮冲击之下。
    兽潮战争中,有三个著名的“兽潮凶源”,炎夏之北,原沙罗国广袤的疆域正是其一。
    三百年下来,他们除了长相上还有些异族特征,其他方面早已炎夏化,无论语言还是生活习惯。
    天京基地市真正不接纳他们投诚的原因是,这些地方太穷了,真把他们接收进来,就相当于倾整个基地市之力给他们补血了。
    他们东、南、西三面与天京基地市接壤,而在他们北方则是极北寒地,扔块铁没落地都要碎成冰渣那种,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用比较老谋深算的话讲,这些北民因为地理限制,迟早都是天京基地市的盘中餐,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有。
    现在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