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正文卷458、打埋伏

欢想世界最新章节目录
   华真行只是愣住了一瞬,接下来仍是转身便走。既然杨老头一直没有挑明“系统”是怎么回事,华真行也乐得装糊涂,虽然已经有了任务,但他行事还是按自己的风格。
    转身的时候,华真行就知道自己走不掉了。杨老头突然发布那个任务,也是在提醒他要注意什么,因为任务奖励的第一条,就是对一件法器的介绍。
    雾灵盏,听名字就与今天所在的雾灵山有缘呐,它是一件无形之器,假如华真行不明状况很容易被暗算。
    华真行并不是一名“正统”的修士,甚至很难形容他是哪一类修士或神术师,甚至自古以来就没见过。
    若以成就论,其修为虽远远算不上世间巅峰,但也可称开宗立派的大宗师了,但是另一方面,他有太多的东西还没学。
    比如丹法方面,能玩得转九转紫金炉大阵,那绝对是外丹大师的水平了,而且还能炼制出春容丹这种奇药,但他修行至今,却并未亲手炼制过多少种修行灵丹。
    再比如器法方面,华真行是偏实用的选手,几位老人家从一开始甚至都没有刻意教过。
    是他自己在洛克那里学了纸飞机术,墨大爷才传了木鹊术,然后他又捣鼓出了有光珠,目的是用于四级及五级养元师考核,实在想不出比这更简单的法宝了。
    但他本人用的法宝,入手的起点太高了,刚刚削了根树棍,转眼就变成了神隐枪,以至于后来整个定风潭的宗门藏器,到了他这里主要价值也只是研究参照。
    假如一个人的起点太高,那么某些方面的底层认知可能就缺了某些环节。
    定风潭遗物中,春雨剑和一潭春水这两件法宝,都在有形与无形之间,但并非纯粹的无形之器,所以他对这一类法宝了解得还不够透彻。
    纯粹的无形之器非常难得,材质并非普通的天材地宝,炼制的机缘也很有讲究,它是可以彻底化为无形的。伏凌客手中的雾灵盏乃上古所传宝物,就是一片飘荡在山间的雾。
    雾可浓可淡,直至微不可察,具体弥漫覆盖的范围能有多广,要看御器者的修为法力。
    神器可随形神变化,而无形之器的特点则是千变万化,雾灵盏虽非神器,但比很多神器更加诡异难防。
    所谓盏,乃是灯盏之意,点亮灯盏需要灯芯,灯芯就是御器攻击时锁定的对象。
    比如伏凌客想攻击华真行,弥漫的雾气驳岸是灯油,点燃的对象就是华真行的形神,无论他有多么好的身法都不可能闪避,因为已身在雾中。
    假如杨老头不暗中提醒,华真行肯定会吃亏的,但已经了解对方手段,便不难发现痕迹,他转过身时,已觉察山谷中雾气飘荡,如罗网暗布,有些显然并不是普通的自然之雾。
    假如他不小心吸入了雾气,便等于暗中受制于人,到时候是死是活只在伏凌客一念之间……就差那么一点啊!
    运功护形神,使雾气不近,刚迈出两步,只听伏凌客的声音又在前方道:“我有一问,华真人意欲何为?此非我一人之问,而是众道友之问。”
    再抬头看,伏凌客仍站在原地。
    这是怎么回事?华真行明明转过身了,可是面前的景象仍与刚才一模一样,就似他刚才根本没有转身迈步,或者整个山谷顺着他的身形也转了一百八十度。
    华真行已在迷雾阵中,迷雾有封困妙用,也可扭转感知与声光方向。
    伏凌客这一问是带着神念的,同时也带着冲击元神的法力,相当于灯盏已点亮,攻击的是其元神,让华真行回答他的问题,同时也让华真行自行剖析道心,相当于问道或问魔。
    假如华真行修为不足或元神无备,这一下可能就会陷入内心中的问论,要么给出合理的解答,要么伏凌客主动撤了法术,否则都有可能导致元神崩溃。
    神念冲击不仅是一段文字,它包含复杂的意象。伏凌客主要在问华真行,他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在告诉华真行,这与修行的真意相悖。
    假如换成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华真行的所作所为,你也可能觉得他很可疑。从万里之外的凶蛮异国而来,自创了一门可达大成的功诀,然后挨个传授给各派修士。
    自古以来有人这么干过吗?法不可轻传,更不可妄传,这早就是修行界的共识了。凡是这么做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居心叵测之辈,更有祸乱世间之举。
    其实当初牛以平也对华真行有过类似的疑问,华真行直接以神念回答了,牛处长也理解了,事实证明华真行确实没有违反散行戒,至少目前还没有。
    华真行是来收买人心的,还是怂恿大家都去犯错误的,想借此带偏整个昆仑修行界的风气?伏凌客今天一定要问清楚。
    华真行从小在几里国长大,与昆仑修行界并没有多少接触,他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相当离经叛道,甚至已惊世骇俗。
    尤其是通过这段时间在春光宴的交流,昆仑修士基本都了解华真行或者养元谷在几里国都干了什么。他们在社会上搞养元术培训班,按层级选拔养元师,还给颁发资质证书。
    更有甚者,华真行居然还计划将养元术培训推广道全社会的公民教育中,纳入中学义务教育课程。
    假如他就是在万里之外、兔子不拉屎的小国悄悄这么干,估计影响也不大,可他在平京城内大肆散布养元术功诀以及自己的理念,这又是什么目的?
    伏凌客来自西昆仑,但他未必就是代表昆仑仙境的修士,而是整个昆仑修行界的某一类人,他们与华真行之间存在理念冲突。
    其主要的分歧已不是能否遵守散行戒,而是修士与普通人之间是否要保留界线?自古以来,那层若隐若现的神秘面纱,应不应该彻底揭开?
    对于这个问题,华真行不能以话术搪塞,比如说什么我就是在调训与培养传人、只不过培养的规模大了点云云。
    华真行选择的就是彻底揭开,自古谁都没这么做过。
    就算大部分人最终无法成为修士,但他们上学的时候都修炼过养元术,亲朋好友当中肯定也有养元师,社会上还有公开的证书考核。
    那么所谓修行与修士,对他们而言将变得不再神秘,但这么做真的对吗?
    修行,注定只是少数人能踏上的道路,就算按华真行的方式去推广养元术,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最终能成为修士者也是千中无一。
    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多少资源且不论,指出一条绝大多数人此生注定走不通的道路,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多大的冲击?普通人对于那些幸运的成功者,又会有怎样的观感?
    有很多东西,没有修为在身便难以理解的,所以自古以来,保留一道无形的界线,早已成为全体修士的共识。
    伏凌客的神念设问有很多层次,比如可以抽出一个焦点问题:修士是否应该在社会中公开其修士身份?
    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公开的,很多时候也没必要公开甚至不便公开。
    那么按华真行的做法,养元师的身份是公开的,至少绝大部分养元师从一开始就很难隐藏这个特殊身份,届时又跟怎么处理?
    这种元神问论之斗,外人看着悄无声息,其实异常凶险。
    华真行怎么回答?他没有中招陷进去,也根本没回答,抖手将一杆莲叶大伞插在身侧,瞬间青光垂落,于迷雾中护住形神。
    再一转身便端出了一挺大家伙,随着火舌吞吐,爆鸣声震耳欲聋!
    不是电影里的那种六管加特林,那玩意根本就不是单兵手持武器,华真行掏出来的是一挺七点六二毫米口径通用机枪。
    没有副机枪手不好挂二百发弹链,所以挂着七十五发弹仓。
    所谓通用机枪,配三角架可当重机枪,配两脚架可当轻机枪,架在装甲车上可当随行机枪,也不是单兵能手提发射的武器。
    枪身上方有个提把,是为了转移阵地时携行方便,但华真行能控制住这只枪,左手提枪右手撸扳机,七十五发子弹不到十秒就全打出去了。
    这太突然了,伏凌客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华真行瞄准的不是后来看到的伏凌客,而是他刚才站的方位,迷雾虽然能扭转声光,但华真行却知道他在哪里。
    漫天迷雾突然收紧,瞬间便浓得化不开,如绞网般勒向华真行,却被莲叶大伞阻隔在外。修为不到九境,不可能同时操控两种法宝,华真行正在催动神隐枪,但机关枪可不是什么法器。
    这个距离只有几十米,通用机枪的威力可以将人撕成碎片。可迷雾似深渊,子弹打出去便不知消失在哪里,就连曳光弹划出的轨迹都被迷雾吞没。
    华真行暗道一声厉害,伏凌客的修为绝不在自己之下,他本也没指望机枪能奏效。
    通常在战场上,机枪不是这么用的,也不太可能一撸到底,一次把七十五发子弹全打光。枪管已经发红了,华真行顺手就把它扔了,然后又掏出来一挺步枪。
    伏凌客也出了一身冷汗,假如不是华真行身在迷雾中,其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感知,刚才差点也没反应过来,还好及时催动雾灵盏,将弹道都给拨开了。
    这时他又看见华真行换了枪,机枪没用难道步枪就有用吗……有点不对啊,枪没上弹夹,枪管下面却有个粗筒子,是挂载式四十毫米榴弹发射器,这玩意伏凌客不认识。
    不论他认不认识,华真行已经将一枚高爆枪榴弹打了出去。正前方一声炸响,迷雾散开,华真行终于窥见了伏凌客本人的身形向后跃退。
    伏凌客并没有受伤,只是顺势被爆炸的冲击波崩离原地,还施法拦下了所有的弹片,雾气已经不再攻击华真行,而是化为一道仿佛粘稠的空气屏障护身。
    伏凌客的发髻也散开了,样子多少有些狼狈,他是被华真行打懵了,怒喝一声:“找死!”
    华真行只打出了一发枪榴弹便把枪又给扔了。其实在这么近的距离,用热武器对付这样的高人很冒险,搞不好会弄巧成拙,所以绝不能让对方反应过来。
    假如对方也熟悉热武器,你扛个火箭筒还没等发射,对方可能就施法撞了引信,给你来个炸膛。
    华真行以前用热武器埋伏过修士与神术师,后来随着自身修为的增长,他已明白当初多少是有些弄险了,但好用的手段还得用,就看怎么用。
    步枪扔掉,他顺手就把莲叶大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