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战舰》第五卷第302章真?发电玻璃

挖到一艘宇宙战舰最新章节目录
   按照玄武研究院的分析,发电玻璃的转化效率应该是32%。
    若再加上单晶硅22%的转化效能,理论上能能达到54%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但实际测试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发电玻璃最高可以转化28.2%,单晶硅只有15.3%,两者相加也才43.5%。
    至于为什么没有达到理论上的54%的转化效率,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玻璃面板不达标,理论上所要求的发电面板玻璃至少需要96%的透光率。
    透光率如果不高的话,光线就容易发生折射,损失了一部分光辐射能量。
    这苛刻的要求已经超过了高倍望远镜的镜片水准。
    目前,这种高端玻璃在国内很难大规模生产,即使生产了,相信成本也会居高不下。
    另外,就是硅晶体的纯度,半导体的材质,以后待生产工艺成熟了还可以逐步改进。
    发电玻璃还有其他太阳能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在阴雨天、弱光时也可以实现电能转换……
    总之,发电玻璃应该是未来太阳能面板中最主流的一项科技。
    高层大厦或居民楼,若大范围采用发电玻璃,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外,还可对外输出电能。
    若发电玻璃+空气能温控压缩机组合+露水收集装置,可以让人类在任何地区长久生存。
    比如,孤悬海外的海岛,炎热干燥的沙漠,冰寒酷暑的高原等。
    要是部署在太空,那发电效率更是惊人。
    为此,姜余还有心打算重新改款第三代“鲲”,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空母舰……
    试想一下,如果公交车车顶全部配上发电玻璃,那么它一天产生的电量就很有可能超过180度。
    如果再给它配上钛酸锂储蓄电池,一款无需充电,无需油料驱动的“永动车”就这样诞生了。
    同理,在火车、轻轨、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理论上都可以实现…
    ……
    曹德旺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发觉时间不早了,就打算先告辞。
    “杨老哥,小姜兄弟,时间不早了,就不耽误你们了……”
    姜余见他如此着急,也没拦,只是告诉他。
    “曹总,我明天会派人去您那边先洽谈一下具体的建厂方案,有啥困难直接打电话给我……”
    双方互换了电话号码后,曹德旺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这么巨大的投资项目,最好回去先跟公司主要领导探讨一下。
    当然,股票回收必须是优先的,这桃子不能给别人摘了。
    至于姜余的具体身份,那根本就不用考虑,只要随便找个高层领导,一问便知……
    ……
    送走曹德旺后,姜余和杨校长就在办公室里喝茶打屁聊天。
    “老杨,您这么急匆匆喊我过来,不会就为了这个事吧?”
    杨校长瞅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那肯定不是啊!”
    “不过,现在倒不怎么担心了。”
    刚才姜余那一千多亿的买卖,吃碗饭就解决了,他那个投资是不是有点太小儿科了?
    说出来真的丢脸哦!
    “你小子,咋这么财大气粗了,那可是1000多亿啊,不怕亏啦?”
    在杨校长面前,姜余觉得也没啥好隐瞒的。
    就把发电玻璃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杨校长认真听完后,双眉紧蹙,陷入了一片沉思中。
    好一会儿后,他才郑重其事的问道。
    “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吗?”
    姜余回想了一下,摇摇头说道。
    “不多,事关重大,除玄武研究院外,就你一个人知道……”
    杨校长这才吁了一口气!
    “记住!这个事情不要乱传,就说是一般的太阳能板就可以了,或者干脆一问三不知…”
    “这个发明,千万别泄露出去,更不要出口到海外,玄武研究院那边最好说清楚,保卫也要加强…”
    停顿了一下,杨校长继续说道。
    “你找个信得过的人,再弄个新公司参与这个项目,你就别再出面了。”
    “待会儿我打个电话,让德旺嘴巴严实点……”
    姜余听他说的这么严肃,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如果把这个发明暴露出去,石油国家或石油巨头们,都恨不得立马抄刀子追杀过来。
    姜余沉吟一会儿后,说道。
    “其实,我之前的想法就是把国内太阳能普及了,再搞国际市场,现在被您这么一说,就等咱国家实力强大了再说……”
    杨校长点头道。
    “嗯!没错!现在那边还没有太关注咱们这边,所以低调发展、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你旗下那几家特别赚钱的公司,都没有算到国家GDP内,就是让他们看到咱们贫穷落后的那一面。”
    “听说,你在港岛还有一家娱乐影视集团,记住了,不要把国内太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那个凤凰卫视,现在还好一点,没有涉及太多的“正面报道”,当然,也不要太过分了……”
    姜余笑道。
    “嘿嘿…这个我懂,不就是装孙子吗?咱们内行……”
    到明年,桦国的GDP可能就要达到3万多亿美元,超越德意志,进入世界前三。
    其实,把姜余的产业全部算进去,再加上其他的没算进来的,早就超越了德意志,跟岛国应该是差不多的。
    姜余估计国内高层会想办法“调低”点GDP数值,尽量保持在第四的位置。
    世界前三。
    那太显眼了!
    要知道,北美可是号称“专打第二”的专业户。
    迄今为止,它们还没输过。
    英、德、苏、日,基本都被它修理过。
    桦国人不是怕,而是觉得为时过早,至少现在不值得火拼。
    杨校长了解姜余,知道他明事理、知进退,便没再说什么了。
    “哦,对了,忘记跟你说个事了。”
    “咱们造的航母,大概六月份就可以下港海试了,到时候咱俩都去看看。”
    姜余很高兴听到这话,赶紧问道。
    “现在装到哪一步了?电磁弹射器搞定了?”
    航母虽然有制造工程图纸,但做起来又是另外一码事。
    尤其是电磁炮、电磁弹射器、驱动系统等,都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要不是姜余财大气粗,京都理工等几所院校的师生们肯埋头苦干,要完成这国之重器是何等艰难。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