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战舰》新的篇章第118章卖小菜

挖到一艘宇宙战舰最新章节目录
   俄罗斯的钢铁技术,在全世界也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国内以后大规模生产汽车,完全不需要日韩等国提供的特种钢材,从而保证了低成本优势。
    姜余把汽车制造基地放在了海琼省,取名为宝马汽车(中文名被姜大邺抢先注册)。
    之所以把基地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海南汽车制造厂,那里有足够多的熟练技术人员。
    姜余心中打的算盘,就不言而喻了。
    反正最后,海南汽车制造厂倒闭后,宝马汽车接收过来就是了。
    姜余没有打算购买西方的汽车制造设备。
    他打算从黑市直接购买一份八、九十年代的整车制造图纸。
    然后用人工智能重新设计改良出更先进的流水生产线。
    他有腾达机械,这些都没问题。
    至于软件方面,就当作是给京都理工那些汉语言程序员练手了。
    像汽车制造这样的规模性工业,姜余不想太过依赖于西方……
    即使要花多几年时间迎头赶上,也在所不惜。
    ……
    即然老毛子能够坦诚拿出了这些尖端的技术,姜余肯定就不能太过吝啬。
    他承诺这些技术可以换取500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另外俄方可以用石油或者天然气等资源换取粮食和蔬菜。
    姜余打算修建一条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直通俄罗斯。
    阿卡耶夫三个人喜出望外,这可是几十亿美元的大买卖啊!
    现在还是内部消息,可以趁机先收购一点运输管道公司的股份。
    双方既然已经谈妥了这个粮食交易问题,就签署了一个草案。
    这些虽然都是属于商业行为,但涉及到技术比较高端,资金规模比较大,还是需要国家政府授权和背书的。
    ……
    就在俄方临走之前,姜余还是非常友好给他们提了个醒。
    “阿卡耶夫先生,你们老是进口粮食,也不是一个好事。”
    “万一哪天天灾**,或者他们故意卡你们,那日子就不好过了,你说是不是?”
    阿卡耶夫点头,非常赞同这句话。
    俄罗斯政府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但没有任何办法,主要是他们国家地广人稀,很少有农民去种粮食。
    在前苏联时期,粮食都是靠东欧和乌克兰那边提供,现在一时想改过来,非常难,就算提供最优惠的政策,都很少有人去做。
    俄罗斯之所以发生粮食危机,其实也是他们的制度出现了问题。
    前苏联还好一些,因为他们的农村合作社制度保证了一部分的粮食供给。
    而现在的俄罗斯,由于制度彻底改变,农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反而不愿意大量种植粮食和蔬菜。
    他们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也不愿意拿出去出售,宁愿放在家里储存,或者拿来以物易物。
    因为卢布的贬值速度太快了,导致他们无法获利。
    姜余看他们一脸懵逼的样子,也没有隐瞒,继续说道。
    “你们在远东的土地非常广袤,却很少有人去耕地。”
    “我们国家人口多,特别是农民。”
    “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花美元现金购买这些土地。”
    “我可以花钱雇佣你们的农民为我工作,产出的粮食也可以卖给你们。”
    顿了顿后,姜余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你们的农民素,你们应该最清楚,最后的粮食产量,可能很难满足贵国的需求,这对我也很不利。”
    “所以,我建议可以允许使用桦国农民耕作。”
    “我们国家的农民,是全世界最勤奋的,效率也很高的,你看我们国家十多亿人口活得如此滋润,就不会有任何疑问了吧。”
    阿卡耶夫几人的双眼顿时泛光!
    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啊!
    现如今,可以用资源购买粮食,但长期以往说不定就会变卦。
    姜余提出的方案,绝对是一个最优粮食解决方案。
    土地虽然卖给了姜余,但主权还在他们那,完全不需要担心后患。
    要说远东的农民,那还是算了吧?
    那些农民只顾着自养活自己,根本就没有大局观。
    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非常大,只要上报了,十有**都会成功。
    姜余见他们心动了,就继续忽悠说。
    “你们只需要提供免费的种子,以及等同当地农民最优惠政策。”
    “不需要你们承担其他费用,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这不比你们外购粮食更加有意义吗?”
    “农业机械,化肥,燃油我们都可以向贵国购买,只要你们按照国际行情收购粮食就可以了。”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希望你们国家政府,能够多多考虑。”
    阿卡耶夫回味着姜大邺刚才的话语。
    他也认为这是多方共赢的好事,粮食自产自足,有了基本保证。
    桦国农民基本消费都放在了俄国境内,增加了内需,拉动了远东的经济。
    最关键的是,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付出,反而还可以大赚一笔。
    桦国看到他们已经心动了,喝了一大口咖啡,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蔬菜问题,我们也可以帮你解决,运到你们那边后,还可以保证新鲜爽口。”
    “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比贵方市场行情多出谥价20%,算是保鲜的费用。”
    阿卡耶夫三人听后,肾上腺素分泌加快,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这绝对又是一个大买卖,不能错过。
    别看蔬菜便宜,但在俄罗斯却是非常稀缺的,特别是冬天,新鲜爽口的蔬菜往往比肉价还贵。
    姜余考虑向桦**方租用安—124大型运输机。
    这些卖蔬菜的利润可以对半分,反正又不是特别保密的飞机。
    这些飞机一旦运转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又可以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
    何乐而不为!
    当今的石油行情,处于历史的最低点,一直都在十美元,到20美元之间徘徊,航空燃料很便宜。
    安—124的费用为每小时4000美元左右,性价比非常高。
    运输150吨的蔬菜到俄罗斯贩卖,除去成本开支后,依然有一半以上的利润。
    至于运输机回来时,他打算进口一些波罗的海天然琥珀,宝石,海鲜,动物皮毛等俄罗斯国家的特产。
    杨校长的小儿子靠着这两架安—124,在乌克兰来回倒腾物资,贩卖蔬菜,现在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这是一个长期的,双边共赢的贸易,对两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阿卡耶夫这会没有贸然承诺。
    他在思考这其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