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第二百零八章矿石开采事宜[2]

从零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轴并展开它?反正目前我知道的传送卷轴都是木头和魔兽皮制作的,点把火就能烧掉。熔岩之中基本就不用考虑了,碰一下就成灰了。
    即便是定位问题解决了,还有个问题就是探测问题。地心黑洞在地幔中也不是到处都是,虽然数量也不少,但要找到它们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地心黑洞在地幔中会像水中的气泡一样四处漂流,因此它们的位置并不确定,要发现它们非常困难。
    就算我们解决了高温高压、返回以及寻找的问题,还有第五个问题——携带。
    地心黑洞是一种三公里以上的空心球体,其外壳坚固异常,而且为了保证里面包裹着的魔化水晶和其它矿石不会丢失,我们还不能在地面中敲碎它。一旦其抗压结构遭到破坏,这些东西就会崩溃,里面的矿物会在熔岩中迅速溶解,这样的话我们就啥也得不到了。但是,如果不破坏外壳,我们将没有任何一种空间装备可以将其装进去。即便凤龙空间有那么大的容积,可入口却没有那么大,实在是没法把这种庞然大物塞进去。那么,如果不能塞进空间装备中,那就只能整体拖拽。要在岩浆中拖拽一个直径三公里以上的球体移动,这个难度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反正听着就不像人干的事。
    以上五个问题听起来没一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还不是全部。
    有句话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游戏系统显然是将这句话灵活运用了。系统对于玩家们的设定就是:有玩家的地方就有怪物。不管是多么鸟不生蛋的地方,再有什么生命禁区、生物荒漠,那都挡不住怪物的脚步。只要玩家能到达的地方,怪物就一定有办法在那里定居。就好像玩家很少下去的马里亚纳海沟,不但不是生命禁区,反而是个怪兽乐园。
    考虑到为曾多次见过在熔岩中栖息的魔兽,那么地幔中有魔兽的事情基本上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根据系统的一贯规则,越是玩家难以到达的区域,怪物就越强大。
    其实这种设定也很正常。玩家难以抵达的区域说明此处环境恶劣,而能到那种地方的肯定都是高级玩家。在一个只有高级玩家能到达的区域,你放一堆杂鱼怪物在那里,费尽千辛万苦到达那里的玩家会怎么想?所以,为了贯彻系统为每个玩家度身打造对应怪物的宗旨,凡是高级玩家才能到达的特殊区域,必然就会有只有高级玩家才能搞定的强力怪物。当然,能反过来搞定高级玩家的怪物也不少。
    综合以上情况,需要开采地心黑洞,就必须顶着每平方厘米120万公斤的压力,在高达三千多度的熔岩中,以神一般的运气碰上一枚地心黑洞,然后拖着这个三公里多的巨大物体在地幔中游上几十上百公里并准确的回到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点,最后还要封住进入的通道,然后将这个东西敲碎,将有用的矿石分拣出来装入凤龙空间内,这才算是完成任务。当然,这整个过程中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超级怪物,不但不被被怪物杀死,还要注意不能让怪物摧毁了地心黑洞,不然之前做的一切就算是白费了。
    看完了这一系列的要求我几乎快要疯掉了。这样的环境别说机器设备了。我们行会里除了我之外貌似也就克利斯缔娜能下去转转。而且,仅限于下去转转,至于怎么把地心黑洞找到并带回来,这个貌似我们都做不到。
    “会长。”看我看完了这份报告,那个负责机器设计的玩家就说道:“这样的设备我们是真没办法生产啊!这环境要求也太苛刻了。要直接在地幔中开采矿物,这要求根本就无法接受啊!”
    我稍微想了想道:“你先设计一下别的设备,这个东西我来找人看看,实在不行就不用你们制作了。大不了我们只要熔岩河里的那些,少就少点吧,也比没有强啊!”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设计别的设备。”
    打发走这边的负责人,我就带着这个东西去找到了沃玛。作为本行会的技术总监,沃玛知道的东西当然是非常多的,如果她都想不出来解决方法,那我们就基本上可以和这些矿产说再见了。
    因为有通讯器的帮助,我很快就找到了正在钢城监督晒装本行会的那艘超级飞空舰的沃玛。
    “咦。会长你怎么来了?想看看空母的建造进度?”
    “不是,我是遇到点技术难题,需要你帮忙想想办法。”
    “什么样的难题?让我先看看再说。”沃玛是搞研究的,当然是以严谨为主要品质,不知道情况的前提下她是绝不会乱打包票的。
    我直接将那份地心黑洞的开采要求拿了出来,并且还在旁比分析了之前说到的那些个重大难题。
    沃玛和我当初差不多,被这份资料搞的直皱眉头。“这地心黑洞价值是很大,可是这个开采难度也太大了吧?”沃玛一边将资料递还给我一边说道:“在地幔中开采地心黑洞,这几乎已经相当于是在做行星钻探了。多亏这是游戏,现实中的话这基本上已经是宇宙大开发级别的科技了。要知道在现实中,我们至今为止连向地幔之中发射探测器都没能做到,你却要进去开采这么大的矿物,这简直是做梦啊!”
    “真的不行吗?”我有些失望的问道。
    沃玛摇了摇头,搞得我心里非常失落,但是没想到她嘴里说出来的却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但是纯靠机器开采肯定是不行的。”
    “哦?快说说具体是个什么状况?”
    “这里和你说不清楚,跟我来吧。”
    我在沃玛的带领下直接来到了这艘空中母舰的剑桥,这里居然有一套和艾辛格的会议大厅一模一样的魔法投影仪。要知道这种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即便是以魔法为基础也是非常麻烦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只在艾辛格设置了。没想到这艘船上居然也装了。不过想想这东西这么大个头,以后肯定是舰队旗舰,装上一个这样的立体显示系统也确实是有助于指挥官的指挥决策。毕竟这是飞空舰,战斗肯定是立体化的,使用海图标注的平面图显然不是很符合这种战舰的指挥需要。
    进入剑桥之后沃玛让那些向我们行礼的工人继续自己的工作,然后就打开了成像器,并且让军神连接了这个成像器。
    这种成像器之所以并不普及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操作很麻烦,玩家们很少能用到不说,要灵活掌握也是个大问题,所以才会没什么人用。但是因为我们行会有军神这样逆天的存在,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在军神说连接完成后沃玛立刻说道:“给我一个立体模型构建。”
    “明白。”
    军神确认后沃玛就开始伸手在空中显示出的一个光点上一捏,然后两只手向两边一拉,那个投影形成的虚假光点立刻被拉开变成了一条直线,然后沃玛又迅速的这里捏一下那里拉一下,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底面为六边形的柱状物体。在此区间军神总是让那些虚拟零件跟随着沃玛的手势改变,就好像沃玛是在捏着一个真正的物体一样。
    这种三维建模辅助系统其实早已经存在,只是游戏里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
    沃玛做出的那个柱状体的造型还算挺漂亮的,它的底面虽然是六边形,但不是正六边形。这个底面看起来更像是三角形,因为它有三条不相连的边很长,而另外三条不相连的边则是只有三条长边的十分之一长度,因此不注意看的话感觉这个柱状体很像是个三角柱,其实它却是个六棱柱。
    在完成了这个物体之后沃玛就开始给我演示。她首先指着这个东西说道:“这就是你要的采矿机,当然这是微缩影像,实物应该比这个大很多,底面的圆面直径可能会有五米左右,长度应该接近二十米。”
    “可是就这样一个柱子一样的东西要怎么开采啊?”
    沃玛直接将那个东西的前端一拉,一个闸门就自动打开了,同时沃玛跟着介绍道:“在这个开采设备的前端有一个可以开启的活动门,门内藏有一支超高频振荡器。设备本身接近于三角形的外部结构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这些外壳表面并非平面,而是略微向外拱起,这样就可以形成绝对的耐压结构让其在压强之下保持稳定。当然,稳定还不够,对付压强,除了稳定,还需要坚固。我的想法是利用魔法技术。该设备的外部将铺满火元素吸收法阵,以地幔中三千多度的高温为能量,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力场。这个力场将支撑起整个设备对抗压强。”
    “有可能做到吗?”
    沃玛抬头喊道:“军神,做下能量换算。”
    军神瞬间就回应道:“三千度高温产生的能量经过转换足以支撑120g帕斯卡的压强,但转换装置的能量流动将非常巨大,我们需要一种非常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一般设备将无法抵抗这种高温。同时,因为深处地幔之中,无法进行散热,这对设备本身的要求也很苛刻。”
    沃玛点头道:“关于这个我已经想好了。用热能转换的方式形成支撑力场,之后以内部储存的魔晶石以及多余热量转换来的能量作为动力源进行内部的冷却运作,不过这还需要一个小型的水元素循环系统。在地幔之中无法吸收到水元素,所以必须将使用掉得水元素吸收回来,不然无法完成能量循环。我们行会有专用的元素能量分离设备,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成为水元素约束法阵,然后就可以对内部设备进行稳定的冷却。”
    “可是这样仅仅是解决了设备的存在问题,具体要怎么开采那个地心黑洞呢?你该不会是想用振荡器击碎地心黑洞吧?那里可是有三千多度,你的振荡器最多只能坚持三五秒就会融化,而且地心黑洞粉碎后就会彻底破裂,内部的矿石会迅速溶解在熔岩中,到时候我们要怎么采集?”
    沃玛不慌不忙的说道:“注意看我刚刚打开的这么闸门。这道门只有在设备前端顶住地心黑洞之后才会打开,然后高频振荡器就会启动。不过这个振荡器使用的是特殊结构,不会彻底击碎地心黑洞。根据资料,地心黑洞的外壳是晶体,所以震荡器对其的破坏作用非常明显。虽然我们的振荡器只要三五秒就会溶解,但是只要一秒它就可以击穿地心黑洞的外壳。注意,只是击穿,不是击碎。根据地幔中的压力平衡原理,地心黑洞即便内部是中空的,也不可能和地面一个压强。所以我判断,其内部的压强应该会和地幔中的平均压强保持一致,这样它才能够稳定的存在于地幔之中。”
    “可是那又如何?”
    “如何?这你都不明白吗?”沃玛反问我。
    我只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就明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