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西路军》第五百三十六章组织反攻[2]

浴火重生西路军最新章节目录
   实权。
    不过这个富家子弟、善诗作画的大才子从两次挫折中得出教训,作战必须谨慎。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随意出战。他的这个思想被主持九江反击战的陈海松严厉批驳,指出前期的战败在于战略的保守、战术的僵化、战场组织的混乱。本来就不多的火力被分散在各处无法形成局部优势,因此调集全战区的所有力量部署了四个局部反攻计划,围住11军。
    他有幸参与胜利的全程,震惊之余引起了反思**作战思想的念头,尤其是同属八军的预备二师师长、同窗好友陈明仁给他讲述了大量八路军作战原则攻防战术,让他的作战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来到惠阳与薛云龙、孙飞等经常探讨海岸防御、地空配合等战法。
    对蒋先生的后撤方案提出不同意见,可李玉堂对蒋校长唯命是从,他也无力改变。此刻听说八路军在敌后牵制为8军创造了主动出击的机会,劝李玉堂抛弃整整一天被动挨炸的阵地防御,发挥8军攻击力强的特点顺势打出去,兴许还能获得装备弹药物资的补充。
    15师是配属过来的湘军部队,别看只有两个旅万把人,重装备也不多,可保定四期毕业、已经55岁、头顶已秃、身躯肥大、满脸络腮胡子、一身行伍气质的师长汪之斌却是人老心不老,抗rì热情非常高,上边有老长官zhōng yāng军校教育长王东原维护,稳稳掌控着15师。
    八一三淞沪抗战15师跟随王东原73军坚守上海与鬼子血战一个月伤亡惨重,撤到华中整补,而8军因暂二师调第七战区、暂11师撤编,只剩下3师兵力不足,就把15师暂时划给8军指挥,华南吃紧15师正式从73军调归8军,由于其xìng格豪爽跟李玉堂处得很融洽。
    来到惠阳一直治军严厉的他督促部下严格训练,一心要避免淞沪的失败、重温九江的胜利,在岸边还是在内陆对他来说都无所谓,有仗打就行,挨了一天的炸气得站在战壕上指着天空上的飞机大骂:狗rì的小rì本,有本事就把老子炸死,老子就是不怕你炸。
    现在见李老弟要出兵很高兴,拿出老资格对小他二十岁的赵锡田说: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职责,当农民不要怕流汗,当军人就不要怕殉国,有机会杀鬼子自然要全力争胜,别说有八路主动袭击,就是没他们咱们也应该主动打出去,守在阵地里等死不如死在冲锋的路上。
    你第三师不想打,我们15师去打,我就不信鬼子想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我们就不能打过去。不过军里的山炮营、重机枪连要配属给我们师,让军里的补充团给我们压阵。
    吴琅也是黄埔毕业生,不过一直从事参谋、后备训练等等勤务工作,来到8军主要负责后勤、与地方沟通等事务对战役组织反倒不太熟练,见军长、副军长、15师长都赞成,考虑到本军储存物资有限,战区限令坚守惠阳七天以上,的确需要补充弹药,也表示赞同。
    就这样,李玉堂命令赵定昌组织夜间的反攻计划,3师、15师两部各加强一个山炮连从两个方向同时发动,一个旅进攻突破向两边扩展另一个旅继续突击,一小时后相互掩护逐次撤退,争取再打鬼子追兵一个反击,军辎重营、工兵营、jǐng卫营跟随收集武器弹药。
    要求各部12点秘密集结部队2点以后统一行动,兵力火力集中在一点,要三军用命、长官带头、勇猛顽强、坚决果断,敢于插入敌人阵地、插入敌人营地,敢于追击溃退敌军,使用机枪、手榴弹、驳壳枪与敌近战,各团迫击炮连及时跟进,压制敌人重火力点。
    安排好了一切,一番准备后求战心切的李玉堂带着他一手训练出来的8军最强悍的一营12点前赶到了半山罗。在帐篷里,导航站jǐng卫排长在新绘制的大亚湾地形图前向李军长、高司令介绍了他们侦查到的敌人海边兵力物资分布情况,敌人上岸兵力在两万人左右。
    步兵多集中在平原地区,海边主要是辎重、兵站、jǐng卫部队,澳头镇里有两部大功率电台,应该是师团级别的指挥机关。经过一天装卸物资大部上岸,运输船大为减少,物资堆放在澳头镇附近,连绵十几公里守兵却不多,只在兵营外200米左右派出固定岗哨和游动哨。
    特战队员应该可以轻易混进去,澳头镇不一定能打进去,外围的物资破坏应该没有问题。迫击炮连如果以澳头镇为打击目标,阵地最好设在双渡河边的田坳背,那里距离适当、shè界开阔、有小河阻挡敌军进攻,唯一担心的是可能受到虾涌方向鬼子守备部队的攻击。。
    ps: 鞠躬感谢书友陈修鸿的月票支持,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