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第715章约会谢寒烟

领导最新章节目录
   第715章约会谢寒烟
    “学平,我是信任你滴。”李忠诚装作没听出王学平话里有话,满面笑容地和他握手道别。
    王学平笑了笑,说:“领导,我只能说是尽力而为,能不能完成您交给的任务,确实是个未知数。”
    “学平啊,你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大,关系到咱们民航系统能否做大做强的根重大因素。雁过之后,总得留痕吧?”李忠诚含而不露地暗示王学平,权力虽然是局长给的,可是能否获得民航系统的广泛尊重,就得看王学平自己的努力了。
    王学平临走的时候,也没给李忠诚留下一句囫囵话,态度始终有些暧昧。
    到了王学平这个级别的领导,哪怕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说服空军空管办,拿到额外的空域航权,也不可能把话说死。
    这就是现实环境下,当领导的必须具备的说话和行为艺术!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学平坐到皮转椅上,仰面朝天,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不明确给李忠诚承诺,那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这并不意味着王学平不尽力去办。
    从大飞机发动机的研制,到航空公司客机集中采购,以及允许民营航空企业提前进入民航领域,一直是王学平十分关注的事务。
    按照一把手负责制的规矩,王学平在民航领域所有想干的大事,都需要李忠诚这个局长的鼎力支持。
    所以,李忠诚提出的要求,王学平不可能拒绝,这笔交易必须有一定的成果。
    第二天上午,东海航空集团董事长刘昭准时来了。
    和王学平寒暄了几句后,刘昭就重重地叹了口气,说:“王局长,我这次进京,是遇上了大难题……”
    王学平不动声色地望着刘昭,并未主动发问。
    刘昭审视着王学平平静的坐姿,心想,这是个很沉得气的年轻领导。
    “我们东海航空公司为了增加首都机场的航线,已经连续申请了五年。可是,空管局和京城机场也太那个了,五年间,只给我们增加了一条黄金时刻的航线。”刘昭张嘴就告了空管局和京城机场一状。
    王学平虽然上任不久,可也知道一个事实,京城机场是国内最繁忙,航线最不容易安排的头号机场。
    三大航空公司都隶属于民航总局管辖,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难免亲疏有别。
    东海航空公司落户沪东,南海航空公司安家洋城,北海航空公司以京城为重心,这三大航空集团借着靠山的力量,在各自的地盘内,极力限制对方的航线发展。
    航空公司之间除了服务、运营规模等方面的竞争之外,在最最核心的重点机场热门航线的时刻争夺方面,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三大航空公司,各自依靠地方上的力量,画地为牢
    天朝第一机场——京城机场,是北海航空公司的传统势力范围,东海航空和南海航空虽然都很十分眼热,却始终难以多分一杯羹。
    极其讽刺的是,北海航空公司也别想在沪东的机场方面,占到一丁点便宜。
    同理,南海航空公司的地盘——洋城,东海航空和北海航空两家,也休想多拿半条热点航线。
    比较搞笑的是,民航华东局、中南局和华北局,纷纷各自站队到了某家航空公司的身后。
    从而形成了总局内的各个地区管理局,各有山头,各自为政的局面,仿佛民国时期闹割据的军阀一般。
    刘昭第一次见面,就跑来诉苦,这确实令王学平没有想到。
    可想而知,东海航空对京城机场的热门航线,眼红到了什么程度?
    王学平摊了摊手,苦笑一声,说:“刘董,我这上任才几天,好些局里的干部,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
    刘昭也清楚王学平的为难之处,他诚恳地说:“我只求您一点,到时候,能否设立一个各大热门机场的热门航线彼此分享的计划?咱们几家航空公司,各凭管理和服务水平,来个良性竞争,岂不妙哉?”
    王学平心想,刘昭能够看到这一层,倒也是个很有头脑的领导。
    目前,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带有很强烈的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非常不利于整个民航领域的良性发展。
    王学平不想过早地暴露他的改革意图,于是微微一笑,说:“刘董,以我目前门外汉的水准,即使想管,也力不从心啊。”
    令王学平很意外的是,刘昭并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三言两语之后,就主动提出告辞。
    王学平把刘昭送到门边的时候,刘昭握住了他的手,笑道:“王局长,我可是记住了您的话,到时候,一定要替我们地方航空公司主持公道。”
    直到刘昭走远了,王学平猛然间意识到,刘昭今天来找他,只是履行一下拜菩萨的义务而已。
    换句话说,刘昭并不认为王学平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此次进京应该是另有打算。
    王学平联想到南海航空公司的头头脑脑们,至今没有一人在他这里露面,嘴角不由微微一翘,以后走着瞧吧。
    刘昭走后,王学平把何敏叫进来办公室,从桌面上把一个人的资料,推到了他的面前。
    何敏仔细一看,明白王学平这是定下了秘书的人选,就笑着说:“我这就去安排。”
    王学平一边拿起桌上的文件,一边说道:“你告诉他,试用期三个月。”
    何敏觉得有些新鲜,哪有领导特意告诉新任秘书,试用三个月的道理?
    一般情况下,领导看不中的秘书,只需要暗示下他这个办公厅主任,直接换掉就是了。
    不大的工夫,何敏把王学平的新任秘书张天祥领了进来。
    王学平示意张天祥坐到对面,故意问他:“知道为什么选你么?”
    近几十年来,朝廷乃至地方上的各个部门里边,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都是秘书出身。
    正科级的张天祥,只要不被王学平厌弃,等资历到了,至少可以往上提拔一级,成为处级干部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张天祥望着王学平,眨了眨眼睛,说:“我今年三十七了,来总局也有二十一个春秋,至今还是个小小的主任科员。”
    王学平一听这话,就知道,张天祥听懂了他问话的意思,是个明白人。
    就王学平自身来说,当他的秘书,最重要的职责,不是端茶递水,而是恪守本分。
    有些人从首长秘书,一跃成为大首长;而有些秘书,却因为狐假虎威,肆意弄权,而导致身败名裂。
    所以,凡是有本事的首长,最看重的其实不是秘书有那么强悍的能力,除了是个明白人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知进退守住本分。
    “我的工作习惯是……”和别的领导喜欢故作神秘不同,王学平有心快速地打开局面,于是,他不厌其烦地把他本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一一告诉了张天祥。
    和一般的秘书不同,张天祥并没有拿出笔记本,而是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王学平的叮嘱,并且牢牢地记在了脑子。
    王学平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当年给严明高当秘书的时候,靠着好记性,占了不少便宜。
    下班后,王学平先坐车回到总局招待所,略事休整,就换了身衣服,散着步出了后门,然后登上了林猛开来的普桑车。
    回到位于西山的王家大宅,王学平没有急于去找老爷子,而是把王恒勇拉到了房间。
    听王学平说了需要联系空军空管办的事,王恒勇皱着眉头,慢腾腾地说:“咱们家的实力基本都在陆军,海、空军方面即使有些人脉,地位也不高,说话的分量也不怎么够。学平,实话告诉你,如果我出面的话,让他们私下里帮着疏通下关系倒还可以,至于给不给面子,就要看对方的想法了。”
    王学平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仔细一想,也不难理解。
    军方内部,掌握实权的高级将领,大多出身于陆军。在传统大陆国家里边,真正能够决定王朝兴替的军种,毫无疑问肯定是陆军。
    传统的大陆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海军和空军的发展。
    成祖爷自从掌权后,虽然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军方在必须忍耐的前提下,军力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以至于,需要补课的地方,多如牛毛。
    “勇叔,你觉得这事找爷爷出面,合适么?”王学平有些吃不准,就问王恒勇。
    “嗯……”王恒勇沉吟半晌,有些迟疑地说,“如果是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或是咱们老王家的大事,不需要你去说,老爷子也会出面。只是,你现在是为了部门的利益,我想的话,老爷子恐怕很难……”
    王恒勇没有继续说下去,王学平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归根到底,还是个观念问题。
    联系空军这件事,薛文完全帮不上忙。当初,王学平安排薛文多多联系党政机关的中下层干部,没敢让老薛把手伸进军方里去。
    以当时的情况,背景全无、地位极低的王学平,胆敢串连军方人士,那简直就是活腻味了。
    “刘叔也许在空军有关系?”王学平刚问出口,王恒勇就笑了,“这才是你最想问的吧?”
    王学平微微一笑,说:“刘叔只听老爷子的,找他其实就等于是找老爷子帮忙。”
    “呵呵,老刘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古板……”王恒勇刚说到这里,视线里已经出现了老爷子那矫健的身影。
    “回来有事?”王老上下打量着王学平,一语击中靶心。
    王学平原本就没打算瞒着老爷子,就借着陪爷爷散步的机会,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王老始终保持着匀速,脚下丝毫不乱,直到绕着大院慢走一千步,这才收住了脚。
    老爷子扭头问王学平:“你想玩票大的?”
    王学平被说中了心事,多少有些尴尬,干干地一笑,说:“民航系统,前有沈图的干扰,现有盲目崇洋媚外的巨大影响,以至于,我们卖一亿双袜子,利润还不及波音卖一架客机给咱们。”
    “我要和空军方面打个招呼,他们表面上也许会听,实际效果却很难预料。”王老接过王恒勇递来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老谢在空军那边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王学平一听就懂了,老爷子嘴里的老谢,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同为党国重臣的谢老,谢寒烟的亲外公。
    问题有些棘手啊!王学平知道,老爷子和谢老当年有些误会,彼此看不顺眼,虽无大摩擦,私下里暗中叫劲的事情,时有发生。
    另外,王学平对谢寒烟的感觉很复杂,如果去求她,多半会帮忙。
    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