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第610章斗[2]

领导最新章节目录
   平递来的一支中华烟,也不点火,捏在手心里颠来倒去,转了几轮,长吐了一口气,“我刚去了城区的几处大堤检查,情况还算是不错,值班的人都冒着大雨坚守岗位。只不过,乡下比较偏远的村垸,就难说了……”
    老话说得好,山高皇帝远,在市委市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城区的防汛准备工作,做得倒是很扎实。
    王学平抓得这么紧,那些区委书记、区长们就算是再糊涂,也不敢让市委领导泡进汪洋大海之中。
    越是偏远的农村,越容易出问题,这早已成为官场上人所共知的事实。
    现在的问题是,程辉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及这个敏感的话题,用意何在呢?
    同为官场动物,王学平和程辉的关系本就有些微妙,对于老程的话,他不能不多作考量。
    “程书记,我建议市委组成几个巡视组,安排一些老同志,老干部带队下去检查。”王学平虽然没点名,可程辉心里却明白,矛头直指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仁江市老干部群体。
    解放仁江之后,因为地方干部的大量缺少,一大批军人转业到了地方。旧日的营、连长们成了乡镇长,老团长当上了县长,师级干部们则摇身一变,成了地市级领导
    当初,在“顶职”盛行的官本位体制之下,老干部们在离休前,也大多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子女们安置到中意的岗位上去。
    可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如物资局等很多老衙都被裁撤了,代之以发展经济的全新衙
    老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离休时间越久,退下来的老干部们距离权力的核心圈就越远,影响力也就日益衰减。
    偏偏子女们成器的实在不多,大多都在吃等死,怎能不让当老子的忧心忡忡呢?
    眼睁睁地看着新任领导的衙们吃香的喝辣的,老干部们大多都是怨气冲天,牢ā满地。
    可问题是,按照年龄划线退休,这是成祖爷定下来的铁规,执行情况异常之良好。
    老干部们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却敢仗着资格老,举起手里的拐棍,戳市委领导的脊梁骨。
    如今,王学平提出建议,让老干部们出头组成检查组,下去督察各地防汛工作。
    程辉一听就明白了他的真实用意,名为发挥老干部们的余热,实际上,王学平是想利用鲶鱼效应,撬动下面那些土皇帝们的敏感神经。
    让一群无权无职,偏又牢ā满腹的老头子、老太太们去监督胆敢以身试法的土皇帝,妙极
    程辉微微一笑,补充说:“咱们是不是定个规矩,谁发现的问题最多,优先考虑安排子女的就业问题?”
    “呵呵,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话不能明着去说,具体怎么办,还得市委拿大主意。”王学平不动声地就把一件很容易大捞人心的“功劳”,递到了程辉的手边。
    程辉是个明白人,王学平这是想平衡他iōng中的怨气,毕竟,程辉这个市委书记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市里的大政方针尽在王学平的掌控之中,老程并无多少影响力。
    如今,面对王学平借势伸过来的橄榄枝,程辉很快就下定了决心,笑纳。
    “我让组织部的老uā帮着把把关,尽量选出一批作风硬朗,敢说话的巡视组成员。”程辉将手里把玩良久的中华烟塞到了嘴里,点上火,喷出一口浓雾。
    烟雾缭绕中,程辉那张国字脸,在王学平眼前忽明忽暗,以至于,看不清他的脸
    按照值班表,今晚王学平应该蹲守在市防汛指挥部,和程辉在市委小招口分手之后,他驱车赶回了市防指。
    钟大海拿来了每个小时都必须上报的汛情简报,轻轻地放到了王学平的手边。
    王学平接过简报,仔细地翻阅着,末了,冲着钟大海下达了指令:“让仁大市那边每半个小时上报一次汛情。”
    钟大海答应下来,正y出打电话通知仁大市防指,王学平紧接着又发了话,“高省长是省委常委,那边有任何情况,都必须及时汇报。”
    身为王学平的心腹,钟大海对于老板的这个指令,心领神会,他马上接口道:“机关事务局长老马,正好负责市委小招那边的防汛工作,我相信他绝对不敢懈怠公务。”
    够了,有这么一句画龙点睛之笔,王学平有理由相信,钟大海已经完全领悟到了他的用意,那就是盯紧了高晓林的一举一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