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第594章界

领导最新章节目录
   第594章界
    上班后,王学平按照老习惯,抓起了《仁江日报》,翻开头版,一排粗大的黑标题立时映入眼帘:“市委书记程辉同志最近在仁东区考察的时候,强调指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大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各区县都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程辉越界了,这是王学平的第一印象
    王学平点上烟,心想,程辉依然是老思想啊,一心认为,只有抓大项目,才能扩大财源,才能提高GDP的数据。
    书记抓人事,市长抓经济,看似分工明确,党政分开了,其实,不管是党的政策,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清晰地界定其中的边界。
    尤其是,按照现行的体制,市委常委会才是市里的最高决策机构。市委常委会的职权范围倒是明确规定了,市里的重大事务,必须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在这种彼此掣肘,互相牵制的权力制衡体制之下,市委书记插手经济工作,又具有相当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也正是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始终闹不团结的根本原因性原因。
    王学平刚放下报纸,钟大海就手拿着今天的仁江日报,走了进来。
    “老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还是程书记第一次针对经济工作,公开对外发表看法。我刚才打电话给市委宣传部问过了,稿件是由市委副秘书长张庆邦亲自审定的……”钟大海异常忠实地履行了贴身幕僚的职责,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查了个底朝天。
    “老钟,你怎么看这事?”王学平笑了笑,信手扔了支烟给钟大海。
    “我想的话,恐怕这一次试探性的行动,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钟大海是老机关了,这么些年,见惯了书记和市长内斗,警惕性倒也非常之高。
    见王学平只是微笑,钟大海担心他疏忽大意了,赶紧又补充说:“老板,市里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上了大项目,势必会拖累到您目前一直在布局的民生工程,比如说,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障等等。”
    王学平自然明白钟大海话里的意思,市里的钱就这么多,搞了大项目,上马了大工程,GDP好看了,程辉面上有了光。
    可是,老百姓却无法从中得到实惠,反而极有可能遭受到环境污染的巨大困扰。
    在后世,尘肺、矽肺等职业病,甚至是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因为环境被严重污染,患上了血铅、白血病的情况,屡见不鲜。
    当官的捞足了政绩,拍拍屁股高升了,留下的却是祸及子孙的烂摊子,那还有一点执政为民的基本道德水准?
    “老钟,你过虑了吧?”王学平不露痕迹地反问钟大海,他想看看,老钟的政治敏感性,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老板,不是我要多嘴,老话说得好,千里长堤毁于蚁穴,防微才能杜渐。这人啊,只要是尝到了甜头,有一必二,有二必三,以至于,无穷无尽。”钟大海已经决心死心踏地的跟着王学平干**工作了,颇有当幕僚敢于直言的觉悟。
    “呵呵,你换位思考一下,你来当这个市委书记,如果我啥事都不让你干,你会怎么想?”王学平吸了口烟,有些意味深长地提点钟大海。
    钟大海想了想,说:“我会很恼火,从而选择对抗,嗯,当然了,也得看清楚形势”
    王学平听懂了钟大海的言外之意,如今的常委会已经成了他王学平表演的舞台,程辉虽然一直在拉拢立场不怎么坚定的常委,可是,那毕竟需要时间。
    市里边,目前依然是王学平说了算,钟大海确信无疑
    “老钟啊,你想过没有,如果我成天陷入到和程书记的内斗之中去了,还有精力处理民生工程么?”王学平微微一笑,对于程辉的举动,他一点都不惊讶。
    相反,程辉这种主动越界的行为,也早在王学平的意料之中。王学平有理由相信,即使是钟大海,也必定将这个变化的内幕,看得一清二楚。
    说一千道一万,主要是王学平上任的时间很短,还没有在市里边形成绝对的权威。
    如果,真要闹内斗,王学平固然不惧程辉,可是,老程毕竟手握着几项关键性的权力,包括:常委会主持权、议程安排权、投票建议权等,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实权。
    真闹翻了,王学平可想而知,他的很多民生政策,很可能被已经列为中管后备干部的程辉给拖黄拖垮。
    “老板,可是,如果就这么退让了,恐怕对您刚刚树立起来的威信,大不利啊”钟大海就象是一个守财奴一样,到了手的东西,就再也不想放弃。
    实际上,王学平的权力边界有多大,钟大海这个市政府秘书长的话语权,就会有多大
    自从,王学平在市里独领风骚之后,钟大海不管走到哪里,下边的局长主任以及书记县长们,再也没人敢轻视他,一一象是变了个人似的,对老钟巴结得不得了
    钟大海心知肚明,他老钟还是以前那个老钟,只不过,他现在背靠着王学平这个主心骨。
    如今的老钟,腰杆挺得笔直,说出去的话,没人敢忽视。就连以前一直闹内讧的市府办的几个副手们,最近也消停了,张嘴闭嘴都把他老钟的话拿出来当依据。
    说句心里话,钟大海非常享受目前的地位和待遇,到了手的权力,就不想再放开了。
    王学平考虑得则是怎样和程辉划分权力边界的问题,通俗点说,也就是定下势力范围的底线。
    太祖爷有句名言,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妥协中求团结则团结亡
    虽然时代不同了,形势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太祖武皇帝这个搞斗争的绝顶高手,遍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无人能及
    对程辉一味的妥协和退让,肯定是不行,王学平心里有杆秤。那就是划分清楚势力范围之后,如果程辉再想乱插手,那就坚决予以反击。
    这就是斗争求团结的现代翻版
    毕竟,王学平在仁江还没有达到完全可以一手遮天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之下,与其和程辉争权夺利,斗得你我活,不如,坐下来好好地谈一谈,把界限划清楚。
    各取所需的双赢,这才是玩政治的精髓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门政治艺术性极强的学科,直到栽了大跟头才明白过来,敢情,独食是吃不得滴
    “老钟,如果,我把财政收入分一半给老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王学平含笑望着钟大海。
    钟大海叹了口气,说:“即使现在谈好了,将来总会出现变数的。我担心的就是,边界一直被向后推移。”
    王学平微微一笑,说:“楚河汉界,一旦划分下来,谁敢再越界,我可不是那种只会低头吃草的素食动物。”
    钟大海眼神一闪,心想,王老板到今天为止,上任不过才三个多月,就已经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牢牢地掌握了市里的实权,政治手腕之厉害,可见一斑
    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必会懂得有所取舍
    钟大海想了想,问道:“老板,勘测恐怕在市委那边干不长了吧?”
    王学平没言语,他心里却有数,程辉当上了市委书记之后,第一个要换的人,恐怕就是刘勘测了。
    如果,钟大海不主动地靠过来,王学平肯定二话不说,就会把老钟给打发到市政协或是市人大去吃闲饭了。
    和市府办一样,市委办就是市委的神经中枢,如果,市委秘书长不贴心,程辉这个当书记的,恐怕睡觉都不可能踏实。
    “勘测那边,我自有安排。倒是老钟你这头,可能要暂时委屈一下了,等我找到了合适的助手,再来解决你的大问题。”王学平很少把话说得这么白。
    钟大海一听就懂,王学平的手头暂时没有合适的市政府秘书长人选,他这个市府的大管家,只能先蹲在岗位上,等待时机,再往上进一步。
    老钟也是个明白人,市府秘书长的位置,对于王学平掌握整个市府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等闲之辈,绝不可能放到这么关键的位置上来。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钟,王学平吃过早点后,准时地出现在了小楼门口。
    一直跟在身后,夹着手包的文光建,快走几步,赶在了王学平的前头,拉开了车门。
    上车后,王学平吩咐林猛:“去省财政厅”然后,扭头嘱咐文光建,“提前给省财政厅李副厅长的秘书联系下,看看李副厅长有空么?”
    文光建知道,李副厅长分管着预算处,掌握着拨款的大权,点着头说:“好的我马上联系”嘴里说着话,手已经摸进了衬衫的口袋里,拿出省直机关的通讯录,找到了李光强秘书的电话,拨了过去。
    “马科长,您好,我是仁江市王市长的秘书,小文,文光建……”文光建客气地招呼说。
    “小文?”对方沉吟着,这位马科长就是李光强的秘书——马晓光,按照上边的规定,省财政厅的副厅长并无资格配备专职秘书。
    不过,这年头,只要是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没人把这种规定当一回事,人人都带着名义上不是秘书的小跟班。
    “有事?”马晓光淡淡地反问道,他并不认识文光建。不过,仁江市的代市长王学平已经是名声在外了,他虽然没见过人,但听说过这个全省最年轻的市长的一些事迹。
    “是这么回事,我们王市长有些事情想向李厅长汇报一下,拜托马科长帮忙给安排下时间”文光建根本不在乎对方的冷淡态度,客气地说清楚了目的。
    “哦,李厅长很忙啊,整天都有会,你留个联系方式,等有空了,我再提前告诉你好么?”马晓光拿着架子,一口回绝了王学平见面的请求。
    “我的号码是……”文光建的耐心很好,笑着说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好象和马晓光是老朋友一般。
    临挂机的时候,文光建笑嘻嘻地说:“马科长,有空的话,带着嫂子来我们仁江玩。咱们市里穷,没别的东西招待贵客,不过仁江河里的黄狸鱼还算是比较鲜嫩可口的,有空我给您几条尝尝吧”
    挂了电话,马晓光心想,这小子碰了钉子还笑得出来,一点也不生气,是块干秘书的好材料呢
    文光建故意到听筒的音量开得很大,他和马晓光的对话,王学平都听了个一清二楚,心想,这算不算是郁闷了好几年之后的一次总爆发?比灵猴还要精明呢
    “王市长,李厅长的秘书马科长说了,李厅长今天要开一整天的会”文光建扭头汇报说。
    王学平点了头,表示知道了,却没说话,文光建就闭紧了嘴巴,靠在副驾驶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