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285节出大事了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 方才吴凡与凌统和丁奉二人的比试,实际上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最新最快的更新尽在..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道:
    “呃……吴都督,方才两位将军年青气盛,行事莽撞,对吴都督多有冒犯,还望吴都督多多见谅。至于劝降一事,我江东诸位文臣武将已经切实感受到您此行的诚意;不过,此事我一人无法作主,还需向父亲大人呈报,由父亲大人定度。”
    吴凡无所谓地笑了笑道:
    “这个当然。凡事宜早不宜迟,还请孙将军及早向孙坚大人禀呈此事。则在下也好及时回去向大哥复命。”
    孙权听罢连连点头,随后就命从事文官引吴凡到驿官,挑上好房间休息。自己则率领群臣即刻去见孙坚。
    押下吴凡这头不表,单说孙氏群臣这一边。
    一行人从正殿后门直接进入孙坚所住的太守府。
    来到正房后,大部分人留在门外,孙权、周瑜、鲁肃、黄盖、韩当、程普、甘宁、太史慈等一干老臣重臣进入房内。来到卧室后,又有一部分人留在床前的屏风这里,只有孙权、周瑜、鲁肃、黄盖四人绕过屏风,来到孙坚床前。
    从得知合淝之战己军战败,到现在不过三天时间,孙坚却好像老了三十年。原本的英武阳刚之气荡然无存,换之以一位垂暮老者一般孱弱地躺在床上。
    孙坚非常清楚,自己手上最后一张王牌没了,江东之地势如垒卵,根本无法抵挡曹军,更别提什么当初的称霸天下梦想。此时的孙坚,只期望自己的家族,子女,手下群臣,能保住性命就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其它的真的都不重要了,也没有能力和资格去想其它的了。
    但是,曹操能满足自己的这点心愿吗?现在曹军想要攻下建业城根本就是易如反掌。自己与曹操对抗厮杀多年,双方互有输赢,仇怨极深;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曹操已经不需要为了拉拢民心而假意宽仁,他完全可以一声令下将建业城踏为齏粉,以解心头之恨。
    孙坚为此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连觉都睡不安稳。
    此时,孙坚在喝过药后,刚刚假寐了一会儿,孙权就带人进来了。
    来到床前后,孙权弯下腰,小声地呼唤,连唤了三声,孙坚睁开了眼睛。
    吴凡以使者身份进入建业城这件事,孙坚并不知情。看到孙权带着几位重臣来到床前,孙权马上意识到必有大事,急忙问孙权道:
    “曹军攻城了?”
    话说得急了些,孙坚在问完这句话后不禁咳嗽了一阵。
    孙权连忙把孙坚扶坐起来,一边捶打着孙坚的后背,一边道:
    “父亲莫急,曹军没有攻城。”
    得知曹军并没有攻城,孙坚心下稍安,环顾了周瑜等人一眼,又见屏风后面还站着不少将臣,孙坚越发不解,道:
    “既然曹军没有攻城,你们都来这里做什么?”
    鲁肃上前一步道:
    “回主公,事情是这样的。曹操派他的八弟,也就是曹军第二军团都督吴凡,担当使者来到我们城中。”
    常年征战沙场使孙坚对敌我双方的外交策略异常熟悉。此时孙坚军在曹军面前势单力微,曹军却派出使者?难道说……
    孙坚心中有一种隐约的预感,由着这种隐约预感甚至让孙坚感到一种莫名的惊喜。不过,他还不能确定自己的这份预感是否正确,因此扭头以征询的目光看向孙权,问道:
    “吴凡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孙权迎着父亲的目光道:
    “回父亲,吴凡是来劝降我军。”
    一听劝降二字,孙坚不由得闭上眼,长出了一口气。点头自语道:
    “未想曹操竟有如此宽厚之心,此实乃我江东之幸也。”
    他哪里知道,曹操之所以派吴凡前来劝降,完全是吴凡主动请缨,并一再坚持的结果。否则,以曹操最初的意愿,是要直接攻城的。
    接下来,孙权把吴凡此行劝降的表现,包括与庞统和凌统、丁奉三人的过招全都说了一遍。孙坚听得连连点头,长叹一声环顾众人道:
    “我本欲携诸位争霸诸侯,名动天下,甚至开朝换代;奈何天不佑我江东,以至兵败如此。所幸曹操有劝降之心,诸位随我孙氏许久,苦劳甚多,若由于我一意孤行而不得善终,我死亦难冥目矣。罢了,就依曹操之意,降了吧。”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大石终于落地。这并非众人贪生怕死,在时局已经无法扭转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以卵击石,实属不智。
    就在众位将臣欣慰不已之际,一直没有开口的周瑜这时突然道:
    “主公,曹操生性多疑,我等与曹军征战多年,与曹军将臣积怨颇深。今日我等降于其帐下,若是他日有侫臣在其耳边密进谗言,则难保我等不会成为砧板之肉也。”
    周瑜这话就像一桶冷水,从众人头顶猛地倒了下来,把众人热乎乎的欣喜之情顿时浇熄下去。
    孙坚,包括众人都看向周瑜,眼神里透着无望,孙坚看了周瑜一阵后才问道:
    “以公谨之意,莫非我等应与曹军负死一博?”
    周瑜摇头,道:
    “非也,在下也对主公降曹保全之意十分赞同。只是,签于曹操多疑,我等在曹军将臣中树敌颇多,在投降之事上就需多加思量。以在下愚见,至少应该在曹军中寻一可靠之人,令我等有靠山可依,方可降之。”
    孙坚听得恍然,接着问道:
    “不知公谨所说之可靠之人为何?”
    周瑜向孙坚拜了一礼,而后直起身来侃侃道:
    “此人,必须一身正气,名震天下,禀公无私,一言九鼎。并且,手握重权,与曹操关系迩密,既便有侫臣想要加害于他,曹操也必不相信,甚至还会由此谗言而引祸上身,令其它心怀叵测者不敢以身试之。”
    周瑜说到这里后,看向孙坚道:
    “主公,若我等得此人为靠山,则降曹后必然可保无忧矣。”
    孙坚和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但是,这样的人上哪找去?曹操手下谁能满足这么多条件?
    孙坚向周瑜道出心中疑问,周瑜微微一笑,道:
    “主公,此人远在天边,近,却只在城中。不是别人,就是曹操的八弟,人称天下第一将军的曹军第二军团都督,骠骑将军,晋公吴凡”
    孙坚和众人听到这里,方才醒悟过来。周瑜已经继续道:
    “主公,此人不但满足上述所说诸多条件,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其所统辖的第二军团,与我军交锋甚少,只在此前的合淝之战与解救庐江之战中交锋两次,彼此几乎毫无积怨。”
    孙坚听罢连声称善,连续多日愁眉不展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不过,孙坚很快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再问周瑜道:
    “这吴凡虽然是一个绝佳的靠山,不过,我等如何才能与之依靠?”
    言外之意:我们这些人怎么才能和吴凡扯上关系?而且这个关系应该是十分紧密的,绝非喝几顿酒打几次猎就能达到的。
    一直自信满满的周瑜,这时却突然变得沉默起来,在孙坚的再次催问下才抬起头来有些作难地道:
    “在下倒是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只是……”
    “只是什么?”
    孙坚追问。
    “只是……不知当说不当说。”
    孙坚把手一摆,皱着眉头道:
    “公谨与伯符乃是结义兄弟,我既是你的叔父,与叔父说话何需吞吞吐吐,尽管直言便是。”
    周瑜便再施一礼,直起身道:
    “主公之女尚香,正值待嫁,如果尚香与之能结秦晋之好,则靠山可成矣。”
    ……
    却说孙尚香的贴身丫环,此时刚好端着熬好的汤药进来。
    原因是负责给孙坚熬药的丫环临时有点不舒服,二人关系又不错,便由她帮忙把药熬好并端了过来。
    于是,周瑜这番话丫环自然是听到了,而且听得十分清楚。
    把药放在床边,孙权就摆了摆手让丫环退下。毕竟眼下这个场合不比平时,下人自然是不适合呆在这里的。
    丫环便连忙退了出来,随后就三步并作两步奔向着孙尚香独居的小院。
    太守府的下人很多,周瑜自然不知道这个丫环是孙尚香的贴身丫环,因此言谈中毫无避讳。孙坚和孙权则由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周瑜论说,也就没注意到她。
    再说这个丫环,一路急匆匆跑到孙尚香独居的阁楼,一口气跑上二楼孙尚香的闺房,对正持剑呆立的孙尚香急急地道:
    “小姐,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孙尚香被吓了一跳,白了丫环一眼将剑收入鞘中,嗔怪道:
    “看把你急的,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是天塌下来了?”
    早在正殿的屏风后面时,孙尚香就已经得知吴凡此行是来劝降的,因此也就很清楚在谈判破裂之前曹军必然不会攻城。既然曹军不会攻城,在孙尚香看来就实在是没什么事值得自己紧张的。
    丫环气喘吁吁地喘了几口气,回道:
    “老爷,要把你,嫁出去”。.。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285节 出大事了(复回中原)w-w-w.f-y-x-s.n-e-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