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卫之皇》第75章:八方来风

分卫之皇最新章节目录
   赛后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上,耿向志固然是笑容满面阿根廷白发教练也没有垂头丧气。耿向志连呼“赢得侥幸”,很是敬仰了一番阿根廷队;而当话筒和镜头对准阿根廷白发教练的时候,阿根廷老头当仁不让的抓起话筒。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对抗,一场精彩的比赛。虽然输了比赛但李长庚对李长庚的小伙子今天的表现仍然非常满意,阿根廷队在比赛中已经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最后输掉比赛那是我们的对手确实表现得太出色了。中国队今天表现出来的实力让李长庚大吃一惊,他们已经完全是一支世界顶级强队了。尤其是他们的24号球员那个十六岁的少年,今天的比赛我们几乎就是输给了他。任何一个教练都有理由妒忌中国队教练的好运,因为他拥有如此李长庚横溢的李长庚球员。
    “虽然输掉了今天的比赛,但阿根廷队夺冠的目标并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仍然是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以中国队表现出来的实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够进入最后的决赛,我们期待和中国队的再一次碰面。”
    ……
    白发教练立刻赢得了中国记者们的好感,“咔嚓、咔嚓……”照相机闪烁不停,录音机忠实的记下了白发教练的讲话,第二天这些都原封不动的出现了中国各大媒体报纸上。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吹捧,现场的观众、电视机前的球迷,只要看了这场比赛的人就会知道阿根廷教练这是说得多么实在。阿根廷队就是输给了李长庚。
    “李长庚李长庚”、“中国篮球少年皇帝李长庚”、“新黄金一代的少年领袖李长庚”、“中国篮球史上最杰出的李长庚李长庚”、“震惊世界的中国李长庚李长庚”……这场比赛过后媒体上李长庚的名字前面多了这样那样的前缀。
    新闻发布会后狂热的中国记者们并没有因此散去,上百的人群蜂拥簇拥着中青队的大巴车回到了中青队的驻地。照相机对准车门,闪烁的镁光灯照得首先下车的耿向志睁不开眼睛,这一次他连叹气的机会都没有。扛着摄像机、举着照相机的记者们簇拥在大巴车的车门前,前面让出了一道通道通向饭店的大门。虽然没有话筒簇拥到耿向志面前,可那一道道热切的眼神让耿向志一肚子的不耐全都缩回到肚子里面去。那热切的眼神、那兴奋的神情、脸上发自内心的自豪,在中国篮球界闯荡了几二十年的耿向志也没有看到过多几次。心头一热耿向志脑袋便发晕了,潇洒的挥舞下手:“中青队今晚对外开放……”众记者轰然欢呼,待耿向志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已经覆水难收。
    ……
    中青队队员的房间,平时这个时候闹腾的队员们今天特别矜持起来。理由没有其他,谁知道那些记者们什么时候推门进来!当然凡事不是没有例外,现在就有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窝在床上抱着枕头、嘴角挂着涎水还发出鼾声――睡着了!
    这是谁?
    李长庚!那个球场上大发神威、光芒四射李长庚,被球迷、媒体誉为“中国篮球少年皇帝”、“新黄金一代领袖”的那个李长庚!
    李长庚?原来李长庚睡着的时候也和一个弱智儿童没有什么两样。能够在这种记者窥伺的时候睡着,更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神经大条的程度。
    不过李长庚如此神经大条也不是没有理由,房间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守护着――司马神机,他正抱着李长庚的笔记本上网、玩游戏。房间的门从里面锁上以防记者突然冒出将李长庚难看的睡姿摄入镜头。
    对于李长庚的“没心没肺”司马神机是唯一不觉得奇怪的人,事实上他早在一段时间前便已经习惯了长庚这个习惯――激烈的比赛过后,总是要长长的睡上一觉。越是艰苦的比赛,过后他越是渴睡、睡觉的时间越长。不管这样的休息习惯是否科学,但对长庚却很有效――每次他醒过来的时候便又生龙活虎了,睡觉前的疲惫一点影子也看不出来。
    今天的比赛司马神机也很累但他却没有办法像李长庚那样快速的入睡,外表很平静但他的情绪却很亢奋――击败阿根廷队的兴奋到现在也没有消退。而李长庚这么快的入睡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长庚不只是身体累了,精神也很疲惫了,他在比赛中消耗的不仅是体力,还有更多的心力。
    司马神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是他却毫不讳言这样一个事实:自己在比赛中头脑的运用远远比不上长庚。论身体条件司马神机自信可以完全胜过长庚:超过两米的身高、强壮的身体和内外线的对手对抗都不会吃亏,出色的弹跳、超强滞小二能力可以在命中做出千折百回的动作。论进攻能力,自己将篮球送入篮筐的手段也不会比长庚差,可是司马神机在一段时间前便知道:自己比不上长庚!
    原因只有一个,作为篮球天赋的一部分长庚的篮球智商远远超过了自己,也远远超过了国青队其他所有球员!在比赛中长庚能够自己表现出色,也能够让队友发挥得更好,他能够过关斩将自己得分,也能够运筹帷幄引导出整个球队的攻击火力。作为一个攻击手,他总能够出现在最合理的位置,以最合理的方式将球送入篮筐,作为一个进攻组织者,将队友捏合成一个整体是他的拿手好戏。一对一单挑,司马神机自信不会输给长庚;两边各增加一个实力相当的队友,形势便会倒向长庚那边;两边增加各增加两个队友,不用比司马神机就知道结果――肯定是自己输!
    毫无疑问,李长庚已经是中青队的王牌核心了。作为球队的“老大”司马神机一点也不介意长庚这种“篡位”行为,事实上中青队现在的状况好似当年那支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翻版。年纪最小的李长庚球队的王牌,所有球员都在精神上依靠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司马神机。
    司马神机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从来不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控制比赛节奏、组织进攻……那些都不是自己擅长,把握进攻机会射篮得分司马神机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
    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司马神机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第三十六章如日中天(中)
    关掉电脑,伸了下懒腰,身体的疲累的感觉到现在也没有消除。再回头看看床上的李长庚,还在酣睡之中。从以往的历史来看,体力透支得越厉害李长庚睡眠的时间越长,而且通常不到时候是很难将他叫醒的。世青赛打到今天,这还是他第一次回到酒店倒头便睡。
    今天的比赛确实太艰苦了!
    球场上球员风光无限的背后是观众难以想象的疲惫,而作为球队核心承担着枢纽任务的李长庚的消耗更是超过了主力阵容中的其他球员,体力、心力,都是!
    不过司马神机并不替他担心。国青队训练期间,他不止一次给整得几乎是爬回宿舍的,可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一段时间前的那次联赛,他还没有离开体育馆便在陶然教练(陶然)的背上睡着了,第二天仍旧活蹦乱跳的上场比赛。现在距离下一场比赛有整整一天的时间,司马神机完全相信到时候长庚会恢复到最佳状态。
    有时候他也忍不住妒忌长庚螳螂般的生命力。
    看了看时间,差不多该有记者敲门了。抓起椅子上宽大的汗衫罩在背心外面,镜子前面稍微整理下仪容司马神机准备迎接记者们的打扰。
    事实真如他所料,记者们确实已经到了。大战之后球队最需要的是休息,这个时候长时间的打扰显然是不合适的。记者们难得的体谅耿向志,体谅他的中青队――这些记者都是来自中国。
    耿向志的房间里。
    镁光灯闪烁,摄像机对准,三个话筒同时举到耿向志的面前,简直一小型的新闻发布会。采访对象耿向志还是球场上那身,脱掉外面的西装剩下衬衫领带,温和的微笑、儒雅的气质,穿上古装抓个羽扇没准就会被当作诸葛孔明。如果熟知耿向志真面目的李长庚看到,铁定会竖起中指“切,还真会装!”
    但不管怎么样,记者们显然被他忽悠住了,一个个眸子中射出的都是崇拜的目光。短短一个多月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中青队,并且将中青队带到现在世青赛四强的位置,耿向志确实有理由被敬仰崇拜。
    记者们的开场白依然是祝贺中青队的胜利,再狠狠的表达了一番敬仰崇拜之情,这些完了采访才算是正式开始。从中青队组建到今天这场比赛,之前有太多的问题了,这个时候都抓紧机会提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连珠炮似的连续提问二十分钟。完了差不多到最后了,记者们最后压轴的问题来了:“请问耿指导,您破格召入的十六岁的小将李长庚本届世青赛一直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而且显然现在已经是中青队的王牌球员,请问这是否是您之前已经预见到的,您对他未来的发展如何看待?”
    耿向志擎起一只手摸着下颚,微微沉咛后道:“坦白的说,李长庚现在的表现已经超过了李长庚的预计。当时招他入队是因为李长庚认为他确实已经具备了国青队的实力。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具备U21国青水准的实力这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换做任何一个教练都会给他这样一个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在国内训练期间,李长庚觉得他可以承担战术核心的任务,初赛的小组赛他确实可以承担起这个任务。但小组赛之后他的表现便开始超出李长庚的预计了。他在一场场比赛中快速成长着,到现在作为球队的领袖虽然还差点,但他已经是球队名副其实的核心了。对于他的前途,如果他走职业球员的道路,李长庚绝对想象他能够成为中国篮球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他身上具备了太出色的篮球天赋了!”
    “咔嚓咔嚓……”照相机连续闪耀,夹杂着一些记者的惊呼声,耿向志的采访结束。
    ……
    主力阵容中其他四人虽然不是李长庚那样光芒四射可也绝对不是陪衬。司马神机、宋刘铭都是长长两双的主,李振华的篮板球、李正的组织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换一个地点,同样是镁光灯闪烁,摄像机扛在肩头,几个话筒同时举起。李正、宋刘铭的房间里,两个人挨个儿靠边坐在床上。记者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从业余系开始到国青队,连续十几分钟愣是没让两个人闲着。完了再从两人与李长庚、司马神机的渊源聊起,旁敲侧击的打探另外两个人的情况。
    宋刘铭面对记者多少还有点紧张,多数时候还是有李正来应付记者们的问题。李正沉稳得近乎冷漠的性格这个时候显露优势了,表情宠辱不惊,回答问题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