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卫之皇》第55章:主力

分卫之皇最新章节目录
   “漂亮!”司马神机将李长庚的脑袋抱在怀中狠狠的蹂躏,丝毫不掩藏自己的喜悦。Ω.M场内外的其他队员也讶然的张着嘴巴,显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李长庚竟然奔着篮筐去的。要知道,场上白队任何一个内线球员都比他高过一头不止。
    “回防!”李正冷峻的声音,他并没有如其他球员一样惊讶。在球场上他永远只有一个表情:绝对的冷静。
    红队的进攻。身材最矮小的李长庚防守的位置是三分线外,防守的对象是白队的三分射手――王勇。
    白队的篮球交到了王勇手中。虽然谁也没有小觑李长庚的实力,但以他的身高确实应该是红队的防守漏洞。当然这只是白队球员的想法。
    王勇探肩转步,跃起射篮!
    命中忽然冒出一双手,向着王勇手中的篮球拍过来――李长庚!王勇心中一惊,手中的篮球匆忙出手,篮球穿越过李长庚的防守向篮筐飞去。
    不会进的。射篮的瞬间他的动作一惊走形了!李长庚这样断言。
    “啪!”篮球落在,果然没有进。
    李振华将篮板球抓到,球传给李正。李正控球组织进攻,白队球员迅回防。
    阵地攻防!
    球控在李正手中,红队的球员在迅跑位扯动着对方的防守。
    “啪!”篮球传到司马神机手中,沾手即传,和司马神机身形交错的李长庚再一次得到篮球。“啪啪啪……”急促的运球,突破?!李长庚和迎面防守的白队球员迎面交错,穿过去了!
    又一个白色的人影挡住李长庚的去路,好快的补位!
    球呢?篮下宋刘铭一声怒吼,“轰!”篮筐的剧烈颤抖声,灌篮!
    他什么时候传球的?
    防守李长庚的两个白队球员面面相觑,显然两个人谁也没有注意到篮球什么时候从李长庚的手中转移到宋刘铭手中的。
    比赛继续。
    球场上,李长庚的脚步从三分线外到篮板下无所不至,三分远射禁区外中投篮筐下高抛射篮。他能够在任何一个位置将篮球送入篮筐。
    “唰!”宋刘铭李振华下篮下射球司马神机中投得手,三分线外李正屡屡舒服的将篮球送入篮筐。不一样的得分球员相同的却是这些球最后都是从李长庚的手中传出去的。
    局势已经完全倒向了红队,但与此相比场内场外更大的疑问是:他到底是前锋还是后卫?
    耿向志再次更换球员调整战术。更加出色的球员套上白色训练服被换上,铜墙铁壁的防守力图压制红队的进攻。
    “刷刷唰……”篮球依然一次次洞穿白队的篮筐,双方的比分差距还在扩大。
    当比赛哨声最终响起的时候,局势已经完全倒向了红队。
    球员应该是谁?注视着球场上那五个红色训练服的球员,所有的人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只是李长庚场上的位置到底是什么?很多球员们还存在着这样的疑问。
    另一些球员已经了:锋卫摇摆人!
    摇摆人,是篮球世界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最初“摇摆人”只是特指能够担任得分后卫和小前锋的球员,随着篮球的逐步展,球员越来越全面,摇摆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伸。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在赛场上,摇摆人通常代表这技术全面无所不能。nBa的现役球星中,麦克格拉蒂和凯文-加内特便是其中两个最显著的代表。麦克格拉蒂是最佳锋卫摇摆人,凯文-加内特则是最全面的“效率之王”。
    u2o国青队中,李正和李长庚两个都是绝对实力突出的球员,论实力两个人都毫无疑问可以坐稳主力位置。可问题是,这两个人位置重合了,比赛的时候究竟让谁出任控球后卫呢?
    李正,国青队内屈一指的球星,同时也是众望所归的队长。沉稳冷静的他是国青队最被球员们信任的老大,他的比赛经验更是李长庚无法比拟的,这样的球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他坐在板凳上呢?
    哪怕是因为李长庚以前比他强,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不可避免的。
    那就让李长庚作为李正的替补吧,即使是替补,也会有很多上场机会啊。
    不,耿向志断然否定了这样的想法,让这么强劲的球员坐在板凳那绝对是暴殄天物,他更希望上这两个人同时在球场上驰骋的情景。
    这个时候,耿向志脑海浮现出“摇摆人”这个名词。
    整个联赛,李长庚从内线的中锋到外线的控球后卫每一个位置都打过,而且在每一个位置上的表现都绝对出色,其技术全面可见一斑。与国青队的前辈相比,虽然在身材上不足,但他的弹跳力爆力都远在一般的球员之上。他出手可以得分的位置更是遍布三分线内外。单单论攻击实力,在国青队他也足以挤进前三名。在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这三个位置李长庚都足以胜任突破分球射篮得分这三样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拥有这样全面的技术,干吗要将他限定在一个位置上呢?
    如果李正和李长庚两个人同时出现在球场上,那会是什么情景呢?耿向志对此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这些天的训练耿向志都在有意识的引导着李长庚加强主动进攻,之前数次练习赛他在传授李长庚战术的时候也压抑李长庚的比赛**,等待的便是此刻的爆。
    眼前这场比赛回答了他的疑问。
    李正冷静的掌控比赛,篮球总是在第一时间传到最应该的地方;李长庚内外线穿插或进攻或传球每一次出手都能够造成得分。司马神机宋刘铭李振华积极的跑位牵扯着对方的防守,当他们进入到最佳出手位置的时候,篮球总会在这个时候送到他们手中,使得他们可以轻松的将篮球送入篮筐。这传球可能来自李正也有可能来自李长庚。而多数时候这种机会来自李长庚的突破造成白队的防守混乱,当篮球从他手中传出去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可以肯定一定会造成得分。
    李长庚神兵突出,整个球队内外开花,白队铜墙铁壁的防守转眼间土崩瓦解――红队的进攻无坚不摧。
    这才是耿向志心中最完美的主力阵容啊。也只有这样的阵容中的李长庚才是耿向志最期望啊。
    有李正这样优秀的传球高手可以随时给他传球支援,他可以毫无顾忌的以他最喜欢的进攻方式去得分;有司马神机宋刘铭这样的得分高手可以将他精妙的传球毫不浪费的送入篮筐,更多时候他不需要独自承受着压力勉强进攻;无论传球还是射篮都是那么的畅快淋漓,和独自一个人支撑起一个球队的情景有着绝对的天壤之别。
    球场上李长庚红彤彤的脸上闪耀着兴奋的神采。司马神机宋刘铭将他的脑袋抱在怀中使劲的蹂躏着,李正脸上也罕见的挂着笑容。
    这一场比赛真正奠定了李长庚在国青队内的绝对主力的位置。
    对耿向志来说,问题的答案已经得到了最完美的结果,主力阵容差不多也已经可以确定。剩下的便是以这个阵容为基础磨合演练战术,国青队其他正式队员也将在这些演练中产生。
    当着一切完成以后,便可以出征中国的世青赛了。
    世青赛八强?耿向志对此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疑虑。
    训练片断四:球场上,红白两队正在进行激烈的对抗。
    场边,司马神机李正李长庚三个人在板凳上观战……
    片断五:
    ……
    李长庚到达国青队的第二十一天,耿向志公布了参加世青赛最后十六人名单。这份名单公布后迅在各个传播渠道传播开来
    最后入选的名单是:
    控球后卫:李正唐磊李长庚
    得分后卫:邓宇于成龙
    前锋:司马神机文章刘勇李涛
    中锋:宋刘铭李振华马伊琍
    这份名单与媒体预测的大体相同,入选的队员基本上都是在联赛中崭露头角的青年李长庚材,但是这个李长庚是何许人也?
    (联赛向来不是这些大牌记者们关注的对象。在报道联赛的各个报纸中,基本上都是《我们体育》之类的青我们体育杂志。而唯一给联赛热切关注的《体坛周报》,其报道也迅淹没在轰轰烈烈的足球革命中了。)
    除了闵航宇,这些大牌记者们对于“李长庚”这个名字陌生得很。国青队并没有对此特别召开新闻布会,但这哪里能够难倒这些神通广大的记者。很快,李长庚的一切底牌便被这些记者们翻出来。“一次全国联赛最佳球员”“率队获得过ncaa联赛冠军”“被誉为球王的少年”这些差不多是李长庚全部的底牌了。以这样的资历入选u2o国青队是不是太勉强了点?媒体对耿向志召入一个一场职业球赛经验都没有的大学生参加世青赛显然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中国篮球的历史上并不乏李长庚球员越级参加国青队甚至国家队的先例,但那些一个个都是名声在外而且之前已经在职业联赛中证明了自己实力。
    耿向志是太冒失了?还是独具慧眼不拘一格降人才?媒体是最擅长从鸡毛蒜皮中找到促进报纸销量的“新闻价值”的,很快多宿舍报纸开辟了国青队专栏,其中“李长庚入选事件”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李长庚”这个名字连同“国青队主教练耿向志”到成了更大报纸体育版曝光率最高的两个字眼。
    支持质疑持观望态度,媒体明显分为了三派。众多媒体中,《体坛》闵航宇专栏最是不遗余力支持耿向志的,他旗帜鲜明宣称:他深信这次世青赛将在中国篮球史上重重的记上一笔。
    闵航宇这个预言无疑是给已经沸腾的争论浇了一桶油。媒体上持续高涨的争论转移到对国青队出征结局的预测上来。众多“专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预测国青队出征的结果。对于国青队的前八目标能否实现众说纷纭,闵航宇那样“疯狂”的预测还真没有第二个。
    甚至有些媒体“已经可以预见到耿向志国青队的铩羽而归”。相信如果不是耿向志已经在俱乐部取得出色的战绩,对于“耿向志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教练”“有没有资格指教国青队”这样的质疑也会相继出现。
    国青队还没有出征,媒体却已经热火朝天,风暴已经在酝酿,只等国青队出征中国的结果。
    而此刻的国青队却异常的平静,全封闭的管理让神通广大的媒体也无法将触角延伸到这儿来。就要开赴中国了,国青队放假半天。最终入选的国青队员们在作出征前的准备,未能入选的也准备回去了。
    出征之前竟然一场热身赛也没有,这也是媒体诟病的理由之一。
    而此刻的篮球馆内,“啪啪啪……”运球声仍然在体育馆内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