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瓷器发展史[3]

大收藏家最新章节目录
   成过程中十分敏感,窑室气氛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元代釉里红瓷器呈纯正红色的很少。
    最后是颜色釉的成功。高温烧成的卵白釉、红釉和蓝彩,是景德镇的烧瓷工人熟练掌握各种呈色剂的标志,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
    江西景德镇的烧瓷业迅速掘起,窑工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创出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瓷,结束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时代,瓷器在这个基础上迅速向多样化发展。景德镇的匠师们用铜红颜料在胎体上绘制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加施一层清釉,入窑烧成美丽的“釉里红”,“美人醉”。另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烧制成功了“青花”,这是在釉下用青花颜料绘图然后烧制而成。青花瓷的出现,开辟了中国瓷器工艺的一个新纪元,从此,青花成了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瓷种,普遍为人们所喜爱,至今长盛不衰。
    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各种成就,为明、清两朝制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并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明清时代的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御窑厂(官窑)制品更是穷极精丽,可以说是千年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度总结与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种产品的主流,以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的水平最高。彩瓷发展到空前繁盛的时期,明代初年以铜红釉水平较高,明成化年间以斗彩著称,弘治年间出现低温黄釉,正德年间出现孔雀绿釉,嘉靖时期出现五彩,清代釉色品种更为丰富,如釉上蓝彩、墨彩、釉下五彩、金彩、粉彩、珐琅彩以及各种单色釉。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釉上釉下彩结合,半脱胎、脱胎瓷器等等新工艺。器物品类空前丰富,装饰手法与题材也达到空前的繁盛。
    明清彩瓷可以看成是我国数千年陶瓷工艺的一个集大成的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制造中心。釉里红”在明清时多有发展,如明永乐年间出现了霁红,而宣德年间的“宣红”则是正色的鲜红了。而后,清康熙年间又出现了类似红宝石鲜红的“郎窑红”,同时烧出了一种犹如桃花色的“桃花片”。还有浓淡相间,在朦胧的粉红中透出点点深红,此外还有火焰红、豇豆红、祭红等等。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釉上彩绘,如斗彩、五彩等。而清代更创新出粉彩、珐琅彩等等瓷,它不仅运用了青瓷、白瓷胎釉烧制工艺的全部优秀成果,而多有创新,出现了在一件瓷器上运用不同釉彩的组合形式,使传统瓷器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