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无商不尖》第1485章该剁手时还当剁

网游之无商不尖最新章节目录
   陆明并非一个喜欢网购的人。
    究其原因,还是对网上东西质量不太放心。
    打开游戏内链,点进盛世那名为“道天下”的网站首页,琳琅满目的封面跃然眼前,各种九块九包邮、到处都是什么“极客”、“爆款”、“正品”、“原装”,这种词,那真是越看心里越发虚。
    要真那么好,为什么会沦落到“九块九包邮”啊?
    为什么那些大超市不卖这个货、而要摆其他比你价钱高两三倍的东西呢?
    对这类包装,陆明是非常反感的。
    但陆明今天要买的东西,还真的只能在网上买。
    他要剁手的,是显示器。
    十台。
    这是添头。
    其实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视频分线器,但那个便宜,谈不上剁手。
    所谓视频分线器呢,作用是把一个视频信号同时投到N个显示器上。
    乍一听,好像就是简单的多屏。
    其实不尽然。
    那些专门炒股的或者说打电竞的,组的多屏是所谓的“扩展模式”。
    也就是说一个画面“切分”成N块投出去,不同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是同样的东西。
    炒股的不管,单讲游戏,理论上来说,这种多屏扩展的模式,带点儿擦边的意思。
    属于外挂吗?
    不好说。
    得看游戏公司怎么去定义。
    说这是外挂的,原因很简单……
    其他玩家在中路最多能看到河道,你组一个多屏,中路直接看全图,
    上路打起来了,你的对手、需要切一下屏幕才能去判断要不要支援、这个过程中,他是不能操作的。
    但你可以。
    这优势,不言而喻。
    其实谁白了,就是所谓“无限视距”的加强版。
    最终能达到的效果差不多嘛,区别就在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用的方法,无限视距是在软件层面、而多屏则是在硬件层面。
    电竞界,对“无限视距”究竟是不是挂争得还算是比较凶,有些游戏说这是挂,有些说你开就开、我游戏公司不管。
    但在正式比赛里,陆明从来没见过有职业选手开这玩意儿的。
    官方态度是这样,民间态度,那就双方各执一词了,反正会开的从来不认为用这个不对,不开的基本上也不会谁成天上人家游戏公司官网或者游戏论坛带节奏说这玩意儿不道德。
    电竞界里这东西界定比较模糊、只能说擦边,但在网游里,这东西100%是外挂。
    查的比自动捡钱和鼠标连点还严,不要说“无限”视距了,以软件方法、哪怕说视野比其他玩家只能多1%,也是逮着就封。
    软件是这样,硬件……
    同样!
    想组多屏玩网游?
    嘿嘿,6个屏幕加一块跟别人一块屏幕显示的东西一模一样,完全不会有区别。
    人家开发组一开始就在游戏程序里加了那么一段屏蔽多屏显示的指令。
    好比说鼠标宏,一般电竞里面,鼠标宏是不算外挂的——当然得用好的鼠标、那些用软件来实现鼠标宏的游戏公司分分钟查出来。
    但在网游里,只要开发组觉得一个正常人类绝对不可能在1秒以内按出20个技能,那我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只要你能做到、就肯定是挂。
    你去申诉、说靠的是鼠标?
    游戏公司管不着。
    他们态度一向都非常硬气,反正我说你是挂、你就是,有能耐你别玩我这游戏。
    申诉处理结果告诉你了,别跟我找理由,后面还有成千上万玩家等着呢,我没工夫听你BB。
    他们只定义玩家可能存在的“不正当行为”,而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去取证。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跟网游厂商不收电脑硬件和外设厂商赞助有关。
    玩了这么多年网游,这么点儿道理陆明还是懂的。
    但他想组的多屏是“复制类”多屏,跟外挂肯定是没有关系的。
    没必要担心,如果这都算外挂,那盛世在线下办活动直接接玩家第一视角的投屏怎么算?
    没错,他要组的,就是N台显示器放同一个画面的多屏。
    听上去跟那些卖电视的差不多,走进电视卖场,一眼看过去二三十台机子放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手段不太一样,但效果差不多就那意思。
    之所以要这么组,也很简单。
    陆明控制不好自己的技能,其实根本原因是他找不到自己人在哪儿。
    为什么找不到?
    显示器刷新率太高。
    人眼是有视觉残留的,人看到一个东西是有过程的,
    首先是从一个东西上反射过来的光线进入眼球,打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将光线的颜色、亮度、对比度等等特征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大脑负责视觉的神经。
    这需要时间。
    有延迟。
    很短,但确实存在。
    明明这东西已经消失、或者被其他物体取代了,这东西已经走了、视觉神经那边却才刚刚接收到了表示这东西存在的“电信号”,这就形成了视觉残留效应。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物体运动非常非常快、光线变化频率非常高,那就会给人带来困扰。
    这个东西已经在B了,但大脑告诉你它在A点,
    然后下一帧,B点传过来的光线又被视神经解析出来了……
    一个东西,既在A,又在B。
    从逻辑上就讲不通嘛。
    人本能得就会觉得自己产生了幻觉。
    这一疑惑,注意力就分散了。
    所以,陆明控制不好自己的技能。
    偶然之间,他刚才想到了一个办法。
    控制不好、是因为飞太快了,要分心去找。
    飞行速度是不可控的,那要是把屏幕刷新速度降下来呢?
    人眼球分辨景物的帧率那是与生俱来的,没辙;
    但显示器帧率是人为设定的啊?
    假设,陆明的眼球极限分辨能力是每秒100帧……
    其实高了。
    绝大多数非车枪球的游戏,在绝大多数玩家看来30帧跟60帧没有本质区别。
    姑且算100帧,那就是大脑每0.01秒解析一次光线咯?
    如果是用刷新帧率240的屏幕,每秒变换一次景象……
    那同一时间内,留在陆明大脑内的景象,是2.5幅。
    两幅半景物交织在一起,谁都会乱。
    降到144帧呢?秒一刷。
    任一时间内,留在陆明大脑里的景象是1.43幅。
    依然会打架。
    帧,欸,刚好。
    但还是太快。
    继续往下降。
    因为根本没有人知道自己的视觉分辨极限是多少。
    脑科学是人类最搞不定的学问,这么多年下来,人类对大脑依然一无所知。
    要降到什么程度?
    幻灯片!
    帧、30帧?
    都太高了!
    陆明的想法,直接用5帧刷新率的屏幕!
    管他飞多块,1秒内只能看见5个“自己”!
    每0.2秒一副画面,再迟钝的大脑也能分辨出来吧?
    这还需要考虑什么视觉残留?
    会乱?
    用找?
    听上去特别不靠谱,但这稳,绝对稳定。
    跟人出去打怪,人家问“80级,一次10只,有压力吗?”
    不好说哈。
    反正如果让陆明来回答呢,他的答案肯定是“咱啦少点儿”。
    先1只1只来,觉得还行,那开始拉2只,打了一段,觉得也可以,那开始3只……
    一点一点往上加,到了5只的时候,觉得蛮吃力了,赶紧叫停,别再拉了,要出事。
    很怂、确实非常怂。
    但这够安全。
    如果上来就拍着胸脯说“你放心大胆去拉,10只小case!”
    万一团灭了呢?
    爬起来之后跟大家说“基本掌握节奏了,大家努力一点,肯定打得过!”
    一路闷着头“努力”,试多少次团灭多少次!
    从最简单的一路往上试,会走弯路;
    从最难的一路往下试,也会走弯路。
    其实游戏接触多了就会明白,这两种弯路其实一样长,成功摸索出最合理打法的时间基本不会差多少。
    但前者不容易扑街。
    后者……浪费修装备的钱不说,还很容易伤士气,死的一多,大家就会开始相互埋怨,互相不信任,打起来累、效率也低。
    搞不好本来能刷5只的,到最后都只能1只1只来了。
    所以,陆明的人生信条是,考虑任何问题,都从最大难度出发。
    找不到人?
    直接把电影画面切成幻灯片PPT,一张图一张图来,这还用找?
    但是呢,5帧确实也太影响操作。
    单挑没事,团战的时候,局势那都是瞬息万变的,生死可能就在那0.1秒之内。
    看见地上技能指示线了,反应过来了,跑开了,活;
    没反应过来,死。
    而偏偏他这技能就团战时候有点儿用。
    跟人单挑?
    人家蠢,不知道放单体指向技?
    不知道迎着他飞的方向甩刀?
    所以,他需要多屏。
    这个屏幕,5帧,
    那块屏幕,10帧,
    再来一块,15……
    依次往上,一路排开,最慢到最快的都有。
    选择性多,到时候哪个效果最好就跟着哪个走。
    不管当前飞行速度是多少,总能找到一个自己能反应过来、能操作好的。
    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嘛,反正这技能就是切个极性、其他全程自动,区区两个按键、再手残也按的过来吧?
    这就叫,操作不够、科技来凑。
    其实要说起来,如果是之前想到这个法子,陆明可能还不会马上去着手进行尝试。
    他舍不得那钱。
    能让用户用户自己随意调刷新率的屏幕,便宜不了。
    一般显示器,最多就是说给定几个频率,用户自己要么调到60帧、要么调到30帧,
    想要45帧?
    兄弟你是同行过来捣乱的吧?哪个电视机厂的啊?
    这技术啊,看着是简单,实际上也确实简单,但一般厂商压根不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