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第五二二章相敬如宾[2]

重生之围棋梦最新章节目录
   手,3名韩国棋手。而中国棋手只有李小强一人。在这些棋手中,中韩棋手由于没有地方可去,因此从上午开始就在观战室出没。而日本棋手则大多都是在下午时候来到这里。
    在研究室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研究室的最中央,在那里上届比赛的冠亚军,中国李小强和韩国曹燕子在那摆棋。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对着棋盘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研究的重点自然就是常韧圣对依田纪基这盘比赛,顺带兼顾刘大锤VS崔明勋那盘。而日本的小林光二,赵治勋。大竹英雄和韩国的刘昌赫,徐奉洙等人则在旁边驻足观战。
    在研究室内的摆棋,无非是观战棋手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摆了出来。可惜今天在摆棋的两位,他们的棋风特点和两位对局者大相庭径。因此他们摆出来的参考图,和真正的实战进程相差甚远。
    这方面李小强还好点,多年的队友,一起训练,一起成长。李小强对常韧圣的棋也算是比较熟悉,。因此当他在帮常韧圣支招的时候,常韧圣的一些下法他还是能够预料到。而在另外一边。当曹燕子在帮依田纪基想办法的时候左右的时候,他摆的参考图常常引来赵治勋和小林光二等人的摇头大笑。
    这当然不是说曹燕子摆出来的参考图不好,而是他们一致认为,在实战中依田纪基绝不可能按照曹燕子的思路那样下。
    要说起常韧圣和依田纪基这两人。他们都是属于棋风特别“正”的那种。套用一句围棋术语,他们俩算是正宗的“本格流”。下棋讲究的是堂堂正正,讲究的是棋形优美。而李小强和曹燕子两位呢,他们俩的水平也许很高,但在下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注重棋形。尤其是在研究室摆棋的时候,这种棋又不用负责任。因此他们的有些构思更加显得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怎么好玩来什么,怎么刺激上什么。这样一来,他们俩摆出来的棋,自然就和实战的进程完全不在一个节拍上。
    尽管如此,当李小强和曹燕子在摆棋的时候,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不少棋手和记者甚至产生大开眼界的感觉。
    “大开眼界啊,原来棋还可以这样下。。。”
    研究室内,厚道人林海峰先生这样感慨。日本流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非常注重棋形,依田纪基是标准的日本流,而常韧圣继承了乃师聂旋风的风格,其实也算是典型的日本流。但是他们对棋形的认识,就比“经常下俗手”的曹燕子或者李小强更强吗?那当然不是。无论是“韩国流”的曹燕子,还是现在被人称作“中古流”的李小强,他们对于棋形的认识,对于棋形的理解理解,当然要比依田纪基或者常韧圣来得深刻。
    简单的说,常韧圣他们注重棋形是没错,但是他们在下棋的时候反而容易被所谓的“棋形”束缚。而李小强和曹燕子他们就不同,他们下棋很少被棋形所束缚,可以这样说,李小强现在的水平,早就超越了“讲究棋形”这个阶段。这当然是一种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
    这就是现在常韧圣和依田纪基等人和李小强的差距。李小强认为,依田纪基是没多大指望了,如果常韧圣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么他就能迅速缩小和自己的差距。
    所谓“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的差别,在大部分时候很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方面吧。
    李小强在研究室内大出风头,首轮比赛也在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午4点多钟,部分强弱比较分明的比赛已经决出了胜负。
    最早结束战斗的是马小飞那盘,他仅用110手左右就击败日本本田邦生九段。这盘棋倒不能说本田九段下得太差,而是他一开始就走上了马小飞擅长的路子。局势早早形成马小飞取实地,他取外势的格局。当棋局进入中盘,本田九段围起来的一块大模样很快就被马小飞践踏一空,劣势明显。到他中盘认输的时候,要说这棋其实也还能下,如果换一位韩国棋手的话,那肯定不可能那样轻易认输。但大部分日本棋手就是这样,你可以说他们没有拼搏精神,也可以说他们很有风度。总之这是日本棋手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马小飞赢下比赛后不久,第2位进入16强的棋手产生,是韩国的李石佛。他击败的是台北“红脸棋王”。客观的说,目前这两位之间的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今天李石佛赢得比较轻松。
    随着马小飞和李石佛赢下比赛,再加上几位种子选手,可以认为有争冠实力的棋手都已经进入16强。
    因此隔一天的16强战,本届“富士通杯”真正的较量才真正开始。未完待续。
    PS: 先说明一点,其实我没有断更。这一章我从大年初一就开始码,只不过这5千多字码了我15天而已。呵呵。
    好了,从今天开始慢慢恢复更新。在2016年度结束本书,作者还是很有信心的。继续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