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第一二九章谁的构思

重生之围棋梦最新章节目录
   李小强和张志东走在路上。
    方老和张志东同一个单位。不过两人要说很熟也没有,反正单位里把方老当菩萨供着,张志东心里也是把人家当菩萨供着。表面的尊重当然有,但是对人家方老天天摆弄那些发黄的书籍和纸片明显不以为然。
    虽然都是混围棋的。张大记者自诩是新潮青年,当然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在他看来,如果方老是研究“棋经十三篇”之类的东西还说得过去,这样的东西还比较玄乎,显得比较有档次。你说你年龄那么大了,天天跑乡下研究那些围棋野史有什么意思。在乡下找到张古棋谱还高兴得什么似的。就算是那个乡里的棋王下的又怎么样?摆上两子能赢我吗?
    这个话张志东当然不会跟李小强说。边上的怎么说也号称“古棋传人”,所以张志东纯属没话找话:
    “小强,你师傅有没有跟你说过他以前的事?还有,你现在不是要天天学习吗,明天还有比赛呢,我怎么觉得你把拜访方老比明天的比赛还看重?”
    李小强白他一眼,心里暗暗鄙视:
    “你丫还当什么记者。当记者你丫也就能混混围棋。包装,包装你懂吗?你要是去混娱乐圈,早就被人轰得渣都不剩。”
    李小强现在当然要想办法包装自己。顶着个古棋传人的名头,现在年龄小当然无所谓。什么东西都可以借口说自己年龄小不知道。可是,长大了呢?更可怕的是,万一自己真的在围棋界闯出一点名堂呢?要是别人问你一些中国古棋的问题,你一问三不知怎么办?岂不是影响自己光荣正确的形象。
    对中国古棋李小强当然也算一知半解,要应付张志东这样的小白记者当然没问题。可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所以李小强决定在这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
    可是这样的修养不是那么好加强的。李小强前世就一理工生,用理工生的那套去研究围棋。反正老是得出一些很奇葩的结论,所以要找个高人帮自己纠正纠正。
    李小强一直认为,中国古棋的研究有些太乱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没人重视,没用的东西倒是让人津津乐道。
    张志东见李小强一直没有开口,开口询问:
    “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烂柯。”
    张志东奇怪的看了李小强一眼。搞不清楚李小强怎么会想到这上面去,别的不一定清楚,围棋烂柯的传说张大记者肯定知道。烂柯差不多就是围棋的一个别名。讲的是一小孩,上山砍柴。见两老头在下围棋,等棋下完后,发现自己砍柴用的斧柄居然烂了。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这个故事大致是形容围棋容易让人着迷。除了这个,李小强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意义。
    “张大记者,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编这个烂柯传说的作者什么意思,他就不怕人家小孩的妈妈着急吗?”
    张大记者目瞪口呆,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你,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哈哈哈”
    “他这个故事不就是和我这句话一样没有营养吗?”
    张志东脸色一正,准备教育一下李小强。让他知道烂柯传说的伟大意义,不过仔细想想,意义是有那么一点点。意义和这个故事的流传度实在是不成比例。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我国宋朝的那个遇仙图你知道吧?”
    张志东不知道自己今天是运气好还是李小强改了姓子。反正李小强今天问的两个问题自己正巧都知道。于是眉飞色舞,开始滔滔不绝:
    “这个我当然知道。。。”
    这个故事也流传很广。讲宋朝某国手,一次在某客栈,居然碰到两女人在下围棋盲棋。这位国手大惊,连忙记下棋谱。发现招法精妙,知道自己遇到神仙了。于是精研这张棋谱,居然实力大进。这张棋谱在历史上还很有名,金老爷子的笑傲江湖中。向问天为了救任我行,找一张棋谱贿赂看牢的黑白子。用的就是这张棋谱。
    在李小强看来,这样的故事连八卦都算不上,更像是恶趣味。很简单的推理,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这张棋谱肯定是有人伪造的。伪造的人多半还是这位国手的仇家。大家想想,为什么要说这位国手碰到的是两个女人呢?在这个故事里,这两个女人算是这位国手的师傅吧。所以这个故事多半就是讽刺这位国手:
    “你的功夫是你师娘教的吧?”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故事还是有一点冷幽默的。
    中国古棋留下来的东西,好东西有,神神叨叨的东西也很多。
    好东西是“围棋十诀”“棋经十三篇”之类的东西。围棋本来就是一种战略姓游戏。在围棋中总结出这些东西不奇怪。不过就是这些好东西,常常也故弄玄虚,搞得莫名其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围棋的九品制,按道理来说应该等级森严吧。他是学那个年代的九品中正制搞出来的。现在台湾还在用这一套。每一品都有一个名字,有名字本来没有什么。不过那些名字也太文艺了一点,一般人真的分不清哪一品就高一点。
    正常我们理解,一品“入神”最高,中间什么“具体”“通幽”一直到九品“守拙”。
    李小强在前世还真的就看过一篇论文。论文好像就是一位台湾棋友写的。他在论文里论证,应该是九品守拙最高,一品入神最低。说得还真有道理,分析得还像那么回事。
    比如“入神”,他说入神那就是一个初学者,你以前不懂围棋吧,你现在刚学会了吧,围棋是不是很有魅力,你“入神”了吧。那守拙就更简单,参照李石佛。
    像这样的东西都可以倒过来解读。可见围棋被我们的老祖宗搞得有多玄。
    在这方面,曰本的情况就简单多了。如果说中国古棋像一篇美文或者朦胧诗。那曰本古棋就像是一篇通俗小说。
    通俗是通俗,可是好看啊,过瘾啊。
    他们古代就4大门派,就是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四大门派为一个“棋所”斗来斗去。一部围棋历史就像一个江湖,文化是没有什么文化,耳朵红一下就大呼小叫。还弄出个“耳赤之妙手”。不过里面总有刀光剑影吧,总有合纵连横吧,总有快意恩仇吧。
    叫大家选,选哪个?李小强要不是古棋传人的话,他肯定也选曰本古棋。
    李小强为什么要去拜访一下人家方老。那是因为方老是研究明,清围棋的专家。在那个年代,中国古棋竞技水平到了一个高峰不说。棋坛也有点江湖的样子,比如明代就有三大门派。他们争霸天下也有很多故事。这个好玩,李小强喜欢。
    李小强和张志东来到方老家里。方老很热情,亲自出来迎接。李小强仔细观察了一下方老,年近60,皮肤黝黑,像个干巴巴的老头。不过声音洪亮,显得很有精神。不过第一句话就吓了一跳:
    “小强是赣源人吧,赣源好,以前赣源就出过一个围棋宗师。好好加油,以后你也成为一代宗师,哈哈。”
    李小强看了张志东一眼,心说你没有带错门吧。这个人是方老吗?不是什么伪专家吧。我虽然是半吊子,不过我们家乡有没有围棋宗师我还是知道的。我怎么就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呀。
    李小强这个半吊子不知道,张志东这个小白更不知道。于是两人大眼瞪小眼。
    方老没有一点专家的架子,笑嘻嘻的看着李小强:
    “小张不知道可以理解,你这个古棋传人也不知道?呵呵。”
    本来不知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李小强想到自己居然要和张志东这个小白并列。连忙开动脑筋搜索,突然灵光一闪,试探着问道:
    “您是说,新安派。。。”
    方老哈哈大笑:
    “对对,就是新安派的祖师爷,哈哈。我去过那个地方,那个地方风景真漂亮。”
    李小强松一口气。新安派自己知道,可什么祖师爷自己是真不知道。
    明代中国围棋有三大门派。就是所谓的永嘉派,京师派和新安派。差不多都是以地域划分。永嘉就是现在以温州为中心,京师自然就是现在的京城,新安就是皖省的古徽州。古徽州包括了现在赣源的部分区域。方老去过的那个地方,就是号称“中国最美乡村”的那个地方。以前是古徽州的一部分。
    所以说,什么文化都是有用的。李小强就是用自己的文化蒙对了一次。
    方老显得谈兴很浓,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李小强在边上暗暗佩服,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围棋史根本没有形成什么系统,差不多都是零零碎碎散落在民间。在方老嘴里,就好像一副完整的画卷展现在李小强面前。很多故事李小强根本闻所未闻。
    李小强晚明以后的围棋知识知道得多一点。前期就了解不多,只是偶而能搭上一两句,张大记者干脆就口都开不了。不过也听得津津有味。
    李小强听方老摆龙门阵摆了快10分钟,终于听到一个自己好像还有点印象的名字,忍不住脱口而出:
    “李釜!”
    方老停了下来,惊喜的问:
    “小强也知道李釜?”
    李小强脸一红。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绝对不是自己对李釜有多熟悉。完全就是自己在方老面前太自卑,在方老面前自己就像一个文盲。就好像韦小宝看到“四十二章经”时的样子,发现自己5个字里居然认识3个字,当然忍不住叫了起来。
    不过必须实话实说,李小强对李釜李大魔头的事迹还是知道一点。说来惭愧,自己知道李釜最开始并不是因为他的棋手身份,他的围棋国手身份。李釜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李小强对一位棋手去当锦衣卫非常好奇,于是就留意上了。慢慢收集一些信息,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本家好像非常厉害。有一段时间天下无敌。
    八卦这种东西好吧,哪怕李小强自诩是一位真正的棋迷。他要了解一些围棋知识,还是要从八卦开始。
    方老谈兴不减,慢慢说到过百龄,慢慢说到黄施范,李小强才能接上口。
    当天在方老家,一位真正的专家,一个半吊子,一个小白。谈得那叫兴高采烈,谈得那叫惊天动地。
    当然第2天还有比赛,不可能谈太久,事实上,中国古棋一天也谈不完。
    离开方老家,张志东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兴奋得连第2天的比赛都顾不上:
    “小强,你这个想法是真的吗?你这个构思真巧妙啊。”
    “那是当然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不过做这件事难度太大,可能10年8年都不一定做得成。”
    张志东向他老人家保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