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正文卷第三五一章调查终止

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目录
   |||--陈强并不知道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他,此时的他正忙于新款运动鞋的研发。
    陈强打算研发一款真正的篮球鞋,球鞋的创意及就来自于未来阿迪达斯最为著名的篮球鞋,作为篮球鞋的鼻祖,陈强并不担心这款鞋没有市场。
    阿迪达斯的鞋面是纯皮的,但是不是商务皮鞋的那种硬皮,而是很软的皮,这就需要对于皮质材料进行染色和加工,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技术,十几年前陈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曾经在国内专门定制了几双钉子鞋,当时的钉子跑鞋使用的就是柔软的纯皮鞋面了。
    鞋头部分则由橡胶构成,就是现在很多运动鞋经常见到的所谓“贝壳头”,这可以给予鞋子更大的承载力,只不过在四十年代,运动鞋还没有“贝壳头”的设计。
    为了给予脚踝更多的保护,鞋帮的部位塞进去了一些海绵,这样鞋帮就会变得柔软而且有弹性。
    橡胶鞋头、纯皮的鞋面、还与填充了海绵的鞋帮要缝合在一起,虽然并不困难,这大大的增加了制作工艺的步骤,所以制作一双篮球鞋,远比制造一双耐克一号的帆布鞋要复杂的多,这需要更多的人力。所以陈强已经预料到,一旦正式上市以后,制鞋厂肯定需要更多的工人。
    鞋舌的里面也填充了一块柔软的海绵垫,这样即便是鞋带系的比较紧,也不至于勒住脚面,有了这一层海绵垫,便可以给双脚带来更多的舒适感。
    另外陈强还要求,将鞋底的纹路加深,给球鞋带来更多的抓地力,篮球运动员便可以进行更多急停急起的动作而不用担心被滑倒。穿着这双鞋踩在木地板的球场上跑跑跳跳,更是会发出“吱吱”的摩擦声,就像是后世篮球比赛那样。
    以上这些都不算是技术难点,以当时的技术很容易就能够做出来,而真正有些难度的,是那个鞋跟的内置稳定器。
    阿迪达斯之所以被成为第一款真正的篮球鞋,主要就是因为鞋跟的位置有一个内置的尼龙材料稳定器,这样可以让球鞋包裹住鞋跟,使得球员在落地的时候更加安全,不会轻易的扭伤。
    以未来的眼光看,这是一种落伍的球鞋技术,未来的篮球鞋主要是通过鞋垫来实现安全和减震,而不是一个塑料填充物。自从耐克将气垫技术用于篮球鞋之后,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shox技术、充气技术、tpu支撑、缓震科技、材料等等,这些都让球鞋越来越舒服,减震效果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不过在1969年,阿迪达斯推出这个内置稳定器的时候,却被当成是一种黑科技般的东西,这个设计也直接使得阿迪达斯干掉的匡威,一举成为美国运动鞋的老大。
    如今还只是1945年,陈强如果弄出了球鞋的内置稳定器,那就不不仅仅是黑科技那么简单了,估计会被人们用“科幻产品”这个词来形容。
    小贝克兰的实验室在研发尼龙绳的时候,有过尼龙材料的技术积累,所以内置尼龙稳定器的制作工艺完全不是问题,关键就是这个尼龙稳定器该制成什么样的形状。
    稳定器肯定是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对运动员起到帮助,如果设计不好的话,非但保护不了运动员,还会伤到运动员。而且设计不当的话,让运动员感觉不舒服,还会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发挥。
    对此陈强只能一次次的进行试验,设计出一种形状的稳定器,然后制作几双样品鞋,找运动员亲自来试一试,感受一下效果。陈强也会亲自上阵,穿上样品鞋跑跑跳跳,然后提出改进方面。
    于是乎陈强便在不停的实验和改进球鞋当中,渡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
    联邦调查局的那位年轻处长带着一组人来到了纽约。
    以联邦调查局的权力,想要调查一家国模不大的企业还不是轻而易举,几天的时间,耐克公司的生产、销售情况就被联邦调查局摸的一清二楚。
    “处长,我这边查过了,耐克公司的销售没有问题。”
    “处长,耐克公司的生产也没有问题,我悄悄的去了耐克公司的厂房,没有发现违法的情况。”
    “处长,耐克公司的财务状况很很健康,资金流很清晰,债务都很明确。”
    “处长,我调查过耐克公司的雇员,虽然有几百个人,其中也有很多欧洲来的难民,但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合法的,没有发现可疑人物,我们是不是要挨个进行甄别?”
    “处长,我调查了耐克公司总经理贾里德的情况,他是波兰裔犹太人,早在1935年便来到了美国,这是他的工作履历,并没有问题。我觉得作为一个犹太人,他们在欧洲一直受到迫害,不太可能成为敌人的间谍。”
    “处长,这就是耐克公司的产品,呼啦圈、网球拍、篮球、还有运动鞋,我都已经买过来了,而且我还亲自试过,都是普通的体育用品。”
    一份份报告汇总到了调查处长的面前,结果无非就是四个:一无所获。
    调查处长有些郁闷,目前看来调查没有丝毫的进展,百无聊赖之下,拿起了网球拍,试着挥舞了几下,然后又抓起来运动鞋,放在手里揉了揉,的确挺软的。
    “处长,这双鞋做的很不错,帆布的鞋面穿起来很舒服,橡胶的鞋底也很耐磨,而且价格也不贵,我都忍不住想要买上一双呢!”旁边的手下开口说道。
    听了手下的话,调查处长突然警觉,他猛的抬起头来:“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也想买一双……”
    “不是这句,是上一句!”
    “帆布鞋面很舒服,橡胶鞋底很耐磨……”
    “对,就是这一句!”调查处长仔细的看了看鞋底,确认是橡胶材料,随后开口问道:“这种鞋的销量是多少?”
    手下翻看了手中的资料,找到了相关数字,而后开口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这款鞋已经卖出了四十万双。”
    “四十万双鞋子,这得用多少橡胶原料!橡胶原料可是受管制的战略物资,这个耐克公司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橡胶的!”调查处长仿佛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报告处长,我查过耐克公司的进货途径,全都是合法的。他们生产运动鞋所需要的橡胶,也是通过正规途径购入的。”手下开口答道。
    “正规途径是什么?”调查处长接着问。
    “是物资分配委员会,耐克公司有物资分配委员会给出的正式文件和橡胶原料配额,让他们可以购买到橡胶原料。”
    “但是这个耐克公司应该没有军方背景吧?”调查处长觉得自己找到了突破口,只听他接着说道:“既然没有军方背景,却能够从物资分配委员会那里拿到配额,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说不定能有所发现。”
    ……
    调查处长返回了华盛顿,去物资分配委员会调查耐克公司的橡胶原料来源。
    “耐克公司的批文的确是我们给的,他们购买橡胶原料也是合法的。我可以给你看相关的文件,不过你得多等一会,文件有些多,找起来很麻烦。”物资分配委员会的官员开口答道。
    “那能不能帮我查一下,耐克公司是怎么拿到橡胶配额的,据我所知,橡胶原料这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一般企业可是拿不到配额的,想要获得橡胶原料,得有军方的许可才行,你们那里应该有记录吧?”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好的,你先等一会吧,我去一趟档案室,帮你找资料。”对方开口说道。
    等了许久,这位物资分配委员会的官员面色古怪的回来了,手中还拿着一个文件袋。
    “你要的资料全在里面。”官员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里面的东西,我还没有打开看过,你需要什么,自己找吧!”
    “多谢。”调查处长结果了文件夹,然而那个官员把文件夹交给调查处长以后,慌忙的一溜烟跑了。
    “怎么跑的这么快,跟见了鬼似得。”调查处长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打开了文件袋,拿出了里面的文件,迅速的查阅起来。
    很快的,调查处长便找到了那份耐克公司橡胶原料的批文,他望向了批文最后的签名,表情猛地一愣。
    这签名正是哈里-s-杜鲁门!
    “竟然是总统先生!”调查处长心中一惊,此时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那名官员会特别说一句没有打开文件袋,而且将文件袋交给自己后,见鬼般的迅速跑开。
    很显然,那名官员是打开了文件袋,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也知道耐克公司的批文就是杜鲁门总统批复的。这名官员又不是傻子,涉及到总统的事情,那肯定要赶紧撇清关系,免得受到牵连,要不然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刻,调查处长脸色也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这个案子,刚开始调查的时候,差点查到了顶头上司胡佛局长的头上,谁知道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这案子已经查到了总统的头上,这可比查到胡佛局长要严重多!
    “我招谁惹谁了,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情啊!”调查处长此时无比后悔碰了陈强的案子。
    当初陈强想要生产运动鞋,但是却找不到橡胶原料,于是便去拜托了杜鲁门,而那时候杜鲁门还只是参议员。后来杜鲁门当上了副总统之后,恰好负责管理物资分配委员会,就给了陈强一批橡胶原料的配额。
    ……
    华盛顿,联邦调查局,调查处长又一次来到了胡佛局长面前。
    “局长,调查陈强是不是日本间谍的案子,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是陈强有问题,还是我们调查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胡佛局长开口问。
    “陈强的体育用品公司生产了一款运动鞋,卖出了几十万双,生产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橡胶原料,而橡胶又是受管制物资,所以我就顺着这条线查了下去,最终查到了物资分配委员会,然后看到橡胶配额,是由总统先生亲自批复的。”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罗斯福总统很早就认识那个陈强了,这点我也知道。可惜啊,罗斯福总统已经去世,这条线索也无法继续查下去了。”胡佛局长点了点头。
    胡佛局长想到陈强认识罗斯福,下意识的把调查处长口中的“总统先生”当成了罗斯福总统。
    “不是已故的罗斯福总统,而是现在的杜鲁门总统。”调查处长开口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