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正文卷第一六二章刮目相看(求月票)

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目录
   吴蕴瑞、袁敦礼等几位教授耍完大牌,又回到了教材编辑办公室。
    然后他们发现,一份新的体育教材大纲出现在他们面前,教育部指示,让他们按照这份新大纲来编辑体育教材。
    “我们的体育教材大纲不是被否决了么?”
    “这不是我们那份,这是一份新的教材大纲!”
    “新大纲,这是从哪里来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怎么就有了新的大纲了,是谁写的?”
    “教育部是不是又找了别人?”
    “该不会是那个鼓吹体育军事化的程登科吧?要是他写的大纲,我就不干了!”袁教授直接说道。
    吴蕴瑞打开了这份新大纲,匆匆看了几行,表情却凝重起来,此时的他显然已经被这份新的体育教材大纲所吸引。
    吴蕴瑞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远不如陈强,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他毕竟是中央大学的体育教授,一份体育教材大纲的水平高低,一眼便能够看出来。
    吴蕴瑞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仿佛是很赞同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吴蕴瑞的这副表现,也落入到了袁敦礼教授的眼中,于是他也打开了这份教材大纲,开口说看了起来。
    “这是谁写的!”良久后,袁敦礼抬起头来,用一种惊异的眼神向着周围几人望去。
    “老袁,别看我,我可写不出来这东西!”一位教授开口说。
    “这份大纲,写得好啊,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写这份大纲的跟咱们一样,是内行人。”另一人开口说道。
    “会不会真的是程登科写的?”袁敦礼望向了吴蕴瑞。
    吴蕴瑞摇了摇头:“这绝对不是程登科写的,如果是程登科写的,怕早就成了军训的大纲了!”
    “那会是谁呢?这份教材大纲的质量很高,难不成教育部找了洋人写的?”有人皱着眉头问。
    这次是袁敦礼否定道:“肯定不是洋人写的,你没看到里面有涉及到国术的内容么,洋人怎么怎么懂咱们中国的国术。而且这份教材大纲,仔细看的话很适合咱们中国的现状,应该是中国人写的。”
    “写这个的是个体育方面的内行人,这样的内行人,国内应该没有几个吧?河北的王教授?北平的宋教授?上海的舒教授?”
    众人开始猜测这是谁写的,陈强则待在一旁,一脸微笑的默默不语。
    “小陈,你也来猜猜,这份大纲是谁写的!”袁敦礼开口问道。
    “这当然是我写的。”陈强开口说道。
    “哈哈哈,小陈也学会跟我们开玩笑了。”袁敦礼笑着说道。
    其他几位教授也是呵呵一笑,大家全当做是陈强在开玩笑,然后又开始讨论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只听吴蕴瑞开口说道:“先不说这份体育教材大纲是谁写的,单说这份教材大纲的质量,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这份大纲所提供的思路,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袁敦礼也点了点头:“虽然和我所期望的不一样,不过我也不反对按照这份大纲编写体育教材。”
    吴蕴瑞倡导的是实用体育,而陈强所编写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实用性方面是没得说的。像是越野跑等体育训练项目,在苏联体育中早就被验证过了。因此吴蕴瑞是很看好这份体育教材大纲的。
    而对于袁敦礼来说,他希望用教育来推行体育,对于体育军事化,他是极为不赞成的。陈强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虽然是以准军事体育项目为基础的,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军事项目训练,而且这份大纲的可操作性更强,这也有利于体育教育的推广,所以袁敦礼也不反对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几位教授正说着,有人推门进来,来人正是张道藩。
    “几位教授都在啊!”张道藩一脸的笑容,他冲着众人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新的体育教材大纲,诸位应该都看过了吧?觉得怎么样?陈强写的还不错吧?”
    “看过了,等一下,你刚才说谁写的?”袁敦礼恍然长大了眼睛,仿佛是在怀疑自己的听觉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是陈强写的啊!”张道藩开口说。
    几位教授全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目光,盯着张道藩。
    “看我干什么?这是陈强写的啊,你们应该看陈强啊!”张道藩指了指陈强。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转头望向陈强。
    “小陈,这大纲真的是你写的?”吴蕴瑞开口问道。
    陈强点了点头,一脸谦虚的说道:“是我写的。这些天我跟在诸位身旁,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于是就写了下来。”
    “那你怎么不早说!害的我们在这里瞎猜了半天。”袁敦礼埋怨道。
    “我说了啊,可你们不信我。”陈强露出一副无辜的标枪。
    袁敦礼这才想起来,陈强刚刚是说过,这份大纲是他写的,可在场的人都把这当成是笑话来听,并没有人相信。
    “能写出这样的体育教材大纲,厉害!”吴蕴瑞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你这世界第一运动员,可不是白叫的!”
    “是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国有你这样的人才,何愁体育不兴!”袁敦礼也忍不住赞叹道。
    这一刻,几位教授都对陈强刮目相看。
    ……
    年的最后两个月,陈强都是在教科书编辑办公室里度过的。
    有个委任官的官职在身,陈强倒也是过的挺滋润。工作轻松,薪水不好,而且到了冬天还发了一笔额外的取暖津贴。
    这个教科书编辑办公室虽然是清水衙门,没有什么搜刮民脂民膏的机会,但好在是中央直属的机构,工资不会拖欠,该发的钱也一份不会少。
    进入到1934年,眼看着还有一个月便到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此时老百姓们已经开始为年关做准备,然而日本人却又在这个时候搞起事情来。
    月19日,伪“满洲国”在日本人的导演下,在吉林长春恢复了帝制,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又推上了“龙椅”,“满洲国”也改名为“大满洲帝国”。日本人分裂中国的意图,再次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消息一出,国内自然是群情激奋。
    如果按照南京方面以往的尿性,这时候必然是一边谴责,一边向“国联”求助,让洋人主持公道。
    然而这个时候日本已经退出了“国联”,“国联”的约束对于日本已经没有了半点效果,于是乎南京方面除了放放嘴炮、说说狠话之外,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报复行动。
    与对外的软弱无能不同的是,在内战方面,南京大佬却是强硬的很,七个精锐师进军福建,攻占厦门,淞沪抗战中英勇抗敌的十九路军,从此被取消了番号。
    ……
    日本,大岛中将亲自来到了日本体育协会。会长岸清一等人,自然是领着全体骨干出门迎接。
    “欢迎大岛中将莅临,我已经为您准备了茶水,请您进屋休息。”岸清一冲着大岛中将微微一鞠躬。
    “岸清会长不必多礼。”大岛中将说着,和岸清一一起走进的房内。
    两人分宾主落座,又相互寒暄了几句后,岸清一才开口问道:“大岛中将,不知您此次前来,究竟有何贵干?”
    “岸清会长,你先看看这个。”大岛中将将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岸清一。
    岸清一打开文件夹,看了看标题,微微一惊:“这是满铁调查部的报告?”
    “这不仅仅是一份调查报告,后面还有我国政策咨询机构所提出来的建议。”大岛中将开口说。
    “好的,我马上仔细研读。”岸清一开始仔细的阅读起了这份报告。
    这份报告上关于日本政策咨询机构的建议,吸引了岸清一的注意力,上面是这样写的:“满洲之母国中国,如果承认分离团体满洲国,就等于放弃了各国承认满洲国时的抗议权,也就等于承认了,建立满洲国与《九国公约》第一条并不抵触,在满洲国的承认问题上,建议帝国应采取一下政策:
    第一,努力使和满洲国有紧密利害关系的国家(如苏联)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存在;
    第二,努力造成中国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国独立存在的事态;
    第三,努力促成满洲国加盟国联等国际组织。
    (注:《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使用个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第一条: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基于此条约,英美等八国是不能承认伪“满洲国”独立的。)
    岸清一看完了这份调查报告,便已经预感到,大岛中将来找自己的目的,大概就是与这三条建议有关。
    只听岸清一开口说道:“大岛中将,我已经看完了这份调查报告,不知道有什么是我们体育协会可以效劳的?”
    “岸清会长,下一届的远东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吧?”大岛中将开口问道。
    岸清一瞬间明白过来,他开口说道:“大岛中将,您的意思是让满洲帝国参加下一届的远东运动会?”
    “不错。”大岛中将点了点头。
    “这恐怕有些困难,昭和七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想要策划满洲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但是失败了。国际奥委会不允许满洲参赛。”岸清一开口说道。
    “所以这一次远东运动会我们要再努力的尝试一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权,是由国际奥委会所决定的,我们日本在这方面没有话语权。但是远东运动会却不同,远东运动会是由日本、中国和菲律宾共同创建的,在远东运动会上,我们有足够多的话语权!”
    大岛中将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因为满洲的事情,帝国退出了‘国联’,我们的外交也会面临着更大考验,接下来我们外交努力的方向,就是迫使中国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帝国!参加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就是其中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参加由中国作为发起国之一的远东运动会,是实现中国政府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帝国的极好途径!”
    “我明白了,让满洲帝国参加远东运动会,既可以造成中国在事实上承认满洲国的事态,又可以促成满洲国参加国际组织,可谓是一举两得。”岸清一开口说道。
    大岛中将点了点头:“促成满洲帝国参加运动运动会这件事情,我们军方不好出手,所以要拜托岸清会长了。”
    岸清一想了十几秒的时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