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正文卷第一五九章莫名其妙当官了[2]

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目录
   此签名售书,自然是格外的应景,于是乎光明书局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很多人买书,或许只是为了近距离的看看陈强究竟是长的什么样子。
    卖书虽然耗费了陈强一些精力,但也没有耽误比赛,国内的运动员,水平远不如陈强,陈强夺冠是毫无悬念的。
    而陈强每获得一个冠军,也会给陈强带来一波的热度,使得他的自传销量大增。
    转眼的功夫,这一届全国运动会也接近了尾声。
    ……
    郝更生又一次找到了陈强,而且这一次,郝更生还专门把陈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郝更生现在的职务是教育部体育委员会体育督学,主管全国的体育行政。
    只见郝更生一脸笑容的给陈强倒了一杯茶。
    “郝督学,这全国运动会都快结束了,你现在应该正是很忙的时候,怎么还有空请我来做客?”陈强开口问道。
    陈强跟郝更生也是比较熟悉了,所以说话也比较随意。
    “有好消息。你猜猜是什么?”郝更生先卖了个关子。
    “要给我发钱?”陈强开口问道。
    “差不多吧。”郝更生从桌子上拿了好几张纸,先将第一张递给了陈强,接着说道:“这是教育部送来的推荐信,就等着体育协进会盖章了。”
    陈强接过推荐信一看,这是教育部推荐自己加入中华体育协进会,担任委员的一封推荐信。
    “教育部要推荐我去中华体育协进会担任委员?”陈强有些吃惊的问道。
    “是啊,教育部的推荐信,协进会肯定会盖章的。”郝更生开口说。
    “不用交会费吧?”陈强下意识的问。
    “不用。”郝更生无奈的笑了笑,又将另一张纸递给了陈强,接着说道:“这是一封委任状,教育部已经批下来了。”
    陈强接过第二张纸,低头一看,这次是教育部委任陈强为体育委员会委员一职。
    体育委员会为教育部麾下的机构之一,郝更生这个体育督学,就相当于是体育委员会的头头。
    “就这么一张纸,我又多了个体育委员会委员的身份?”陈强开口问道。
    “可别小看这一张纸,你这个体育委员会委员,虽然没有什么权利,但也是属于教育部的职员,占了公务人员的编制,南京要发给你薪水的。”郝更生开口说道。
    “有钱领,那是好事情啊!”陈强听到有薪水,顿时眼冒精光。
    随后陈强接着问道:“那我以后要不要在你这里上班啊?”
    “暂时不用吧,不过你想来也成啊,我这里正好缺打杂的,你跑的快,送个信什么的正好不会耽误工夫。”郝更生调侃了一番,然后将另一张纸递给了陈强。
    “这又是什么?”陈强接过一看,发现这次又是一张委任状。
    “教育部普通教育司教材编纂办公室?”陈强开口问道。
    “就是专门编纂教材的地方。”郝更生解释道:“教育部决定编纂一套体育教材,所以把你的名字加进了教材编纂办公室,这和刚才那两个委员不同,那两个都是虚职,这算是个实职吧。”
    “也有工资拿么?”陈强开口问。
    “体育委员会委员和教材编纂办公室,工资只按照一份算,不过你若是真的在教材编纂办公室里工作的话,还会有额外的津贴。”郝更生想了想,接着说道:“你这可是委任官,津贴肯定要比普通公务员高不少的。”
    按照南京政府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条例》,民国时期的官员,有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简任官必须是在政府工作十年,而且有特别勋劳的公职人员才能被授予;荐任官是工作七年以上,而且有勋劳的公职人员才能被授予;而委任官则是工作五年以上,表现优异者才能被授予。
    这也算是一种公务员的升迁机制,也就是说公务员工作五年之后,只要表现还不错的,都能混个委任官当当。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人才,是无需参照这些个升官机制的。比如国外大学的海归学子,可以直接被任命为简任官,而国内大学的毕业生,也能直接被任命荐任官。
    相当于是留学生当公务员自带十年工龄,国内大学生当公务员则自带七年工龄,这听起来是挺吸引人的。不过那个时代大学生稀缺,海归更都是达官贵人家的子弟,区区一个简任官,压根不会被这些海归放在眼中。
    陈强还没有大学毕业,所以教育部只给了他一个委任官。
    陈强捧着手中的委任状,不由自主的轻声叹道:“这莫名其妙的,就当上官了!”
    写到凌晨,更新时间终于调整回来了,各位有月票和推荐票的,顺手给我一张吧,谢谢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