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第380章营将

三国领主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qu
    等待晚膳过程中,乡民们纷纷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十多名乡民围在一名中年汉子身边,神情各异,有的兴奋,有的落寞。
    “下午还在幽州,现在我们已经在冀州了。”
    “是啊。”
    “我们要去的飞鱼领,有人听说过吗?”
    一位少年兴致勃勃道:“我知道!路上有一位军中大哥告诉我,说飞鱼领在大海边,渔船会从海路送我们回去……”
    几个大人苦笑,这孩子压根没听明白,大家关心的,其实是领地实力。
    “确实没什么名气,但实力肯定不差。”中年汉子道。
    大家顿时来了兴致,纷纷道:“韩大哥也是这么认为吗?说来听听!”
    被称为韩大哥的中年汉子,是该镇民兵头领,在乡民中素有威望。
    “飞鱼领军队实力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吧?”
    “看到了。”
    “好厉害!”
    众人纷纷点头,这支名为“磐石营”的部队,面对狼群展现出来的战斗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镇子被狼群骚扰不是一天两天,镇内民兵借助栅栏都守得那么辛苦,磐石营野外作战却占据着明显优势,两者实力差距之大,已经非常明显了。
    五百多磐石营敢深入灾区,本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年汉子压低声音,沉声道:“你们可知道,那位蓝衣武将会军团技?”
    “军团技?”
    “对,军团技,就是一下子轰杀数十只狼的技能!”
    “我年轻时在边军服役,大家都知道边军经常和异族作战,是朝廷精锐部队。边军将领中有不少厉害人物,只有特别强的武将才能施放军团技,我在边地当兵那几年,那样的人物只见过一位,就是我们的营将。”
    “营将?”
    “正是!我当兵那会,边军那些营将里面,能用军团技的没几个,而且个个都是军中大佬!”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汉朝实行营兵制,比较著名的是南军和北军,南军守皇宫向来不轻出,北军西汉时有八营,东汉精简为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常用于平定地方叛乱,黄巾起义时北军五营就曾出动,是镇压黄巾起义主力。
    边境地区为防范异族,也有营兵驻扎,东汉常将驰刑徒(解除枷锁的刑徒)发往边郡,这些驰刑徒服的就是兵役。除中央禁军和边军之外,汉朝还有在内郡设置营兵的惯例,作为重要的军事支持力量,比较著名的有黎阳营、虎牙营、雍营。
    营兵是东汉时期设置的国家常备军,营将就是统率营兵的将领。
    营将是统称,具体到个人,正式军职可能是某某将、校尉、都尉之类。
    从汉朝军制不难看出,营将已经是汉军的高级将领。
    很多营将都用不了军团技,蓝衣小将却用得很溜,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乱世之中,身如飘萍,普通百姓最盼望的,莫过于一份安宁。但安宁的生活需要实力守护,有一只强大军队庇护着,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中年汉子继续道:“不仅那位蓝衣小将厉害,磐石营也不弱……”
    这时两名逐鹿军士兵走过来,告诉中年汉子,曲晨请他过去一趟。
    “将军。”
    中年汉子被带到曲晨跟前,行了一个军礼。
    他在边军服过役,边军素重强者,中年汉子既知道曲晨实力深不可测,这个军礼行得甚是庄重认真,丝毫没有因曲晨太过年青而虚应故事。
    曲晨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郑重回礼。
    曲晨告诉中年汉子,磐石营今晚休整一夜,明天会再次渡河进入灾区,争取接出更多灾民。但他们初来乍到,对附近地形不熟悉,现在到处都有狼群,也不便派出尖兵提前侦察,故而希望能从镇内百姓中找几名向导,带部队直接去周边据点,也好让磐石营少走一些冤枉路。
    末了,曲晨强调道:“我们会保证向导安全。”
    中年汉子爽快地答应下来,并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当向导。
    用完晚膳,乡民们纷纷登上渔船,渔船顺流而下,进入渤海后转向南,连夜返回飞鱼领。磐石营将士则抓紧时间休息,为明天的行动养精蓄锐。
    将士们睡下后,曲晨营帐里仍是灯火通明。
    有向导帮助,逐鹿军再不用象第一天那样,没头苍蝇似的乱跑,能不能找到据点全凭运气。曲晨让向导们在白布上画出大致地形图和据点位置,将有待搜索的地域简单分区,并提前规划好次日要走的路线。
    一夜无话。
    为了多一些搜索时间,黎明时期,留守的磐石营早早埋锅造饭。
    用完早膳后,部队在自家渔船的帮助下,迅速渡过清河。
    新一轮的搜索开始。
    有向导带路,逐鹿军搜索效率明显提高。
    到正午时分,部队先后抵达四个系统村庄和两个系统乡镇,收获寥寥。
    几个村庄均空无一人,乡民们早就离开。
    两个乡镇倒是有不少人,但这两个是二级乡镇,有木制围墙围住据点,镇内驻守的民兵数量也较多。系统乡镇不象领主乡镇那样,需要同时兼顾数量不等的附属领地,系统乡镇只需守住一个据点,防御力量相对集中。虽然饱受狼群袭扰之苦,但守住据点却没有太大问题。
    镇内乡民危机感不强,逐鹿军的邀请未能获得热情回应。
    正所谓故土难离,家乡还呆得下去,很多人不愿意挪窝。
    此外,乡民们对走出据点普遍心存恐惧,对普通人来说,狼群实在太可怕了,留在据点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逐鹿军仅500余人,乡民们不清楚逐鹿军战斗力,几百人的部队在灾区乱跑,看起来非常冒险。
    并非所有乡民都安于现状,也有人希望赶紧离开。
    狼群不是唯一的威胁,鲜卑人大举南下更让人担心。
    栅栏和民兵挡得住狼群,但没有人指望他们挡住鲜卑人。与草原民族在汉人地区烧杀掳掠相比,狼群的威胁最多算是小麻烦。明知到处都有狼,但还是有很多灾区民众冒险逃往内郡,就是担心鲜卑骑兵突然杀到。
    两个乡镇据点各有数十人接受邀请,决定跟随磐石营离开。
    虽然不太满意,但曲晨也无可奈何,只得率部继续赶往其它据点。
    又跑了几个乡镇,队伍里的乡民增至200余人。
    日影西斜,天色不早,曲晨收兵还营。
    今天有向导帮助,但收获比首日少了许多,让曲晨意识到,进入灾区接引难民没有先前预计的那么容易。现在想来,昨天满载而归有一些运气成份,但运气不会每天都那么好。
    收获不怎么样,却首次有战士阵亡。
    整天的行动中,逐鹿军先后三次遭遇狼群,其中有一次被狼群伏击,磐石营来不及列阵,三名士兵战死,二十多人受伤。这次伏击给磐石营提了个醒,让大家明白,战场是多么地残酷。
    伤亡无法阻挡逐鹿军完成任务的决心,行动继续。
    第三日,接到300多人。
    第四日,接到200多人。
    这样的效率无法让曲晨满意,他决定改变策略。
    (上月原放言还清欠下的22更,结果仅还了1更,节操碎了一地。
    没状态,憋不出来,头发也掉了n根……
    奇怪居然没有被谴责,各位的大度让猫汗颜。
    21+3章月票更,24章了,我慢慢还。)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