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主时代》第34章人才补偿办法

三国领主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qu 而且,加薪是个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技能人才加薪倒很简单,但其他村民呢?加吧,师出无名;不加,影响薪资平衡,搞不好还会影响内部团结!”
    “在下明白,可我们需要提升逐鹿领对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鱼不智脑中灵光一闪,薪资平衡是现代管理中的课题,现代某些处理该课题的方式,应该可以借鉴。鱼不智很快道:“薪资现在不能加,但我们可以对定居逐鹿领的技能人才额外补偿,名目嘛,可以叫‘技能人才安家费’。元直,你以为如何?”
    徐庶眼前一亮:“大妙。如此一来,既不影响薪资平衡,又能彰显我逐鹿领对技能人才的重视!但安家费需慎重制订,最好能根据不同技能等级,制订相应的补偿标准。”
    “正是,元直一下子就点到关键所在!”鱼不智赞道。
    徐庶没有因某村长的赞赏而飘飘然,皱眉道:“如果给新来技术人才安家费,那么前两天定居的技能人才,似乎也应享受同等待遇,否则很可能导致心生不满,离开逐鹿领另择他处,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行,都给。”某村长显然没考虑到这一荏。
    徐庶又道:“只给难民安家费,似乎对我们原来的村民不太公平啊……”
    “有道理,都给……”鱼不智苦笑,这坑挖得有点大,快把自己埋了。
    “那就不能叫安家费了,我认为改成‘人才补偿金’比较好。”
    “好。元直看着办。”某村长对此无所谓,他现在对徐庶举一反三的能力很是欣赏,跟聪明的npc打交道就是愉快,只需提个大致方向,人家就能把一应细节都想到,做得妥妥当当,比玩家称职多了。
    “但是……”
    徐庶瞥了鱼不智一眼,意味深长道:“这需要不少资金……而且,需长期执行。此例一开,将来加入逐鹿领的技能人才都希望享有同等待遇,最终的花销可能会非常庞大。实际上,由于难以确定补偿金能吸引多少技能人才定居,单是眼前需要的开销,我们是否有能力负担都是未知数。
    大人,现在您还支持推行该计划吗?”
    “当然支持,为什么不呢!”鱼不智断然答道,他深知人才对领地发展的重要性,现在是逐鹿领的机遇期,一旦错过,很难遇到第二次机会。
    徐庶目露异色,某村长对人才引进的决心让他吃惊:“可资金问题……”
    鱼不智沉声道;“元直只管做计划,但要注意补偿金的标准,不能让领地背上沉重负担,又要有足够吸引力,两者间需要找到平衡,具体尺度元直需好好把握。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是!”
    经过几番探讨,“逐鹿领技能人才补偿办法”火热出炉。
    正文:为体现逐鹿领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凡定居逐鹿领的技能人才,将按技能等级发放一次性补偿金,发放标准如下:
    初级人才,补助100金;
    中级人才,补助300金;
    高级人才,补助1000金;
    大师级人才,补助5000金;
    宗师级人才,补助金!
    以上补偿办法长期有效,全部补偿金将在6个月内发放完毕。
    逐鹿领欢迎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前来定居。
    这份公告,充分表达了逐鹿领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制订的补偿标准对npc极具吸引力。补偿计划出台,领地将额外付出不少代价,但从长远看,这样的代价完全值得付出,技能人才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日积月累,终将为领地带来丰厚的回报。
    当然,以逐鹿领目前的经济状况,立刻兑现承诺的难度很大。
    但徐庶就是徐庶,“全部补偿金将在6个月内发放完毕”,为领地筹措资金预留下足够的时间。
    “逐鹿领技能人才补偿办法”,很快被传达到抢夺难民的“前线”。
    林允看完这份补偿办法,陷入了沉默。
    他做了几十年掾吏,深知这份补偿办法意味着什么。
    好处很多,负担也很沉重。
    在老林允看来,此时提出这样的办法,已超出领地实际承受力,因此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林允在犹豫,要不要即刻赶回领地,劝领主收回成命?
    他也能从这份办法里,读出领主想表达的主要意图:尊重人才!
    夕阳的余晖照在老林允身上,将他花白的头发染成金红。
    沉默的老人唇角渐渐浮起一抹笑容。
    “我只是个退休掾吏,逐鹿领将来怎么样,是年青人的事,何必担心许多?领主大人不是轻浮的人,他既已作出决定,我这个老头子照做便是。”
    “逐鹿领技能人才补偿办法”如一颗重磅炸弹,吹皱一池春水。
    隐藏在难民队伍中的技能人才,纷纷投向逐鹿领的怀抱。
    “前线”聚集了垫江县所有玩家领地的代表,甚至离灾区更远县域的领地也在陆续赶来。在此之前,大家各显神通争取难民,能不能招揽基本各凭运气,招到了可喜,招不到也不会太纠结。
    逐鹿领的新动作,相当于断了其它领地财路。
    不经意间,逐鹿领开始进入玩家视线。
    (新书需要支持,求收藏、点击和推荐)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