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三合一)[2]

祖宗在上最新章节目录
   万永道,“你若进日想过,就在这里把我打翻在地!”
    赵正轲盯着他,到最后还是没动手。
    裘万永没有他强,如果动手的话,他起码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击败裘万永,且不会伤及他的性命。
    但这事儿就有点太大了,赵氏动手打翻宗门的启明修士,这是什么概念?
    赵正轲心里大恨不已,这个裘万永!
    但又能如何?裘万永的态度实在太坚决了,
    “今日之事,我记下了!我会禀报宗门,你等着挨惩罚吧!”
    赵正轲左右不敢动手,只能撂下一句狠话,然后带人撤去。
    裘万永松了一口大气。
    他心里又何尝不慌呢?
    裘万永是青峰门在安陵郡的负责人,平素也不大管太多的事情。一般的事物,下面人自然会处理,青峰门在整个飞云州说一不二,也没什么人会想不开,挑衅宗门的威信。
    但是今天这事儿,闹大了,他也不得不出面了。
    飞云州总计启明修士近三十人,一年前的北疆之战中,虽说多了个陆朝熙,但也有五人阵亡,一下全州的启明修士死伤了六分之一。
    启明修士是全州修行界的中坚力量,青峰门是不愿意有人再死的哪怕不是宗门的启明。
    在青峰门看来,飞云州内所有家族,都是自己的附庸、都是自己力量的一部分。像是赵家、陆家,真要宗门有事,也都可以将他们招来。
    他们互干起来,不管谁赢谁输,对于青峰门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这等于是内战。
    万一要再死个启明修士,那就更是血亏。
    裘万永作为宗门在安陵郡主事的人,他自然有责任阻止双方开战。
    但要是别的两个家族也就罢了,他裘万永是启明四层的修士,代表的还是青峰门,哪个家族敢不听话?
    但偏偏是赵家……
    赵正轲自己就是启明六层,比裘万永还要更强。而且,赵家在宗门内的势力也大。
    一向以来,赵家对裘万永还算客气,但也不会像其他家族那样,说什么就是什么。
    今天,他这也算是豁出去了。
    不然,真要让赵正轲带着赵家修士倾巢而出,跑去平遥跟陆家打一场生死大战,那他在宗门上面,怕是要吃一记狠狠的挂落。
    现在,甭管怎么说,他是把赵正轲给拦住了,已经竭尽所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剩下的事情,就看宗门怎么处理,他能管的已经不多了。
    “陆家……赵家……哼,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裘万永心里抱怨着。
    回到郡府,他招来一柄小剑,写上信,一挥手,将其撒出,急飞向南。
    这是专门用来传信的飞剑,一日可跨十万里,通过这种方式,才好跟宗门尽快的联系上。
    ……
    青峰门,禾凉山。
    张诗曼带着回到宗门还没两天陆文恩,在等待着什么。
    二人皆端坐在蒲团上,直至天边一声短促的尖啸传来,他们二人才有所动容。
    片刻之后,眼前静室的门打开,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穿着藏青色华丽宫服长袍的女人走了出来。
    “师父,可是有信传来?”
    “是,裘师兄在安陵城外拦住了赵正轲。”
    “如此便好。”
    陆文恩也在一旁深深的叩首:“多谢师祖!”
    “不必客气。”那女人望着陆文恩,说道:“只是你家的陆茗朝,行事过于酷烈,又是她先动的手,后续宗门也会对此有所决断。这种事情,我也不便插手,到时候就且看吧。”
    茗朝是文恩曾祖那一辈的,他没法说什么,只能再次叩首。
    “我先走了。”那宫服女人手一抬,一片祥云就自她的脚下升起,托着她的身体,向远处飘飞而去。
    待到她走远之后,陆文恩又再一次向张诗曼叩首:“此番也要多谢师父助力。”
    张诗曼摇摇头,说道:“我没做太多的事情,只是将此事上报了而已。此事牵扯到了海老祖和赵老祖之间,别说我了,就算我师父,也无太多发言权。”
    陆文恩默然。
    刚才那宫服女人,名为李燕菱,散修出身,但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发现是单灵根,被海三德收入到了宗门之中,并由海三德亲自教导。如今一百八十岁,却早已是启明九层的修士了。
    她也正是张诗曼的师父,也就是陆文恩的师祖。
    陆文恩听说,在十年前,李燕菱就曾尝试过结金丹,但却失败了,伤到了一些元气,今年才疗好伤出关。
    但哪怕经历过失败,但她仍然是一位金丹有望的人物。李燕菱还算年轻,她至少还有百年时光,大可以再冲击一到两次。
    平遥血夜时,文恩还在玉烟山上,做出发前的准备。消息传回来后,陆家当机立断,送文恩先回了宗门。
    去安陵城乘坐飞舟的路上,是刚刚筑基的明凌叔亲自送他来的。乔装打扮一番,他方才进了安陵郡城,然后乘坐最快的飞舟,赶到了宗门。
    此时,宗门其实早已得到了平遥的消息。
    但文恩觉得,还是有可以努力一下的地方。
    于是,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师父张诗曼,请求帮忙。
    耐不住弟子的请求,张诗曼写了一封信,给了她自己的师父李燕菱。
    她其实根本没抱什么希望,她自己本来也不打算在趟这滩浑水。
    可谁知道,她师父竟然亲自来到了禾凉山,跟她说了这件事情,并且当面传了一支飞剑,说是给到了安陵郡的裘万永,说明此事,以及宗门的态度。
    现在,宗门还没有做出对这件事情的决议,但有一个前提是存在的:两家、尤其是陆朝熙和赵正轲两个人,不能打起来,至少暂时不能。
    也正是宗门的这个态度,还有李燕菱的这支飞剑,让裘万永在安陵城的大门外,不惜亲自下场,也要把赵家的队伍给拦住。
    这事,张诗曼一开始是很惊讶的。但在门外候着消息的这许久的时间里,她慢慢想清楚了其中的门道。
    看着乖巧不言语的弟子,张诗曼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稍微再继续透露一些:
    “文恩,你要明白,就算是在宗门内,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条心的。”
    “我青峰门,从外门弟子到内门、到真传,上到金丹下至普通的练气,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
    “有人是散修出身,有人是世族出身;有人全靠师传和个人努力,有人有家族在后支撑;同样是家族出身的修士,有人如你们陆赵两家一样是仇敌,也有家族间世代通好……”
    “就看赵老祖一脉,赵家诸多宗门修士,还有许多各个与赵家通好的家族,都会拜入这一脉中。只是,赵氏一脉随着赵老祖年岁愈大,寿元将尽,颓势逐渐显露。海老祖出身自北海郡饶昌县,海氏在北海也是传承数百年的望族,如今势头愈来愈大。”
    “你我师徒,虽然平日与宗门各事物纠缠不多,但须知,我们也是海老祖一脉的修士。”
    “还有一脉,是掌门空同道人传承下来的一脉,以散修、师徒传承为主,修真家族较少。”
    “赵老祖一脉与海老祖一脉,也不说有多对立,只是由于各自代表的修真家族不同,多少有些竞争的意思。”
    “此番,怕又是这些事情……唉,为师平日最烦这些了,搬到这禾凉山上,结果也避之不过!”
    这些事情,陆文恩在门内也有十好几年了,多少也听闻过一些,但肯定不如张诗曼此番点破说得详尽。
    听闻这些,他也只能对张诗曼说道:“徒儿不孝,让师父为难了。”
    “算了算了。”张诗曼还是难以掩盖脸上的烦躁之情,“我是海老祖一脉的传人,这番逃掉了下次也逃不掉,就且先这样吧。后续平遥之事会如何发展,可就真不好说了。”
    这章六千字,常规四千字更新都在里面了,多出来两千算补一更,还欠23章。
    七点肯定没了,晚上看能不能再写出一章来加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