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十八章20日比赛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燕京奥运会战况甚酣,华夏田径再创佳绩……》
    《100米三人进决赛,200米两人,400米三人,华夏田径的崛起之路……》
    《从华夏短跑看华夏田径,从华夏田径看华夏体育……》
    《19日发布会现场,世界冠军杨祖耀谈华夏短跑……》
    《刘祥因伤临场退赛,华夏田径跨栏项目折戟沉沙,沉沦从此开始?》
    《林幕:能跑则跑,伤了退赛,难道不正常?》
    《运动员需要宽容和关爱——田径队副领队林幕公开为刘祥站台!》
    《刘祥退赛事件舆论发酵,您如何看待运动员的责任和使命?》
    “……”
    年8月19日,田径短跨项目的一场复赛,200米和400米两场半决赛结束。
    在获得了诸多成绩的同时,因为刘祥的临场退赛事件又引发了一次舆论高潮。
    同时,林幕的发布会现场信息,也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体渠道扩散开来,迅速占据舆论主阵地。
    关于短跑项目的解读,关于刘祥问题的解析,以及关于运动员和运动本身的一些解读。
    以林幕的发言为蓝本,各类新旧媒体不断分析、评论,延伸、挖掘,一场关于林幕言论的大讨论轰轰然的拉开。
    有赞同的,有批判的,不过无论赞同与否,对于林幕本人以及短跑项目倒是没人去针对。
    因为,不论从个人成绩还是对于整个短跑项目的发展贡献,林幕和他所代表的短跑项目,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所以,哪怕是对林幕发言不满意的人,也只是从他所说的运动员和华夏国人支持方面来找文章。
    胜利的人永远是对的,从这一点来看,林幕出来站台所达成的效果,也算基本达到了田径队一众领导们的期望。
    至少从发布会结束后,已经很少再有人去刻意的分析刘祥退赛的问题。算是给刘祥释放了压力。至于以后会如何,那就只能看刘祥再之后的表现了。
    不过,还是有不少理论和嗅觉比较灵敏的人从言语和项目对比上发掘了些东西。
    抛开赛事名次来看运动员成绩本质,为何4年时间刘祥个人竞技水平似乎无有长进?难道正值年龄的巅峰就潜力已尽?
    为何整个跨栏项目的发展,刘祥的成绩对项目本身无有助益,依然是一枝独秀、余者皆黯?是华夏再无天赋之人?
    再观跨栏未来,如无刘祥后,还有何人?难道10年的跨栏发展历程,换来的只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只能记录在功劳簿上的荣誉名次?
    这些、那样,纷乱纷扰。哄哄闹闹的舆论大论战经过一夜发酵,愈演愈烈。
    当第二天到来,电视媒体又加入分析讨论,甚至于国民日报都撰稿加入了讨论阵营。
    短跑、田径、体育,甚至于整个华夏。是否具有华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论战涉及面进一步的拉大。
    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几乎每一个在关注奥运会、关心华夏的大众国人都对这一系列论战有了足够的了解。
    又一个白天的时间过去,当夜幕即将降临时,华夏国人不论是不是进入这场讨论之中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暂时把这一切放下。
    燕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第六个比赛日的比赛即将开始!
    有一点,无论是什么立场的人都是无比赞成的。就像田径项目的林幕指导说的那样,赛后,场外,你们可以去批判,甚至诋毁。
    但当身披华夏战袍的华夏运动员们即将踏上赛场、为国征战时,他们需要也愿意全身心的给与支持。
    “华夏,加油!”
    “华夏,万岁!”
    简单、朴实的口号,是十几亿华夏国人内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夜幕降临,当华灯初上照耀星空时,一天的纷争纷扰所带来的影响悄然间退散。
    所有华夏观众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燕京赛场。
    关注中的鸟巢国家体育场,人声鼎沸,灯火辉煌。
    又是一次9万人的大集合,又是场外亿万华夏观众的关注与焦点。喧闹、歌声、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赛场,回荡于华夏的角角落落。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45分,
    男子110米栏半决赛尘埃落定时,现场观众在一声巨大的遗憾叹息后,依然送出了掌声。
    加油声和掌声,送给了被淘汰出局的石东。
    黯然落寞的石东,深深的给全场观众鞠了一躬,泪流满面。
    观众们有些感同身受,如果不是刘祥的退赛,如果不是林指导的一次次提起。或许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能落在石东身上的很少很少。
    很多时候,如同石东和纪唯一般的运动员,他们付出全部身心的同时,所能获得的关注真的很少。然而他们一直在努力着,坚持着。
    就如同亿万普普通通的华夏人一样,为着祖国的发展、建设,默默付出、默默无闻。
    有怨吗?
    也许吧!
    但有恨吗?
    不知道……
    但不管是否有恨有怨,当第二天来临时,他们依然会再次出发。
    这就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传承!
    “华夏,加油!”
    “华夏,万岁!”
    无数的华夏观众,扯着嗓子动情的喊着口号。
    泱泱大国的发展,有我有你,我为祖国加油,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为每一位华夏文明、精神的传承者而骄傲!
    ……
    看台上,
    目视着石东黯然离场,孙平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林指导,谢谢!”
    孙平的话说的很动情,不只是因为林幕从昨天比赛之后给与他们的帮助,更因为刚刚一刻的感动。
    林幕用冠军运动员和冠军教练的身份给他们站台,帮他们拦下了大部分的舆论。给他也给刘祥减轻了太多的压力。
    林幕也用他的影响力,给着像石东这样知名和不知名的运动员们发声,为这些付出、无闻的运动员们找回了一份尊重。
    “孙指导,别见外,都是为了田径工作。能出头的永远只能是那少数的几个,但真正发展却要靠所有人。”
    轻轻拍了拍孙平,林幕微笑着说道。
    孙平有些拙於言词了,他不知道要如何去表达自己。甚至于,他感觉林幕有些意犹未尽之意,他也无法具体去判断。
    赛场上,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赛道上栏架,一会就要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比赛,他们在紧张忙碌着。
    “老孙,别想太多!”
    暂时从赛场上收回目光的冯勇,听到林幕和孙平的谈话,轻拍了下孙平,安慰道。
    石东没能晋级他有点遗憾,不过这样的氛围让他也稍感欣慰。一场比赛毕竟只是征程里的一段路,体育的路还长着呢。
    只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变故,有些事他也想和孙平说说。
    他听的出来林幕刚刚是想说的什么,不过最后可能是考虑立场没发声。他作为田径队的最高领导,只能他来开口。
    “老孙,跨栏项目现在太单薄了!”
    冯勇轻轻的叹了口气,一句话出口,让孙平有些羞愧。
    “不用如此,你带刘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出现伤病意外没人会说什么!只是……”
    冯勇笑了笑宽慰了一声后,继续道:“只是,老孙,你不但是刘祥的主管教练,你更是田径队的副总教练,负责跨栏项目的全面工作。就目前来看,你执的理念,还有些问题,所以……”
    “我明白了!冯总!”孙平点了点肃声应道。
    他明白了,他一直抱着的发展理念就是全力把刘祥推的更高,获得更多的荣誉来刺激项目本身,最终目的也是带动项目发展。
    但这么多年下来,造神的同时也压制了很多其他运动员的发展,除了刘祥那一串的个人荣誉,其他的运动员真的寥寥。
    刘祥一次折戟,跨栏项目又被打回了原型,给他的冲击太大了。
    刚刚看到石东的那一幕落寞,他心里真的很难受。严格来说,石东的天赋并不差,虽然比不上刘祥,但也绝对算的上顶级。
    可是各方面的重视和资源安排……
    孙平暗自摇了摇头,他想起了短跑项目,甚至想起来了这么多年偶尔碰到林幕时,林幕的欲言又止。
    他现在真的明白了!
    “老孙,还不晚,现在发展的还不坏,刘祥也还年轻,整个的传承和发展体系。几年一个周期,都来得及。”
    冯勇又一次拍了拍孙平。
    有些话他一直想说,但是作为中心副主任,田径队的最高领导,在很多事情没有发生之前。真的不好否认项目直接负责人的管理理念。
    就比如林幕的全面铺网式的发展,也比如孙平的全力造神。都是没有任何历史经验的情况下在开展工作,结果没出现前,谁能说的准谁好谁坏。
    但其实从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实他们已经能看出来些东西了。
    林幕所负责的短跑,看起来没拿奥运会冠军,就包括很多分站赛,国际田联年终总决赛都基本没拿。顶尖选手的个人影响力也比刘祥小不少。
    但是整个梯队和主力核心框架已经搭起来了啊。就算这一届没拿冠军,甚至如赵林和杨祖耀他们,一辈子也拿不到奥运冠军。
    他依然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拿到,只要有奥运冠军出来,一下子就能把整个发展格局彻底落实。
    而刘祥这边呢,除了刘祥,别无他人,这次的奥运会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而更惨痛的是,如果不能改变,等刘祥退役以后,能跟上来的人没有。
    所有的培养和目光焦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了。在整个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事实证明,只靠一两个运动员撑起的荣誉,培育不了市场,吸引不了太多的目光关注,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好了,这次奥运会结束,你们总结总结,取长补短吧……”
    冯勇拍了拍手,结束了这个话题。
    “还有半小时,运动员们应该准备检录去了!”
    冯勇抬起手看了下手表,离今天晚上的重头戏男子200米比赛决赛还有半个小时。
    “嗯,差不多!”
    林幕点了点头,按照通常情况,这时候该是运动员结束室内热身进检录区准备的时候。
    冯勇看着林幕淡定的样子,笑了笑,调侃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