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十七章新闻会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今天的发布会……”
    鸟巢国家体育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多岁的华夏代表团田径队新闻官,用英语向着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宣布了发布会开始。
    时间已经是晚上23点,为了这场发布会赶来的各国记者依然很多,今天的比赛没什么特别精彩的,但今天比赛发生的事却是各国媒体都十分感兴趣的事。
    华夏继百米强势夺冠充分展示强国风范后,在200米和400米的比赛中依然强势。特别是400米,这个一直来美国队的传统保留项目,就算是一直和美国争锋的牙买加都无法在这个项目上抗衡。
    美国人有些心理复杂,但更多人却是对现在华夏的表现感到震惊。
    很多人都说,反应田径实力的代表是百米,大不了再加上一个200米,4*100米就是各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综合实力展示。
    但如果真正细分析起来,结果并不是这么片面。真正能反应各国短跑综合实力的偏偏是400米项目和4*400米项目。
    米单项没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影响。接力更不需要太多考究于配合上的效率和优缺,这是短跑项目完全硬实力的展示。
    更何况,除了200米和400米,还有一位一度被世界和华夏田坛称为华夏田径之子的选手,突兀的临场退场事件。
    现场观众的反应和背景音乐,1个多小时在网络上发酵的舆论,这一切都显得话题感十足。
    现场的记者来了好几十,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些按捺不住的蠢蠢欲动。不过,正常的秩序流程大家还是尊重的。拍着照,听着主席台上的人发言,顺便构思下一会怎么提问,来挖掘下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主席台上,
    林幕说一段,女翻译用英语翻译一段,发布会的开场介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发布会田径队来的人不多,林幕作为领导和教练员代表,杨祖耀作为运动员代表。再加上一个点名主持的发布会新闻官,以及一位20来岁的女翻译。
    本来作为主角的刘祥和孙平该到现场的。只是刚刚退赛后的检查和医疗处理,加上心情上的问题。队里让林幕作为田径队代表来开场。这也差不多是之前田径队就已经商量好的事。
    个人的发布会,要涉及到的内容不少,因此,开场介绍和各流程进行的很快。
    没几分钟后,新闻官一声宣布,进入最后环节。一瞬间的,一排排的手举了起来,所有记者都跃跃欲试起来。
    每个场合都有他的潜规则,在新闻会上,点名记者提问自然也有着他的一套流程。新闻官的眼神一扫前排,很自然的就点在了拿着cctv标志话筒的记者身上。
    “林指导,你好,我是华夏央视记者……”
    发布会还在进行,一问一答,作为华夏的官方组织或者是其他被点到的一些相对友好国家单位。
    有问杨祖耀比赛和对明天比赛预期的,有了解运动员状态动态和相关展望的。也有问林幕的400米以及他所管理的运动员和下一步田径队规划的。
    他们的提问都是比较正式和正面,就算问到刘祥,也是大多围绕着伤病本身。
    总之,进程大概是以一个比较和谐的方向在推进。
    记者问,林幕或者杨祖耀答。年轻的翻译紧张的翻译来翻译去。虽然林幕对于翻译的战战兢兢和某些词语上的磕磕绊绊、词不达意不太满意,但大致还能接受。
    不过,林幕也清楚,接下来才是关键,有些问题始终是避不开的。外国人其实怎么看怎么问都影响不了什么,但舆论的导引上,队里必须要正面的做些工作。这也是他们今天开这个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又是点了两位后,新闻官有些不太情愿的点到了一位外国记者。
    “林先生你好,我是法国……”
    “在来到华夏后,我们记者在各地四处走了走,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短跑赵先生、杨先生和林先生您的大幅招贴画,也包括刘祥先生的。可以说,燕京奥运会中你们就是华夏田径的英雄代表。
    而在其中,刘祥先生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您!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华夏国民内心里最真实的期望。
    我想请问林先生,是不是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运动员本人和华夏田径队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因为受伤可能会有的影响后,临时退赛只是减少压力影响的一种方式?又或者这是一种公关方式?”
    记者问完后,现场的不少华夏人包括新闻官在内,脸上都有些不好看。但也有不少华夏人却是一脸赞同的模样,表情着实千奇百怪。
    新闻厅里顿时间,有些嗡嗡的议论声。
    林幕大致的看了下周围动态,脸上露出了习惯性的笑容。
    手扶了下话筒,手指轻轻敲击在话筒上发出砰砰之声,提醒了在场所有人。
    几十双眼睛注视下,林幕淡然的开口道:“这位记者朋友,你问的问题可不止一个。”
    发布会有自己的规则,轮流点名发问,但每一位被点到的记者差不多也就问一个问题。但有时候像这样在一件事上用上几个问题来套问的也不是没有。
    被林幕笑着调侃,提问的记者完全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的表情,在他心里想的,林幕会不会回答,会怎么回答,其实都不影响他本身的观点。或者他还希望林幕因为问题多拒绝回答,这样还让他能更自由的发挥。
    华夏的短跑现在太强了,除了华夏,真没有多少国家是乐意看到的。但没办法,实力是确实强,而且更重要的是,从起势到现在连一例查到的违禁事件都没有。这着实让人感到可怕。
    席卷全球之时,华夏的体育在举国体制的推行下,现在也是有称雄世界的趋势。让世界各国人民都着实的羡慕。
    华夏的发展有迹可循,但有些东西,似乎完全不能复制。包括举国体制在内,他们想也没办法实行。这更让他们感到嫉妒。
    因此,越来越多激烈的人,在受到某些引导后,很愿意在华夏的问题上找些似是而非的点去攻击。这一位法国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林幕收敛了笑容,他也没指望能让哪个外国人心里惭愧什么的。但就连他看到的自己国家的不少人似乎都很愿意找这些吸引眼球的东西。
    他心里有些不太舒服,没有再去考虑,继续开口道,:“之所以我们大家四处能看到这么多的肖像,这只能说明,我们之前的成绩,这些年来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这是很好的一个方面。
    对我们体育人来说,这是很大的鼓励和促进。但要说到副作用也有,就像之前说的,就是我们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到这些东西,任何时候上网和报纸端、电视上都会看到内容围绕着我们。要说压力不可能没有。
    但我们华夏运动员是有信仰的运动员,我们有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不是英雄,我们也不特殊。但包括每一位没有被大众所熟识的运动员在内,我们的心理都有去承担一切责任和压力的准备。
    奥运会的临近,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但背负着这么多人寄予的厚望在身,我们依然能够坦然面对这些,并且集中自己的精力做好每一次训练,安排好每一场比赛。
    之前的百米项目上,赵林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身材并不占优的沈欢用顽强拼搏的毅力拿到了一枚铜牌。包括在200米项目上,我们有两天跑了5场大强度比赛的朱昆,也有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进入半决赛的年轻人。
    华夏田径在世界上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我们燕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背负压力,负重前行,也是我们每一位运动员心中的信念和意志。
    我们始终要求自己,训练、比赛,坚强、拼搏,更多的是和自己比,用最好的状态和最佳的心理去面对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刘祥这里,同样如此,他说过,他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能把自身当前实力和力量发挥出来,就已经是一个胜利。
    至于伤病问题,运动员受伤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因为伤病而退出比赛难道不是正常该有的?哪有那么许多的顾虑和公关?
    运动员不是英雄,哪怕成绩再优秀他也不是神。运动员只是一个人,受伤无法完成比赛,随之退出比赛,哪需要那么多的理由!”
    嗡~
    新闻厅里随着林幕的回答结束,顿时有些小小的哄闹。林幕作为国家田径队的领导,完全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是公开的发表了自身的观点。
    甚至一般约定成俗的向国人道歉,向国家道歉,向支持运动员的某某某道歉都没有,这让很多本来就偏激的人更加的有些不爽。
    提问的记者不太满意,但现在也轮不到到他再问。新闻官再次点到下一位记者。
    “林先生,你好,我是美国……”
    “今天刘祥先生和他的教练孙平先生都没有来到现场。是因为要面对记者和公众无法交待,逃避吗?”
    这一位记者没理之前林幕的话茬,直接就给刘祥定了性,逃避责任!
    “首先他没有错误,哪有什么逃避责任之说。其次,我是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此次华夏代表团田径队副领队,发布会和例行的新闻会,我将是全权代表。孙平教练要陪着刘祥处理伤情,所有关于他们的事自然有我来代表处理。
    好了,下一位!”
    没给这位记者再提问的机会,也没管记者脸上不痛快的表情,林幕跟着吩咐了下一位。
    又是一位被点到的记者发问。
    “请问林先生一个问题,自从5月份以来我们听到有关很多刘祥先生跟腱受伤的传闻,为什么你们从来没有公开地对媒体讲过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刻意隐瞒?说刘祥是老伤复发,你们为什么没有事先把这种情况公之于众?让华夏人民心里做好一种准备,现在如此难道不是一种欺骗?!”
    林幕表情严肃认真,从刚刚答记者问开始,完全没有再露过一丝笑容,他真心的认为现在有些东西被带的越来越偏了。
    提问题的是外国记者,但他敢肯定,很多为了博利益的华夏媒体也必然会利用这一点来博眼球,这让他感到极不痛快。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就是一个告不告公众的问题,但无论刘祥怎么回答,怎么做,必然都有话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