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十章8月18日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月18日,燕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第四个比赛日。
    一大早的,田径队一行运动员、教练员几十人浩浩荡荡的就赶到了鸟巢体育场。
    百米比赛落下帷幕,他们收拾了喜悦和兴奋的心情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征程。从18号到21号,4天时间内,200米、400米、110米栏的比赛对决将陆续上演。
    大多人都是兴奋的余韵未散,期待的心情更甚。可也正是如此,让少部分田径队的人,心情多了几分压抑包裹。
    在奥运开始之前,人们所寄托希望的田径几大夺金热点,百米的梦想已成真。剩下的几项陡然间就被赋予了更大的期待值。
    原本以为百米的惊天夺冠能为其他项目多少减些压力,没想到适得其反。反而是巅峰对决的胜利,让人们对于原本媒体吸引眼球的各种预测和期待,更加的深信不疑,这是田径队的领导们所没想到的。
    大多的运动员倒还好,哪次不是这样,他们也有了足够的心理去应对,全力以赴的比就是了。可对于原本就是伤病反复或是状态不佳的人来说,阴郁则是再次加深。
    此时,时间快至上午10点,第一项比赛男子400米比赛的预赛已经接近尾声。
    米比赛预赛共有58人参加,比起百米和二百米来说人员要相对少些。整个400米比赛的赛事也只分成了预赛、半决赛、决赛三轮。
    晋级规则跟大多的项目类同,预赛每组前三加其后的三个最好成绩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分三组,每组前二加其后两个最好成绩进决赛。
    华夏有三名参赛选手,这也是华夏在400米项目上第一次a标选手满员参赛。何俊、朱昆,以及林幕,他们的预赛比赛分别是第一组、第三组和第六组。
    原本在赛前被绝大多数人看做是美国人一枝独秀的400米,确也因为华夏人的加入增添了几分激烈的氛围。
    本都以为华夏只有一个林幕,这还是因为有卫冕冠军和传奇教练的身份加成,才让林幕多了几分关注点。
    但人们稍一分析,参加比赛少,状态与否,年龄大了等等因素,除了华夏人以外,其他人对林幕的期待感并不算多高。可没想到,三个小组进行下来,结果却是让人们见证了林幕以及华夏人的强势。
    第一组,何俊率先登场,以45秒08的成绩强势战胜了美国人大卫·内维尔和法国人德琼。第三组,主项200米的朱昆跑出了一次轻松的400米,45秒26拿下了第三小组的第一。
    而刚刚结束的第六组,林幕一如既往的轻松、稳定,小组第一,44秒88的成绩也是已经结束的所有小组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上午来到现场观看比赛的人很多,有为了短跑的,也有为跨栏的,而随着比赛的进程下来,体育场内的气氛是越来越活跃。
    华夏观众们看的高兴,可其他国家代表团的人确是不由的凝重几分。
    分析、研究,比赛还没结束,希望在400米项目上有所建树的国家就开始动了起来。华夏这个新兴的短跑强国,再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对于这一切,作为华夏短跑核心的林幕可没空去想。结束了比赛之后,气还没喘匀他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代表团所在的看台。
    “小林,怎么回事?”
    林幕看起来挺急,而罗毅和冯勇他们似乎更急,林幕人刚一回,他们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
    “下午比赛开始前开发布会吧,宣传那边我沟通过了!”
    看似没头没脑的问话,林幕没有犹豫直接开口回道。
    罗毅眉头皱了皱,问道,“不是说上午先安排个发布会吗?怎么就临时给我来个改时间?”
    “主任,老孙和刘祥的意思,想再争取下,哪怕是跑个一轮两轮的也好。”
    林幕解释道,:“其实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还没跑就宣布伤情甚至宣布退赛,影响也不小。说不定就有人说他们未战先怯找借口糊弄啊什么的。
    而且,奥运会4年一届,自己国家的奥运会一辈子可能才碰一次,不到逼不得已,谁也舍不得彻底放下。”
    “那如果…如果情况就按最坏的方向发展呢?”罗毅眉头皱的更深了,“培养到现在,不容易。如果有不妥,我们不可能让他真的拼下去,他还年轻……”
    “主任,还是说说下午的发布会怎么开吧……”
    这时候,冯勇插了一句。在他看来,罗毅有些急了。当然他也急,短跨项目,短跑越来越好,顶级选手也有多位。可跨栏就只有一个刘祥,小石和小纪离顶级还差的远。
    现在国内这股子气势抬起来了,结果真的难以预测。不过再急可不能和小林急,这事本来也不该摊林幕头上的。可别一事不好,再添一事。
    说完话,冯勇不由的就看了看林幕。
    林幕无所谓的摇摇头,他倒是没在意罗毅说的急话,反而他还挺理解罗毅和冯勇他们,都不容易。
    有了短跑在这里顶着,刘祥参赛不参赛,成绩如何,现在能对他们造成的影响真不大。可前些年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个闪失,怎么也不是好事不是?!
    其实关键还是这些领导都还不算彻底的官僚,不排除考虑自身的职业政绩,但为运动员的考虑还是有的。何况,现在也不需要靠哪一两个运动员的成绩来做田径队的救命稻草。
    队里和中心也不会因为一两场比赛怎么样,但可能有的媒体鼓噪,民众的舌头根子绝对不是轻的,而他们偏偏不怎么好解释。
    “能怎么开?现在比赛还没下来,一场比赛跑完后,小刘那边情况会怎么样,还不知道呢。等比赛完了看吧!”
    罗毅轻叹了一声,他是真想自己亲自出面给吸引下目光。可有些事他没也没办法,一直就打的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牌,这时候要是他们这些领导出头揽事,反而更让人觉得运动员那边缩头缩脑的,结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林幕摇了摇头道,“主任,我了解过情况,情况不算好。不管等会的比赛结果如何,下一轮的比赛都别抱乐观希望了。”
    “唉~”
    罗毅苦笑着摇摇头,他哪会不知道。他从几个月前就在盯着了。前几天反复的时候他更是几乎天天都关心。在林幕出现之前,刘祥可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真正的世界级顶尖选手。
    “主任,事情已经让小林来负责,到时候怎么说都让小林来把握。结果无非就那么几个,对于总体影响都不大,只要能尽量的给老孙和小刘减轻些压力就行。”
    这时,冯勇接着话说道,“小林,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的话现在还是有人愿意听的。不过,也就解释下就好。你的主要任务还是自己这边的项目。”
    “嗯,我知道。”
    林幕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后才接着说道:“主任,冯指导,我觉得,有些思路还是要调整下的。比赛、训练、集训、大赛,针对、侧重,这些方方面面,是不是应该形成一个合理的传承模式。
    否则,像这样的情况,可能以后也很难避免。一次、两次,次数多了,那再耀眼的成绩也被消磨光了!”
    “是要规范下了!”
    罗毅深深的点点头。中心里,队里,教练和运动员团队里,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出了成绩各方面都啃老本真不是个事。
    “先不说这些了,看看比赛吧,200米要开始了吧?!嗨,又是一个小麻烦,小林……”
    ……
    “杨哥,加油!”
    在林幕急急忙忙赶回看台时,鸟巢体育场内的检录区室内热身跑道这边,即将参加200米比赛的三名运动员刚刚完成了赛前热身。
    临到最后进检录区准备时,朱昆和张蒙向着杨祖耀鼓励说道。
    “大家一起加油!”
    杨祖耀轻轻拍了拍两位小师弟的肩膀,笑着互勉。
    这一次的200米比赛,同样的三人满员,他、朱昆、张蒙,不管从实力和心态、状态来说,预赛应该都不是问题。大家也都很放松。
    要说杨祖耀担心的也不是没有,朱昆因为兼项了,刚刚不久前才跑了一次400米,今天一天要跑三场比赛,体力上的压力很大。
    而且如果晋级仍然会有一场轧赛,19号晚上,200米和400米半决赛将是相隔不到两小时。就这,还是因为东道主,燕京奥组委极力斡旋下的结果。按照原本赛程安排的指导意见,这两场比赛将是连续开始的径赛项目。
    想到这里,杨耀祖不由又多观察了下朱昆,还好,目前看起来状态不算坏。
    米比赛共有八个小组,他是第5小组,而朱昆运气不错,分在最后一个小组,能提供给朱昆休息的时间相对多些,多少也减轻些体力压力。
    看朱昆现在沉稳的样子,杨祖耀也相信朱昆能调节好自身状态。
    “预赛不难,按着节奏跑就行!”
    看完了朱昆,杨祖耀又看了张蒙,跟着又是拍了一把张蒙的肩膀。
    “杨哥,我会好好跑的!”
    张蒙很郑重的答道。
    他在第一组,一会第一个就是他上场,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小伙伴们,他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的人。
    也是因为他专项200米占了些便宜,如果像小苏一样主项100米,竞争下来根本没他什么事。没看他的师兄胡珂吗,从早早的国家队预备,预备了这么多年,终于是彻底从预备序列名单里消失。
    赵哥、沈哥,甚至包括陈哥他们,如同神话一般的成绩,他看着着实震撼。羡慕嫉妒队友老大哥们的想法他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未来如何,他不确定,但信心,多少有些。只是他知道,他还有段路要走。
    不拖后腿的想法倒是有,华夏的短跑自从有崛起之势开始,就没有在大赛中没跑进第二轮的情况发生过。他可不想成为那个另类,否则跟他竞争200米名额败下来的小梁、俊哥他们不笑话死他。
    不过他也没真给自己加什么压,总之不是特别难完成的目标。反正他只有一个200米项目,能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他已经足够幸运,放开来就行。
    现在还有前辈大哥给他顶在前头,至少不用像其他项目的那些队友那样,什么压力都自己背身上。全力以赴,跑出自己,跑过第一轮,这是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