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三百零三章冬训尾声(昨天的补上)[2]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
    从当上主教练第一天开始,余伟立就跟他分享了如何去做一个项目主教练的经验,同时也告诉了他,更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实现工作最大化。
    一年多时间,从冬训的主教练,到接力总队的总教练,两次冬训,一年的日常,林幕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这样一个大团队的管理者。
    归根结底的也只是那几点,设计规划,监督、指导执行,分析、总结得失,再预设下一步的规划,循环往复。用一个个小目标,逐渐去串联成更大的目标。
    现在的林幕团队,也逐渐的行成了这样一个机制。他的教练团队,扩散下一个个的小教练团队和运动员团队,整个运转已经逐渐成型。
    而且,林幕也知道,从几个月前林文悦给他一番汇报后,似乎就有意识的在加深着他这个主导团队的管理涉入程度。
    有他在运动员和其他教练员面前的影响力,他的团队现在不但包括了训练和比赛的规划,甚至于还介入了包括后勤、辅助、科研、医疗和社交活动等各方面的事务。
    有了更多的人员加入,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辐射,为整个大团队的前进提供了不少便利。当然,私下里一些不和谐肯定是有的。但至少在目前看来,林幕觉得,逐渐在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林幕并没有那么大的官瘾,不是说非要去事无巨细的管着谁,但他更相信,有着同一目标和行动方向的一群人,能更有效率。
    他可以带着他们完成各方面的训练,竞赛,可以帮着他们扛起面对上级领导以及和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举措,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他希望,能集合起更多的人一起,共同努力,最终去完成他们的事业、使命。
    左右偏了偏头,林幕瞥了一圈身边的人,原本接力总队的教练们,以及国家队其他部分短跑教练,也包括了后召来的年轻运动员们的教练。甚至还有因为蒋兵而凑上来的卫教练,和带着胡珂、张蒙而来的吕教练。
    能不能和他们继续走下去,他没法确定,但他相信,一切的团队、集体,能完美捆绑在一起的永远是利益。
    谈利益好像很俗,但其实才最真实,就连国家培养运动员都是为了利益,何况其它。国家需要的是运动员们展示华夏、展现华夏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这就是利益。利益本就不止是金钱的那一点点。
    他思绪过后,更加坚定了,要带着一群人去为团队支撑起这样的利益。
    “老袁,老刘,你们现在不专职带人了,但明年我可只能指着你们了。你们也辛苦下,春节可没法多休息。已经是2月,咱们的新一赛季其实已经开始!”
    “辛苦什么?训练都有计划,有什么特别要处理的我们就回国集中,到时候自然有你在、有大家在。如果时间能合适,几个人能凑一起,我就带他们跑几趟接力。平常我也就是陪着小杨各处跑跑比赛!”
    被点到名,袁国华倒是没说话,刘仁率先发了声。
    刚开会林指导已经跟他们说过,刘仁负责杨祖耀,袁国华则要和张庆来负责赵林和沈欢,袁国华没先吱声也是在思考要如何去协调好赵林和沈欢。
    不管怎么说,运动团队里,运动员才是对外的主体,但教练作为负责主体的主导之人,必须要能有他的主导作用。
    感觉刘仁好像还挺有些兴奋,林幕摇了摇头,瞥了眼袁国华,“辛苦不辛苦你问老袁,去年可带着小杨跑了两个月。”
    “唔,其他都还好,就是隔没几天坐趟飞机,能坐到想吐。”
    “坐飞机怎么了?多好啊,还能满世界的到处观光旅游,还都是公费。这以前可想都想不来,我当运动员开始到现在,几十年了,也终于能享受一回了!”
    刘仁混不在意,而且似乎真的挺“期待”。
    林幕笑了笑,有些能明白刘仁,可不像他说的真是喜欢占个公费旅游什么的。
    或许,对于田径项目的人来说,能有资格到处去参加一些高级别的比赛,本身就是他们所期待的事了。
    “卫教练,吕教练,年后有什么打算?你们的接力队伍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
    没再去说这些明年的事,林幕问起了吕教练和卫教练关于大运会接力队的事。
    队内包括他手下这些运动员的事,等年后的室内赛开场时还是要再确认布置的。他先提起也只是要让袁国华和刘仁提前有个准备好理一下章程。
    而他同样也需要为即将来的事考虑下,大运会的接力队伍既然已经两边商定,他就必须负起这个责来。
    运动员选拔安排他肯定是不能参与了,这没法体现高校体育协会独立组织的意图。但一旦人员出来后,他就需要更费心些。毕竟也是个世界大赛,可不能还像去年在徽省时那样,个人、接力同时上,前后20天的。
    “接力的选拔,我和老卫准备给代表团建议,时间就定在3月,比完国内第三站室内赛。嗯,应该会答应下来。”
    林幕的询问,吕青没做迟疑,回答的很快。
    “那时间应该差不多!”
    林幕点了点头,3月,他手下的运动员们都会被撒出去参加比赛,就算回来集中也就是一段时间。平常,他也只会带着小苏一个人,倒是可以分配的过来。
    稍思量后,林幕悠悠的问了一句,“你们的队伍定谁我没资格问,不过,冬训这批集中的人都能有选拔的资格吗?比如小蒋同学这样的?”
    都是他领导的人,林幕也不避着,没有含含糊糊,问的是相当直白。
    哪里都有规则,不管是明的还是潜的,林幕没那个资格去挑战。但因为其即将要担当的角色,他遵循大的规则前提下,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发声。
    谁都可以有远近亲疏,他林幕也不是圣人,他可不希望蒋兵辛辛苦苦的一番训练下来,还没走入竞争就先败了下来。
    “选拔还是相对透明的,这次集训的人第一期就纳入了选拔赛范围。只要水平到了,他们都是有机会的!”
    吕青的回答看起来很肯定,但真不算清楚,一旁的卫教练则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林幕听着回答,感觉也就那么回事,“水平到了”这个词本来就很难界定。差个0.1或者0.2的,都是水平之间的事,差距能有多大?
    最后凭的还是感官。就如同他们国家队往年的那些大赛上报名单一般。选拔赛是选拔程序,优秀的那几个最终也只是会存在那一张讨论名单上,至于最终上报?
    当然,如果比较起来差距很大,自然是毫无争议,谁不想有更优秀的运动员去赛场上展现,这也是利益。可前提是首先要比较,只有相对正式的比较才有参考意义。
    林幕也只是想确定下,因为正常情况下,选拔赛就是一场相对正式的比较。之前他有问过卫教练,但卫教练的说法很不确定,比起华清的吕青,卫教练还是要差些分量。
    现在看意思,确实会有一场比赛不会直选是肯定的,那这就够了。
    如果在学生层次的一场比赛中,蒋兵都没法进入那明显高一截的6、7人的范围内,被淘汰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确认了后,林幕更关心的就该是蒋兵的训练问题了。
    “卫教练,等蒋兵的伤彻底好了,平板支撑和腹肌轮,先穿插着训练一段时间过渡下吧……”
    一行人继续向着训练馆而去,林幕在沉吟着考虑了下后,喊到了卫教练:“……而且……卫教练,我不是说你们燕体的训练模式问题,但怎么说呢,你们的思路似乎还在很早前的科学和实践之间纠结。小蒋在燕体一年多,核心力量不说,可他的上肢力量太弱了,还有……你可以好好考虑下……”
    不是一个系统的,他也只能点一点,他也只是以启蒙老师的身份才带的蒋兵训练。等蒋兵回学校以后,还是要学校的教练来的。或许是卫教练,也或许是其他人,届时如果训练理念上有冲突,结果会如何谁也无法保证。
    说话间,依然还亮着灯火的室内馆到了,林幕没有再和卫教练说训练的事,:“老袁,把运动员们集中下吧,把之前的事交待下。明天再让他们调整一天,后天……”
    放假、过年,也只有几天的时间让他们休息下。
    再来时,他们就将正式开始他们的新一年,训练、比赛,永远不变的命题啊!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