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七章冬训时刻,大运会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进入了12月,
    祖国大西南之地冬意愈浓,比起上个月,气温已经低了很多。
    虽然和其他北方地区的气候比起来尚算温和,但也难免的让人感觉到了渐深的寒意。
    然而,匆匆划过的时间和渐变渐冷的气候变化,对于很多专注的人来说,显得毫不经意一般。只为了理想,为了目标,为了心里存着的那一点热血和希冀。
    猛然间的一个回神细数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一切似乎太快了!
    西南之地川省。
    郫都犀浦训练基地。
    如同去年一般,今年的犀浦基地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年,全国田径冬季集训,早在11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和非职业的运动员们就已经正式入驻了。
    开营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基地的两块训练场每天都是热火朝天。
    时间过去毫不经意,天气变化也恍若未闻,埋头训练的人,直感觉到的是热,身热,心更热。
    “传统由我们继承,荣耀由我们创造……”
    宣誓会上,短跑队主教练林幕指导的一番话至今在他们的心间萦绕。
    我们的力量可能微小,但我们也是传承的一份子,我们也是华夏5000年文明的继承人。是有着理想和目标的新一代华夏田径人。
    好好训练,争取荣誉!
    一番的热血思想过后,他们心里也只有了这一个目标。
    不需要督促,运动员们很积极的投入了训练之中。
    哪怕是面对一天三练的繁重、枯燥的训练量,哪怕是面对新奇却也让人很不适应的训练方法。一切都没有能阻碍他们的决心。
    运动员们热火朝天的训练,教练员们也在积极的学习和教导着运动员。比起单纯的运动员们,他们能想到的要更多,也想的要更实际。
    夯实自身,公心和私心先不论,把手下的运动员们带出来好像才是最关键的。而且,在带出更好成绩的同时,似乎也要把一些核心的东西真正领会了、传下去。
    这是现在冬训队的第二把手,但实际上却是最有话语权的人给他们的发出的信号。
    不少人去年都有过经历,教训和收获的印象可都还深刻着呢。就算是没有去年的经历,一年的时间口口相传和奥运会的惊天突破的那些个荣誉,也足够给他们很多刺激和领悟了。
    当然,比起去年时,今年的任务要更重一些,但能给他们带来的自身收获也更大了,也更系统了。不但在现有运动员方面,同时也更强调了年轻运动员。
    稍微灵醒些的人都发现了,林指导这是真正的考虑着他所说的——传承。
    很多人都私下里讨论,在一番表述后,也不得感慨。似乎这位横空出世的年轻林指导,随着光环的逐渐加身后,某一个形态也在逐渐凝聚着。
    对于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想所思,作为此次冬训短跑项目直接负责人的林幕都无暇去多分析。那些个教练员们感觉到的任务有加重,责任更大。
    他此刻更是感觉到了!
    ……
    “余指导,如果真的需要,我就再挤挤时间吧!”
    基地办公区,余伟立的办公室内。
    林幕面色依然淡定,就余伟立刚提出来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只不过,他的心里难免的也是有着几分压力的。
    他的冬训任务又重了!
    他想要传承,这是长远之计,每年的冬训他都会一步步的走,再一步步的推下去,这也注定不是一日之功的事。
    但他也要同时考虑着近在眉睫的问题。08的奥运会这是重中之重,虽然还有4年,但其实时间并不长。也同样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步步的积累起来。
    他知道,如果没有百科让他学到了这如此多的东西。其实4年对于运动员来说,真的不算长。在国际上,通常培养一位顶级的运动员,都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已经打牢了基础的情况下。
    但他还是需要早为打算,能尽量的缩减每一分时间。在家门口,他不想再有哪怕一点受命运掌控、看他人发挥的事发生。可他更知道有些必然不会改变的东西在等着,而现在,他带领的这些运动员还要差的不少。
    年还有4年,而在这四年之中,同样还有很多他必须要紧迫面对的赛事。国内的先不论,但一次亚运会和两次世锦赛是必然不能放松的。
    或许亚运会稍好,以现在短跑的情况除了接力项目需要多些慎重,其他的倒也不算太难。他也想好了该如何去应对。
    但世锦赛,不会再有03年的那般运气了,短跑的风云大时代已经开启了。
    因此他珍惜每一分时间,特别是每一年的冬训。而这次的冬训是为了进一步突破和储备,同时也是为了准备明年的世锦赛。
    越是去考虑传承,这些迫在眉睫的赛事越是不能轻忽。没有荣誉和成绩的积累,这个氛围起不来,推行起来会事倍功半,甚至无疾而终也有可能。
    他的身份落实了,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他相信哪怕是失利几回,对于他个人来说,影响都不会太大。可华夏田径短跑,现在的底蕴太不足了,经不起挫折。
    “小林,这是教育部和体总直接交待下来的,不但是我们这边,也包括了其他各个大项。08年的奥运会的战略已经拉开了。100多年的奥运会,第一次来到咱们家门口,什么重视都不为过。
    为了家门口的奥运会,之前所有的比赛,体总都想要有所突破。想把整个国家的体育环境、氛围给托起来。包括今年的大运会,体总也很重视。而且,今年是第一次由教育部、体育院校来选拔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代表,算是全面展示全民健身和体教结合……”
    “你尽量的给他们把把关吧,要说亲自下场……”
    余伟立解释了一遍,最后也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体教结合,他也没法去评价好坏。要说起来,跟他们这些专业队都不是一个路子。大多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各院校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
    体总想着的是让他们这些专业队能多提供些指导、帮助,但事情又哪有这么简单。可既然已经说了,不做显然也不行。
    “余指导,我明白的!”
    林幕认真的点点头。
    奥运会、世锦赛,各类的单项比赛总决赛,这都是现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比赛。这些比赛的成绩荣誉都真实反应着一个国家的体育现状。
    但其实,体现国家方方面面的,何止这些。比如世少,比如世青,也比如,参赛选手为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不到两年的大学生为主体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余伟立的意思他明白,但他想得,既然经过了,怎么也要想办法能提供些助益。
    也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感觉到了些压力。他还没想好要如何去合理的介入。
    除了那些因为有了些成绩挂着大学名头的职业运动员以外,其他的那些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跟他们专业队真的不是一个路子。
    运动员们的培养离不开教练的指导。现在的专业队,能成为一名体育教练的,要么就是运动员出身,退役后转行,通过自己丰富的职业生涯和受训经验,完善巩固,然后传递给训练的运动员。
    另外一种,就是学院出身,但跟随其他教练汲取运动经验、执教经验,再自我总结学习,通过自己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再进一步积累。
    但学院里现在的那些教练显然两者都不是,至少大多都不是。
    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注册单位,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训练程序,专业队对于这些运动员的培养也从来插不上话。特别是在某些项目上,院校体队的某些运动员曾经创造过辉煌荣誉以后。
    以往有时接触,更多时候他们想的都是来专业队挖些人才和资源,至于说被指导?
    现在虽然是上头下了指令,而且大运会选拔的大名单人员也都来到了犀浦。但可以想到,这里的环境,这里的训练设施条件,甚至这里国家给与的福利待遇扶持才是他们想要的。除非那些真正比较开放的,更多的不会受他们这些“大老粗”来指导。
    当然,他的情况要好些,毕竟他带出的短跑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只可能是提供意见,他想主导是不可能的。
    林幕也没想着要主导,他想的也就是让他们接触一下专业队的体能训练方法。如果可能,再根据运动员们的实际情况,他可以针对性的给出些训练意见。至于结果如何,林幕无法判断。
    “好,你看着办。如果有什么不好说、要沟通的再来找我吧!”
    余伟立又交待了下后,就没再提那些大学生运动员的事了,自己这边田径队的事,才是最主要的。就像之前林幕想的那样,现在田径队的形势都还不错,但需要进一步的巩固。而且,08年奥运会似乎就像一次大考一样,一直在等着他们。
    “冬训开始十多天了,我一直在盯那两边,特别是跨栏那里……算了,不说那个,你怎么样?现在情况都还好吧?”
    “都挺正常,集训开始没几天的时候,我给他们开了个会,把去年传达的资料做了些增补,我最近整理出来的那些也都向他们传达了下,目前看起来都配合的不错。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有这个态度就很好,至少目前他们做的那些计划我看着都还行。”
    林幕没有去考虑余伟立的言犹未尽,他目前也只能管着自己这边的。
    现在国家队四位副总教练,除了余伟立这个相当于常务的副总教练,包括他在内的其他三人,都没有具体划出负责的范围。因此,也只能按照目前的项目来管自己的一摊子事。
    余伟立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嗯,我看了几回,干的确实都挺积极。真希望能有像你说的那一天。”
    余伟立有些期待,如果能弄出一个好的梯队传承,不管对哪方面都好。
    “不过,小林,你们目前带的这些运动员还是要放在重点的,未来几年,还是要靠着他们出成绩的。”
    “余指导,你放心,我明白。目前他们的训练都是按照专项力量和专项体能素质的周期在强化,一个周期结束,就会进行下一步的技术训练。
    小细节上的东西平时都有调整,循序渐进的一步步的把上限推高吧。这次冬训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