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四章二百米复赛开始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林指导,恭喜啊!”
    奥林匹克体育场,晚间的比赛早已经如火如荼,在华夏代表团所在的区域,一行人也早已经聚在一起。
    几天都没怎么现身的孙平,今天来了,凑到了田径队几名教练的身边。一上来就热情的向林幕表示了祝贺。
    “老孙,你是恭喜哪方面?林教练现在可以恭喜的东西可太多了!哈哈!”
    余伟立的心情很好,一系列的成绩荣誉,田径队在这一段时间来一直成为了焦点。就连国内发来的贺函都不止一次,而且级别是一次比一次高。虽然总体来说田径还是弱势,但短跑项目这一次可是真正的突破天际了,无论是成绩还是名次。
    余伟立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一阵附和笑声,确实是太多,个人的、教练员的、整体的,林幕可谓是全面收获。
    “余指导,都恭喜啊,恭喜林指导带领运动员勇创突破,更恭喜林指导战胜强手拿了金牌,还有这二百米比赛第一轮也过了,我看着希望依然很大……”
    孙平笑着数了一遍,这一数不由的更多了些感慨,还真像去年世锦赛时一样了,不管舞台多大,选手的层次如何,仿佛林幕这里都是一直在创造着奇迹。
    当然,他也不羡慕,他自问目前他做的也还可以,石东、刘祥,特别是刘祥也都在步入正轨,这一次,至少他觉得夺牌的希望很大。
    “孙教练,要恭喜,我也要恭喜你了。刘祥不是也进了第二轮,而且,现在各方评价,刘祥可都是夺冠的种子选手!”
    林幕被人恭喜夸奖,他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而且多少也麻木了。时间哪怕才过去一天,准确的说是24小时都不到。但他所受的赞扬已经太多了。
    激动、兴奋过去后,现在哪怕他不淡然,也要强行让自己更平静些了。至于说回国后如何,那都是后话,至少他现在不会再去想之前的荣誉如何。
    “什么种子选手啊,就是赢了阿兰·约翰逊两次,媒体不都那样,跟风呢。他们说的能准?就像之前别人给林指导的比赛打的预期,前三都艰难。可现在呢?”
    孙平谦虚的说了一句,顺着话又夸了一句林幕,只是他的笑容也很自然绽开了。
    男子110米栏项目同样是在今天开始第一轮比赛,在男子200米之前一个小时,刘祥13秒27绝对实力轻松的晋级了第二轮,只是稍遗憾的是石东淘汰了。毕竟实力上稍差了些,而且比起刘祥来,石东的稳定性不差,但爆发性就差多了。
    不过也不算失望,孙平初始的想法也是这次奥运会有所突破,目标锁定在08年。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切似乎都比预计中的好。
    特别是改变了上第一栏的步伐后,不论是竞技状态和个人实力,刘祥都开始越来越好,逐渐在向更高的方向迈着大步。这也让他对于刘祥这次奥运会的前景多了许多展望。
    而且这次比赛,赛程方面也是非常轻松,能让他和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积蓄调整。男子110米栏作为直道项目,同样也是备受关注的。哪个运动员、教练员不希望有更多的目光注视,这不只是荣誉,更是对所有辛劳的一种肯定。
    “就是小石有些可惜了。”
    余伟立也是带着遗憾的说了一句,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能够多一个人进入复赛进入半决赛,这都是对田径项目的一次促进。
    他一直来也是看好石东的,只是可能是刘祥的天赋太突出了一些,不论是关注度和培养力度上,石东无疑都要差的太多。
    就是这次奥运会,在选择跟团教练时,石东的教练卢彬都未能成行,负责的是孙平这个名义上的主管教练,但其实都知道,孙平能花在石东身上的精力很少。
    自从短跑起势后,特别是林幕开始全盘考虑整个短跑项目运动员后。一连串的改变下,和往昔的境遇对比。让余伟立对于“一人兴衰废天下”这样的历史窘境感悟的是越来越深。
    不论有多么突出的运动员,始终还是需要有一批相对优秀的人携手共进的。这是厚度,这也是真正的国家底蕴。
    “有人执旗,有人烘托!”
    余伟立不由的想起了林幕曾经说过的这一句。林幕年轻,但是能想,更能为所想付出行动。并且能行之有效。有时候很多东西,真不是年龄和经历所能决定的。
    当然,也少不了他们这些领导的责任,终究也是盘子不够大。
    几人也只是相互寒暄了下,毕竟来体育场观察比赛才是重点。
    场中正在进行的都是田赛项目的比赛,晚间的径赛比赛第一项就是男子200米复赛,时间从20点开始。现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准备赛道上的设施、检查跑道,时间已经快到了。
    男子200米复赛总共是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前三名直接晋级,其后最好的四个成绩递补,总共16名运动员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在明晚开始。
    相比于百米比赛,200米比赛的赛程无疑要轻松了许多,除了今天的预赛和复赛,其后的半决赛和决赛都是一天一赛。
    而且这一次的赛程安排格外的考虑了轧赛的问题。不但100米和200米安排的很开,400米和200米同样间隔的时间也不算短,充分的考虑了一些兼项的运动员。
    这也让之前的代表团很多人有些遗憾,都说林幕之前就该考虑去跑个200米的达标出来,以林幕最后决赛展现出来的状态,他们也相信他跑200米也绝对有一定的竞争力。
    只是林幕也就是笑笑,虽然他现在已经摆正了为祖国争荣誉拼命的心态。但他自认还是要以教练工作为主的。他跑的再好,最多也就是一个人而已。
    米、400米,在他的计划里,未来至少三个奥运参赛的名额必须保证,而且上了赛场也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这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可都不会少。何况,不但是把运动员的水平练出来,其他方面更是需要多下番功夫,比如加快成熟度培养,比如心态意志培养。
    就好像这一次!
    “林教练,朱昆那里情况怎么样?”
    随着场中的准备完成,比赛即将临近,这时余伟立关心的问了下运动员情况。
    华夏此次参加比赛的两位选手,杨祖耀和朱昆都跑进了复赛,杨祖耀在第五组,20秒23非常轻松的小组第一。
    只是之前出场的朱昆稍微的出了些意外,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第一次上奥运赛场过于激动了一些。在一次抢跑后,战战兢兢的跑完了一次200米,成绩20秒76,只排在了第三小组的第五名。
    还好的是最终结果不算失望,总成绩第31名挤进了决赛。大起大落后绝处逢生,对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冲击。毕竟还很年轻,到年底才19岁!
    “还好吧,预赛跑的太紧了,不过有那一次,也进了复赛。压力放下了后,现在在心态上已经平稳多了。我已经让老袁陪着陈教练他们在检录……”
    想了想自己所有的安排,又查看了下百科里现在朱昆的状态,林幕回答了余伟立的话。
    “压力?呵呵,是啊!”
    余伟立不由的摇了摇头。
    往年运动员上了奥运会都是拼命的跑一轮,虽然有可能有紧张,但压力估计从就没有过。
    可现在呢,所有之前的成绩摆在这里了,任何一名短跑项目的运动员在荣耀的同时多少也背上了一些压力。谁也不想做那个最拖后腿的人。好像进复赛都是基本要求了一般。不过,按照朱昆之前跑出的20秒50的成绩,实力方面确实也是这个理。
    “那就看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余伟立没有再去谈这些,现在到这个当口了,也只能看他们的发挥了。运动员成长,也需要多些这样的经历。
    “不过,林教练,回头就算跑不好,你和陈教练他们也要多以开导、引导为主……呃,算了,这些方面现在你干的不比我差。看比赛吧!”
    余伟立本准备再叮嘱几句,可是说到一半,笑了笑停下了话。
    正好,现场的广播员已经开始在播报比赛信息了。华夏的两人,朱昆被分在了第二组,杨祖耀在第三组,准备加比赛,每一组也就是几分钟时间。
    复赛的第一组选手走上赛道后。也只有十几分钟时间,朱昆和杨祖耀两人就将陆续登场了。
    此时时间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八点,相比于上午时候上座将将过半不同,此时的体育场人已经差不多满了。
    田径比赛,每个晚上的比赛时间都是各项目的重头,今天自然也不例外。马上要开始的男子200米比赛的复赛,以及其后的多项比赛决赛,都值得关心的人给与关注。
    播报、介绍、发令、奔跑。
    在全场观众的热情中,体育场的气氛也随着比赛开始逐渐的升温。就是在这样逐渐上升的炽热中,男子200米复赛的第一组比赛结束了!
    随着成绩确定、公布,现场所有的观众都没有吝啬于掌声和欢呼。开场第一项第一组,好成绩已经出现了,他们也更期待于接下来的比赛能越来越精彩。
    “成绩真的好,这个克劳福德的200米真的是强,就是这个37岁的老将这状态……”
    场边,看到了现场的成绩,余伟立不由的感慨了下,也对接下来华夏选手的比赛紧张了些。
    “19秒95!”
    终点线计时牌前清晰的显示着小组第一的成绩,美国人肖恩·克劳福德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第一小组的第一。
    “确实很强,他是这次的夺冠大热门,跑进20秒的次数不少,这个成绩只是他的平常发挥。我在队里看过一些搜集来的他的信息资料。比起之前,他在前程的起速方面要好了很多……”
    林幕肯定的接下了余伟立的话,都是教练员在一起,一般的评价他们也没必要留什么话。林幕也是相对客观的分析了克劳福德。不同于100米,克劳福德在200米上确实当得一个强字。
    在国际田径届,公认的百米10秒,200米20秒,这是一个分水岭。但比起百米10秒的难度,200米进入20秒还要更困难一些。目前活跃在田坛的人,200米有跑进20秒的寥寥。就比如今天参加比赛的选手,从当前成绩和过往成绩,200米跑进过20秒的也仅仅只有两人。
    也许是因为弗雷德里克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