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二章一群人才能代表一个时代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燕京训练中心
    田径训练基地,
    杨祖耀坐在场边的台阶上,目无聚焦的发着呆。
    刚一轮训练下来,他有些累,不过这样的累早已经习惯了,甚至于如果有时候放假或者活动的时候,一天感受不到这样全身疲累,他都会有些不适应。
    他更多的是感到有些纠结,这两天想了不少事情。甚至又把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涯回顾了一遍。想了很多刚练那会的事,又想到了那一个个让他心里怦然而动的过往时刻。
    国家、民族、荣誉、责任!
    在曾经,只是模糊概念的东西,那会的他想着要代表国家,但其实并不太明白代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到了后来,终于可以代表国家,也渐渐明白了这些东西后,他才知道,代表并不那么简单。他只是那微不足道的一个。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把很多自认为的责任悄悄然的背在了身上。
    他关心队友,他愿意为每一位对队友去考虑,愿意为队里、为整体去着想。考虑问题的时候也总愿意从更高些的角度来。进国家队不到两年,短跑这一块,几乎大多运动员都把他当成了“小大哥”。
    他一直觉得这样是他正确的方式,他也甘之如饴。可碰到教练后,教练教他,开导他,让他要更明心的去对待事物。
    如何明心?他有些不太确定。但一路走过来,杨祖耀觉得应该算是明心了吧。可是这会,他又纠结了。
    还真像很多人说的,自以为聪明会动脑子的人,总会时不时的喜欢纠结一下!杨祖耀不由的有些苦笑。
    奥运会快到了,他拿了两个a标,即将可以实现梦想登上奥运赛场了。代表国家不外如是吧!大运会、世青赛、世锦赛、亚锦赛,曾经算的上代表国家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但他都没有现在这样的感觉过。奥运会真的不一样啊……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就如同教练一样,他用他的水平和学识教导着他们这帮人,努力的成就着他们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训练场边不得其门而入的热血少年、满怀天赋却因为年龄和先天弱势而无人问津的苦闷青年,还有他,还有……
    他一直知道教练不但教练水平,运动水平同样很高,400米,刚恢复不久就已经打破全国记录了,水平自不用说。就连200米甚至包括100米,他都相信教练绝对有不弱于他的水平。而且教练也年轻,刚刚度过25岁生日,是真正的巅峰之始。
    可能自己跑,教练现在收获的荣誉要多的多,那些荣誉后面的利益就更不用了。而且绝对没有现在如此辛劳。带着他们这一群人,拼命的教导他们,甚至还帮着其他人,都能逼着队里强行给他放假,可见其辛苦程度了!但为什么自己不跑呢?
    “一个人只能代表一段时光,一群人才能代表一个时代!我们华夏不缺一个两个天才,缺的是一群引领时代的人……”
    这是教练恢复后不久,他偶尔问起时,教练说的话。他一直记得,他也有点明白教练的意思。
    教练因为以为不能再比赛了,选择的教人,可是在又可以跑的时候依然选择了以带人为主。而且他更相信,现在只是因为400米确实还没人,他才兼的这个运动员,如果一旦出现可以有发展潜力的,教练也腾出手了,结果会非常显然。
    他一度的想法就是,教练做的似乎也不算对。但直到最近一连的比赛,他发现,是自己想的太简单!
    亚锦赛,三面国旗高高升起,那是华夏!室内赛,60米比赛,前5名有3名华夏人,颁奖仪式两面国旗同时升起起,老外们嘴里喊出的是华夏。
    他看到了教练所做的真正意义。我们的名字前面,首先有的是华夏!
    世锦赛结束,因为赵林、因为他,外媒、国内媒体尘嚣甚上,很多人惊叹于世界冠军的奇迹,惊叹于10秒内第一人的横空出世。但华夏呢?
    美国、牙买加,田径强国,他们靠的不是一两人,靠的是层出不穷的一两人,这才真正引领了时代。
    “教练可以为了成就国家的梦想,更多人的梦想而去选择,为什么我不可以?!”经过几天的时间,杨祖耀的心越加坚定。
    “是该做出我的选择了!”站起身,杨祖耀看向了训练场内,只一扫视后,径直向着一个方向而去。
    “教练,我找你有点事儿!”
    走到场内,看着迎面跑过来的教练,杨祖耀说了一句。
    话说完,杨祖耀感觉心里一阵轻松,那一点点的纠结消失无踪,一直来都似乎不太明白的东西也渐渐清晰了!
    “人有时确实需要按照自己的心走出一步,也许这就是教练说的明心吧……”
    ……
    训练基地办公区。
    三楼的会议室里,
    会议还没开始,田径总队几十位各项目教练,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低声的说着各自的话,偶尔的还传出几声压抑的笑声。
    陈国斌安静坐在一角,身边的周同不时的轻声跟他搭话,他也只是偶尔的应一两句,说话的心情现在真的没有。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队的教练会议,与会的都是各项目重点运动员的主管级别教练,或是像周同这样的梯队主教练。得益于林幕也得益于朱昆目前的表现,他有幸以一个没身份的教练列席了。
    这算的上是对他的一丝肯定,他在心里有些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感觉这丝肯定的沉重。朱昆的表现不错,这次的200米差点就跑进了a标,这里面有他的功劳。可他知道,更多的那一份是林幕的,而他呢……
    林幕虽然没找过他,但袁国华和他谈过了。现在谁都知道,袁国华是林幕的左膀右臂,比起另一位副手刘仁更得林幕信重,更多时候袁国华的举动也代表的是林幕的意志。
    他从袁国华的话里听出来了,目前对于他的表现,不算太满意。训练方面差强仿佛,但是在安排上缺乏了针对性和计划性。
    总之就是基本合格,但离要求的目标还有距离。
    “陈教练,这还有一个月,带朱昆跟我们留在燕京训练,还是继续跟着林指导去莘庄?”感觉到陈国斌对闲聊话题的不感兴趣,周同问起了朱昆的问题。
    “哦~留燕京,之前跟林指导汇报过了!”陈国斌恍神间回答道。
    行程计划已经下来了,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将会由余伟立这位副总教练带领着去沪海莘庄正式开始集训。至于其没有参加奥运的,各自安排,或是回注册地,或是留在燕京。
    林幕的接力总队自然也是要去莘庄的,只是他考虑了后,还是向林幕汇报了留在燕京跟随世青赛集训队一起。世青赛,现在是他救赎的一个机会,是的,救赎,在他看来就是如此。
    “那行,回头正好也让朱昆和叶华搭个伴!”周同很高兴,在他看来,这次的世青赛,朱昆显然是重点中的重点。
    “嗨~其实要是去年能筹划好,我们这次完全可以上个接力项目的。就按你们徽省那样的接力模式…”周同也有些遗憾,起来的太快,很多东西都没计划到。要不然肯定选出人来去拼一下接力的,接力项目的重要不言而喻。田径比赛,短距离开场,接力压轴、压台,可见这些项目的分量。
    “陈教练……”
    本准备还说点什么,这时冯勇的助理走进了会议室,周同也收了话,坐正了身姿,会议是要开始了!
    手里拿着文件,轻轻放在主位上,冯勇的助理接着轻声道:
    “请各位教练就坐,会议马上开始!”
    环形的大会议桌,一会的工夫坐的满满当当,只留下主位和其下首的左右各两个位置。看着空荡荡的几个座位,特别是其中的一个位置。不少资深的老教练不禁的有些恍惚,让他们心里着实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似乎才一年吧……
    没让他们感慨太久,几分钟后,冯勇、余伟立,身后带着负责投掷项目的洪教练,跳跃项目的鲁教练,以及林幕这个短跑接力总教练,走了进来,会议室里也瞬间安静下来。
    冯勇径直坐上了主位,余伟立和洪教练二人分坐下首左右,鲁教练跟着坐在了洪教练的下手。
    走到位置前,放下了手里的几分材料,林幕淡然的坐了下来。
    从进门开始,他就感觉有不少若有若无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那些目光的韵味,他想也能想的明白。别说那些人恍如隔世,他何尝不是。
    这样几乎所有主管聚集的会议,一年内很少,去年一年田径队也只开过两回。第一回,他坐在一个角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配走了手下的运动员。
    第二回,依然在一个角落,只是那会的他已经有了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资格。
    而一年过去,现在,他已经坐在了前5的位置上,可以对队里的很多决策提出自己的建议了!
    似乎有强烈的目光从身侧扫过来,林幕偏头看了过去。
    映入眼帘的是满脸的亲善的笑容!
    孙行,去年的时候“指点江山”一般发言的人,此时正带着示好的笑看着林幕。
    微微的笑笑,轻轻的点头示意,林幕收回了目光。
    自周维之后,再无建树,甚至于把大多精力已经放在钻营上的人。一位已经被时间磨去了信念与责任的人。
    “咳咳~开始吧!”冯勇轻咳了两声,一声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是今年第一次的全体正式会议,首先给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个总结……另外,奥运会快到了,作为今年队里的首要重点,训练、备战、参赛,有些事咱们都提前议议……”
    这是应有之意,早去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大致有安排了。年头也只开过一些小会,大多也是各项目的协调。一般开年就会开的全体会议被安排在了今天。
    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所有工作也自然要围绕着奥运来开展,这个时间,正好是选拔赛结束,基本上各项目的情况都已经趋于明朗。从这时候开始,最后的训练、备战将正式进入日程。
    当然,依然还有个老话题,怎么参赛,如何组织,派谁参赛……
    “余指导……”简单的几句开场,冯勇向着余伟立示意了下。
    余伟立点点头,开始接手主持会议。
    十几分钟后,各自主管教练发了言,把所属重点运动员的近期的一些训练情况汇报了下。当然林幕和他接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