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二十章是我想差了!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应该是在调整跑动的技术细节?!”
    国家训练基地田径训练场,三位青年运动员静静的站在场边休息。年龄最大的胡珂这时相对肯定的说了一句。
    一个上午的时间,胡珂、张蒙,就只看到杨祖耀一直在那段斜坡上冲来冲去的。不同于昨天的冲刺往返,今天的杨祖耀似乎只跑那一小段,而且总是重复着那一段,偶尔还会俯身下去用起跑姿势连接一下。
    这样的情况他们一休息就看到,那位袁教练经常会过来和杨祖耀说几句,偶尔的林指导还会过来,和杨祖耀说几句。
    队里的助理教练张庆也是一直陪着,似乎还在不时的纠正着什么。琢磨了一会,张蒙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
    刚来两天,因为训练项目和进度的原因,平常除了热身之外和一些最基础的体能项目外,很多常规训练虽然都在一块场地,但进度以及训练的项目差别还是很大的。
    对于这些他倒是有心理准备,同时他也对那几位以前只在电视和影音文件上才能看到人的日常训练格外的感兴趣,在他朦胧的想法里,也许自己不久的将来也会一样。最起码,这也是他的目标。
    吕教授的话他上心了,他也努力的想去探寻些什么,只是有些东西他确实不太懂。不过相比于胡珂,他在遇到不明白的时候,他更喜欢直接问。问教练、问助教、也包括一起训练的队友。
    胡珂的回答,他听到了,但他依然还是问了问身边的另一位队友,在他看来,这位或许知道的更多些。
    “朱哥,杨哥这是在干嘛呢?”
    张蒙凑到了朱昆身边低声问道,来了两天,混的最熟的就是这位朱哥,他也能感觉到,这位朱哥对他也不排斥。
    “杨哥是在磨技术动作,昨天好像林指导又给他分析了最近一段的技术问题。杨哥现在是在找感觉……不过……”
    朱昆看了眼,开口和张蒙解释了下。被人一口一个哥叫着,起初还稍有不适应,只是几次下来感觉还挺不错,没想到进了团队还能碰到个比自己还小的,而且这个小兄弟对他还挺有礼貌。虽然也挺烦这个小兄弟总是问东问西的,不过每次他还是会耐心的给解释下。
    林教练可从来没因为人询问而烦过,杨哥和赵哥也都是,作为努力向他们靠拢的人,他怎么能?胡林山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怎么会想到胡林山,他现在估计在队里当大哥当的有滋有味呢吧?
    叶华、付冰洋、胡林山、范少兵……
    应该都还好吧?临行前,他是在小伙伴们期盼的眼神中离开的。哪怕他们没说,朱昆也有些懂的。他或许背上了小伙伴们的寄托!
    “朱哥,不过什么?”张蒙疑惑的看了眼,尽管他年龄小阅历不深,但是他还是能看的出,这位朱哥似乎想着不少事呢。
    甩了甩头,朱昆有些自嘲,思绪总是乱乱的,特别是来了国家队后。总是会不经意的想起这些事,可能是因为有太多压力了吧。
    以前在省队,最后那一段时间,他的实力水平甚至于训练项目都已经强出别人不少了。他倒没有什么优越的感觉,因为他心里的目标始终就不是这个。有杨哥、赵哥、沈哥在那摆着,他也优越不起来。
    来国家队前,他是抱着拼命追赶的心态的,不论是不是背负小伙伴的期待,他都会坚持努力下去,朝着他的目标前进。可来了后才知道,朝目标前进的何止他一人。陈哥、保哥、俊哥这些先不论,他们原本就已经是在国内有名有姓的前辈,比不上他们或许已经有心理预期了。
    但是训练场边,眼神灼灼盯着他们这个团队的人何止一个两个,在他有意的比较下,不比他差的更不是一个两个。就连……
    不由的看了看身边的这两个最后进来的队友。
    胡珂、张蒙,胡珂不说,就连这个最小的小兄弟似乎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就那个瞬间爆发的劲,他可是用了不少时间才有了些感觉,而张蒙似乎找起感觉来很是得心应手。
    天才确实很多啊!胡林山说的对,不管自己是不是天才,但每个人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优势,努力的充实自己。
    “朱哥,你这么看我干嘛?我心里毛毛的!”张蒙被朱昆的怪怪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赶忙继续追问之前的问题:“你刚说的不过什么啊?”
    “呵呵,不过杨哥的方式……杨哥的方式我不太理解!”
    被张蒙一说,朱昆也缓回了神,缓缓的解释道:“不过林指导说了,运动员想要有成就,天赋自然是第一位的,然后就是训练态度,也就是努力。
    而除了这些以外,最顶级的运动员应该还要有一点,那就是对于胜利、荣誉的执着,始终要保持超越自我的强烈追求。同时要能够主动的不断思考自己的训练和比赛问题,改善自己的运动技术和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顶级运动员,这不是以成绩来定论的!
    林指导说的明白,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如果是这样,那教……”
    “啊?林指导也说了?!”张蒙一声惊叫,这和吕教授说的三个阶段似乎一样啊。难怪吕教授说林指导是顶尖的那一个,而杨祖耀算半个。
    虽然没有喊出声,但胡珂心里同样也是有想法的。这位林指导比他想象中的要开放的多,他通过教练和刚刚这位朱昆的话明白的要更多些。这位林指导不但是有这个意识,同样更有意识在推动运动员向上走一步。
    他甚至于想到,这位林指导似乎比吕教授还要稍微更进一步,因为吕教授似乎还缺乏了一些培养顶级心态和水平的手段。
    难怪教练一直很强调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积累,运动员甚至于教练员,需要有这样的积累。缺了可能都难以成为顶尖。吕教授没做过运动员,他很多时候都只是以一个学者的心态在研究问题。可能缺的也就是这些吧?!
    这么想似乎有点不应该!?胡珂赶忙的甩了甩思绪,他对吕教授还是很敬重的,这是他的贵人也是恩师。
    “小张,我只是还没太明白……”朱昆没去关心惊叫的那个“也”字,犹豫了一下后,最终没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说,林教练和杨哥都是他敬重的人,他不想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断什么,哪怕这个判断本身没有任何恶意。
    算了,还是做好自己的训练吧。也许等我该明白的时候就明白了!
    缓缓的摇摇头,朱昆没兴趣继续说什么,径直向训练场中走去。
    “哎?!朱……”张蒙迷糊了,这朱昆怎么回事,说话半拉,没头没脑的。
    “别喊了,该去训练了。小张,你不是想成为最顶尖的运动员吗?咱们要好好努力!”轻拍了下小师弟的肩膀,胡珂也向着场中走去。
    行进间,视线又一次扫了扫那段斜坡。
    教练说,让我自己去发现,那我要发现什么?怎么发现?
    “胡哥……”
    ……
    训练斜坡下的缓冲地带,
    此时,杨祖耀站在起始段上,微凝着眉头,思索着方才这一趟跑动的感觉。
    教练上午一开始,就给他又讲了一遍关联的一些技术细节,也指导他来斜坡上,利用斜坡的地势条件,强行让自己去找那种必须要赶紧迈步减少腾空的感觉。
    他本以为已经可以找到感觉了,可是几趟下来,他发现还是没有那种顺畅自如。
    速度或许有些提升,但是没有抓住那种流畅的迈步发力感觉,没有实质意义。教练会耐心得陪着他“闹”,他知道,不是为了让他找这点提升的。如果只是为了跑的比原来稍微快点,完全不必要这样。只要照着教练设计的步伐角度,他可以肯定比现在好的多。
    教练是要培养自己去分析、思考,如何去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找改进的技巧。
    他知道,因为最近自己这似乎看起来有些昏头的举动,小兄弟们都对他有意见了。甚至包括那个沈欢,心窍好像突然开了后的沈欢,现在似乎容不得谁对教练有丝毫的不敬。
    可我真不是不敬啊!我更不是质疑教练什么!教练陪着我,甚至引导我,只是为了让我往优秀的方向走的更近些。我不能辜负教练的期望。
    “小杨,去看看……”
    这时,助理教练张庆走了过来,手朝着另一边指了指,那里有特意为他追身服务的一台高倍摄像机。是为了让他可以仔细地看下每次跑动的影像。
    “张哥,你觉得……”
    当杨祖耀看了一遍录制的片段镜头后,忽然转身朝张庆没头脑的问了一句。
    “呵呵~小杨,别想太多!其实你……”张庆摇了摇头,他知道杨祖耀这一问是什么。但他不知道如何去说。事情始末他作为第一助教,他当然能看的到。有想成就自己的运动员,有愿意成就运动员的教练,似乎一切都挺不错。或许也就是时间不能确定罢了。
    可恰恰就是个时间啊,今年的比赛这么多,杨祖耀的比赛更多。室内赛只是小场,国内和亚洲的哪怕也忽略,但欧洲的一些邀请赛、巡回赛、大奖赛和现实意义更大些的黄金联赛,可都是发来邀请了,这些比赛也都被列入杨祖耀以赛代练的计划里的!
    如果一切都没进入正轨,一位跑到20秒大关的华人骄傲,一次次折戟沉沙,成绩甚至比不了当初,这让国人如何去看?或者有没有去考虑过教练的立场和处境。
    普通国人不了解情况最多骂一骂运动员有了荣誉就掉链子,或许还会有不少人安慰运动员。
    但真正核心一些的圈子里,本就有无数人对教练眼红了,这时候难道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话很容易就能被人说出来,是因为你林幕没把人教好的,你林幕没水平还想着标新立异要搞什么技术改进的……
    显得教练没水平爱瞎搞,但真是没水平吗?
    “增加脚掌受力面积,改变受力角度,调整腿屈伸角度和送跨节奏,缩减步幅,减少腾空,这都是已经定好的思路了,而且已经证明是可行的。方向不会错的,需要一个过程,小杨!”张庆最终没去说什么,只是按照训练的思路又说了一遍。
    “张哥,你知道我不是问这个!”杨祖耀沉默了一会,脸上的表情很复杂的说道。
    “你早之前的技术已经成型,教练一直没怎么改,一直给你练速耐补足体能素质。亚锦赛前才真正开始调整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