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七章听教练的话,好好训练,好好跑!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月15日,沪海,
    莘庄田径训练基地室内田径场,
    下午17点30分
    满满当当的看台,躁动的人群,不时的呼啸、呐喊,伴着现场激昂的背景乐,整个现场气氛显得热烈非常。
    这一战两天的比赛已到了最后阶段,马上要开始的将是今天的重头戏。径赛项目,男子200米比赛的决赛。
    “……男子200米比赛决赛即将开始,运动员已经上场……”当看到几位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通过通道走进赛场时,现场赛事解说的声音陡然拔高,一瞬间的情绪喷薄而发!
    随着运动员走上赛道,各自完成了赛前准备后,介绍运动员的流程开始,一道,二道,三道,当介绍到四道时,情绪被进一步推高。
    不管承认不承认,体育比赛,明星的所带来的影响力无疑才是最大的。不论是何种项目,人们所关注的永远是赛场上那些主角。就连现场解说的介绍也无法免俗,哪怕是再公正、中立!
    何况而这场比赛的主角,是一位真正的明星,华夏的骄傲。
    “……第四道,来自沪海的……我们华夏的骄傲……世界飞人……男子200米全国记录、亚洲记录保持者,杨—祖—耀……”
    “吼~”
    “飞人,杨祖耀!”
    “飞人,杨祖耀!”
    巨大的喧嚣鼓噪直掀顶棚,整个体育馆被震的“瑟瑟发抖”!
    绝大多数都是沪海本地人的现场观众,用他们最大的热情欢呼着!
    这是我们华夏的骄傲,是沪海的骄傲,可以令他们为之倾倒的华夏力量!
    赛道上,
    因为杨祖耀的影响力,运动员的介绍到他这里时,被很自然的延迟了几秒。
    第五道,
    本是一脸凝重的朱昆,轻轻呼了口气。
    因为赛场的空间狭小,甫一上赛道,他就感觉像是被观众席和场边的无数人所包围!
    时常爆发的巨大喧嚣,声声的往他耳中灌,或许会有的目光倾注,哪怕是已经有过几万人的体育场现场被人呼喊的体验,但这样的情况依然让他心里有些颤颤的。
    他不是没跑过室内场,但如此多的人,仿佛是“围逼”一般的态势,却是从没有过。
    上一站,因为他的训练进入新阶段,也因为他师父的原因,他没有参加。让一直期待着能和杨哥同场竞技的他稍有些遗憾。
    但好酒不怕陈,他也相信机会很多,不但是国内,他甚至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在国际赛场上与其并肩作战。
    第二站比赛他来了,他的期待也实现了第一步,他也真正见识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杨哥的巨大影响力。这让他在羡慕的同时也了不少压力。
    人一出现就瞬间成为焦点,刚刚介绍时,只是轻轻挥了挥手,更是掀起了一波浪潮。体育明星的风采一时无两!
    明星有很多种,甚至于插科打诨、装疯卖傻都可能成名,收获很多人的喜爱。但体育明星,只能靠一段段辛劳砥砺,一份份荣誉和成绩来装点。
    也正是如此,到了临关头,他反而舒了口气。
    “……第五道,来自徽省的……五城会男子200米冠军……朱——昆……”
    到我了!我也有过第一步,继续努力吧,朱昆!
    向着看台四周挥了挥手,让他心情也稍微的有些小激动。尽管没有杨祖耀的那般轰动,但是动静比起其他人却不算低。
    收回了“巡游”的目光,朱昆向四道的杨祖耀看去,此刻的杨祖耀也正看着他。
    熟悉的脸、熟悉的笑容,轻轻的一点头,眼里带着很多的鼓励。
    一瞬间的,朱昆的心里有些热热的。
    一般情况下,赛前哪怕是再熟的朋友队友,只要进入比赛流程,基本上很少再会去交流。上了跑道后更是如此。
    也只是简单的示意,是杨祖耀对曾经的小师弟、训练搭档的一些鼓励。鼓励完了,接下来只能是自己。上了赛场,需要的是跑出自己。更何况,现阶段的他,跑出自己也并不那么容易。
    收回了目光,走向自己的起跑位置。刚刚所有情绪和色彩,全部收了回来。
    “起步……途中……”他的呼吸越来越平缓,心里默念着技术动作!
    “各就各位~”
    “预备!”
    “砰!”
    “加油!”
    “加油!”
    室内赛跑200米比赛,有两段弯道和两段直道,从技术动作来看,跟室外赛的400米近似。但真正比赛起来,或许累人程度没有那么大,但就技术动作来说,甚至要更考究些。比起室外的百米或是200米,那更是差别极大。
    比400米更短的弯道,更短的直道,弯道弧度的差异,节奏切换间所要选择的脚步变换,甚至于地面的倾斜角度等等。
    所有的细节差异都直接决定了,比起室外赛的200米正规比赛有更高的难度和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专项百米的运动员练下弯道再调整下起速的节奏基本就可以跑200米,而且成绩不会太差。但如果是室内,可能想要成绩理想,难度就很大了!
    因此,一般在室内赛,不是专项的200米运动员,或是技术比较优秀的百米运动员很少会去跑。这场比赛也不例外。
    位决赛选手,就弯道技术而言,显然都十分优秀,或许差异的地方就在节奏变幻间的弯道、直道的转换和绝对速度的爆发上。
    但如果在这些方面差距不大,或是因为多方面导致的差距不大,那比赛的走向就很难预测了。至少,在绝对速度优势不能发挥完全的情况下比赛将会显得很是焦灼。
    能从近百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本身在该项目的实力上就属于国内最顶尖的这一波。而且,本来因为自知实力的差距,他们就已经抱着全力一拼的态度来的。
    而现在,无轮是现场看比赛的人,还是他们自己,都明显感觉到,似乎那位令他们高山仰止的亚洲记录和全国记录保持者,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使得本来就以年轻运动员占绝大多数的决赛选手,陡然间心里的气足了很多。
    跑……跑……拼命跑,如果能战胜……不,不,只要能接近那就赚翻了。气势不断升腾,挥臂、迈步也变的更加有力起来。
    三十米、四十米、五十米、六十米。
    已经进入第一条直道,全力在向前奔跑的朱昆,心里很是有些疑惑。
    从起跑开始,几步到十几米间,因为道次接近,他曾经努力用眼角余光去扫过左边的身后。因为前伸数的原因,起跑出去以后比他靠后很正常,但是他总觉得有些正常的不合理。
    相比于其他的决赛选手,他了解杨祖耀的情况显然要更深刻。不是通过一堆堆数据和电视录像,那是一次次从训练场的跑道上跑出来的感觉。
    这还是他有接触杨祖耀以来,第一次在跑出去这么一大段后,还没感觉到压迫感,当时他就已经有些疑惑。
    现在进入了第一条直道,他依然没有,用眼角余光扫过,没有发现,他诧异非常。
    是我进步大了,他转念就否决了。虽然他自觉进步很大,但就算比起当时的杨哥,他也不认为可以与之比肩。更何况是这么长时间过去,有林教练教导,还有杨哥那拼命训练的劲头。怎么可能止步不前。
    “……杨祖耀,杨祖耀……朱昆,朱昆……”现场解说声嘶力竭,狂吼着把激情通过传声设备倾撒向体育馆内。
    杨祖耀是他们的骄傲,现在似乎有些不对,他们需要给他鼓上一把劲。而那位被点到名字的年轻小将,跑的确实出色,目前隐隐的第一位,甚至把杨祖耀压在身后,同样也值得他们给出一份赞扬。
    “还是老问题……”
    赛场边,陪着冯勇和余伟立站立一旁的林幕,只看了几十米,就忍不住摇摇头。
    后面的情况不看,林幕就已经可以大致判断出后续的进程了。
    每一位运动员,特别是能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批运动员,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不是教练教出来,那是运动员根据自身自我调节后形成的。
    不同于赵林可以毫无保留的执行他所设计的节奏和技术细节,杨祖耀显然分析和执行的更要细致些。在执行技术训练计划时,哪怕杨祖耀从未提过,但在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有些局部的分析、尝试。
    这也使得杨祖耀在技术融合的阶段,显得更慢了些,赵林、包括沈欢,至少在节奏的固化上已经做到了稳定,欠缺的也只是进一步的磨合形成记忆的问题。而杨祖耀,显然还没彻底找到他认为最佳的节奏。
    林幕并不觉得自己的训练计划是完美的,但他非常肯定,他利用百科的信息分析出的这些,至少非常适合现阶段的杨祖耀。
    对于杨祖耀现在的情况,他内心里除了有些遗憾进度不佳外,欣慰多少也有些。
    对待每位运动员,需要有不同的方式,可能去要言传身教,可能需要大棒加甜枣,或者也可能是给与他们足够的空间。至少有他在,有百科在,他不怕他们会彻底趴下。
    早在很久前,他就说过,他要培养的运动员不是一个训练机器、比赛机器,需要的是有独自思想、自主灵魂的优秀体育人。
    到了未来某一刻,运动员们达到一定程度,他可能只会带他们锻炼体能,至于技术细节上的东西,也只会提供些辅助,会主动的要他们去自我尝试。这是他认为一名顶尖运动员该具有的素质。他需要给他们培养出这种感觉。
    现在的杨祖耀,不论是有意还是性格决定的无意,至少有了些他预设的方向。因此他从没去和杨祖耀谈起该不该完全执行他训练计划的问题,也只是时常给他讲解所有他训练计划上的关联细节,尽可能的帮助杨祖耀找准方向。
    只是,目前还欠缺不少,而杨祖耀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挣扎了。赛场上的他跑的很不顺畅,比起第一场时都要还差些。
    还是心不够强,性格决定成就,性格或许也决定了命运,还是需要给杨祖耀增加些坚定。
    视线跟随着杨祖耀的动作移动,林幕心中不由的感叹了一声,教练员并不好当啊!
    比赛的进程,大致的按照林幕的预想在行进。
    而赛道上的杨祖耀也正如林幕所想的那样,犹豫挣扎了!
    从起跑之后,他就一直计算着自己的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