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二百一十六章继续比赛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随着60米沈保和200米杨祖耀的创记录夺冠,林幕一行结束了他们的今年全国室内田径赛的第一站比赛。只稍歇了一晚后,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沪海。
    全员全组,集体行动,除了竞走和曾经的中长跑个别时期。这样集体的情况参加国内比赛,在非大赛期间,以往国家队的历史中很少见。
    运动员代表国家比赛自然是以国为单位,但只是国内比赛,还是会以各自省市代表团体来参加的,运动员们自然会有各自的归属。
    因此在一般时候,国家队的运动员平常比赛都是会跟着省市的队伍行动,很多时候甚至还会根据省市的要求来选择参加比赛和投入状态。
    现在显然不一样,林幕牵头,其他教练协同,这已经可以代表着整个国家队短跑项目的集体意向。哪怕是之前钱塘比赛的时候地方那些带队领导们有些疑义,但也只能藏在心里。
    而且,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在他们规划中,从2月份开始到接下来的3月份,直到今年的第一场重头戏——世界室内锦标赛开始前,他们都将会以这样的集体方式来进行。
    赛程安排也是比较紧凑。国内今年的三场,第一站钱塘站已经结束,马上要在沪海开始的第二站,接着22号的燕京站。结束之后接着就要赶往欧洲,2月28日法国列文……直到3月5日,匈牙利布达佩斯。
    因为参赛资格的问题,这时候他们才会正式分开。去年就已经达到世界室内赛参赛标准的沈欢、沈保以及杨祖耀,加上一个外卡参赛的赵林。他们将汇合其他参加室内赛的田径队运动员,征战世界室内锦标赛。其余人则是要回国训练修整,再之后,室外赛就将开场。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他们希望用更多的比赛来进一步磨合和优化节奏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对于运动员熟悉并且对训练更熟悉的人交流、指导,无疑是很大的助益。
    因此,哪怕是这些教练员们对于总要跟着一位年轻的领导一起出行而稍感拘束,但内心里却是乐见其成的,或许隐隐的还会稍舒一口气。
    不管承认不承认,先不论以核心力量带动专项的这一训练模式的发起人身份,就单是把控极限这点,哪怕他们自感是对自家运动员极为熟悉了,但仍然觉得林幕比他们强的多。
    就如此次钱塘站比赛,6位运动员,60米和200米,两项4跑,他们从中看到了不少问题。节奏需要磨合这本来就是意料中的应有之意,同样也有在步幅和技术动作规范上一些发现。
    观察出问题,总结后分析,再依次解决,这本就该是教练员的工作方式。
    而且比赛结束当晚,林幕就陪着他们进行了一场交流。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他们对有些疏忽或者不甚明了的地方了解更深刻了些,无疑为下一步的提高和制定后续的计划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这使得他们对于发现运动员不少问题,本有些不太好受的心理也平静了许多,甚至于还有些小小的期待,这让他们自己都感觉有些意外。
    或许就像林指导说的,有欠缺,能发现欠缺最终改进,才能真正的有所提升。教练员的存在意义就是带给运动员提升。
    这是职业、责任,也是使命。
    ……
    月14日,沪海,全国田径室内赛第二站比赛拉开帷幕。
    这一次的比赛场地,选择的是莘庄训练基地室内田径场。
    其实很多时候,国家田协、田管制定规划都不是随时随意的。就比如这次的场地安排,早在去年就已经定下了。整个战略规划上也考虑过了很多细节。
    因为今年是大赛年、奥运年,考虑的方向自然要以此为准。
    更多的检验冬训的成果,通过一场比赛的适应后,第二场比赛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的场地给国内顶尖的选手们尽情发挥,以达到一个充分热身和吸收成果的效果。
    在同时也是为了给需要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的各项目单位提供一个就近观察的机会。一般国家队的后备队员梯队建设,除了各省市推荐外,最主要的来源也就是各种大中小型的赛事。
    冬训过后,新年第二场,无论对于哪一点,都无疑是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因此,这一战的比赛,田径队很多项目的教练员都出现了。
    作为国家田径总队的老大,总教练冯勇,二把手,国管部主任、田径队副总教练余伟立,他们也需要在冬训过后,新年开始,观察了解一下运动员们的情况。
    来到现场的两人只是随意的和碰到的队里教练打了招呼后,就独自选择了场边的一块位置。
    领导没招呼,一般也不会有人会往上凑,两人看着场中比赛,交流了一会后,就吩咐人去找来了林幕,相对于其他项目或有少许突破的按部就班,短跑才是他们现在最关心的。
    “小林,我知道你的习惯,先看完等下的比赛我们再说!”
    人一到,冯勇简单的询问了目前情况后,很是亲和的微笑着说道。
    “多谢,冯指导!”
    林幕也没矫情,他确实需要更多的观察,不但是赵林和杨祖耀,位置不同,想法不同,现在他也需要去观察其他的国家队运动员。
    这是他第一次协同其他教练来完成对运动员改变,也是第一次有意识的去带动一批教练员的技术改进思维。冬训那会虽然也有带起教练员的意思在,但是毕竟层次不同,而且更多的时候也是只关于体能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
    因此,现在的他需要获取足够多的信息以便在交流时引导、开拓思维。百科列表里,几名运动员都在其列,但这些只是属性上的直观,动作和技术上的东西只能去通过日常训练和现场比赛才能真正的了解。
    此时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两点,马上要开始的就是男子60米比赛的预赛,他所要关注的几名运动员都将会上场。
    室内锦标赛的比赛一般时候项目都不多,特别是分站赛!相比于第一场,因为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原因,已经算多的了,时间也变成了两天!但赛程依然很短,比赛紧张,各项比赛间的节奏更是极快。
    男子60米的比赛也依旧是一天两赛,下午两点左右进行预赛,三个小时后五点左右进行决赛。
    这一战的比赛因为有多方面考虑的原因,对于报名参赛的成绩要求很低,很多新手选手和老将都选择报名参加了60米和200米的比赛。因此,相比于第一站,这站的60米预赛就有了10几组,人数超过了百人。
    一组几分钟,十几组比赛进行的很快,随着观察中的几名运动员的依次上场,男子60米比赛结束!
    眉头微锁,神情似乎有些凝重。
    “怎么样?”余伟立看着林幕的表情,关心的问道。
    刚刚比赛时,他和冯勇也是在关注的,不只是赵林和杨祖耀,也包括其他几人。无论怎么说,现在这几名运动员都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一批,他们也是对这几人寄予着厚望的。
    今年的奥运会,哪怕是极力在中心会议上压着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但心里多少是对单项、接力,有着期待的。
    或许潜意识里更多的是相信林幕,这个总是能创造奇迹的人。
    刚刚的比赛,他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成绩还不错,比起队里记录的几次测试的60米成绩都是稍有提高。而且沈保的提升似乎尤为明显。
    赵林6秒60,沈欢6秒58,陈建海6秒61,沈保更是6秒57平了上一站创造的全国记录。成绩似乎都略有提高,而且似乎稳定性都不错。
    最起码现在的结果冯勇是比较满意的,6秒60以内,在国际室内赛场进决赛的可能已经极大,遇到好些的情况,夺牌也不是不可能,这对于国家田径项目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次突破!也似乎不像之前说的改进过程的不稳定情况。
    冯勇如此想,但时常接触林幕等人,也清楚林幕整个训练意图的余伟立,他却不只会这么简单的从直观成绩上来看。
    他也看到了些问题,但毕竟不是亲身参与训练,具体到什么情况,他也无法有个清晰的判断。因此在看了林幕表情挺沉肃的样子,他直接开口问了出来。
    “冯总、余指导,情况不算好,但不算太坏!”林幕缓了缓神,轻轻呼了口气,领导面前他也不藏着,“设计的技术动作,目前他们还是处在强行用大脑意识来控制的阶段,还是很生硬。有时在局部发挥并不理想,对成绩的影响上还是不小的!除了沈保不怎么要改节奏跑的比较稳定,其他人……”
    缓缓的摇摇头,林幕接着说道:“而且,我们也没特意给他们去强调60米的跑步节奏。磨合技术的目标是首要的,也只是跑60米时让他们前面更爆发些,现阶段也不适合随意的改变节奏……”
    “成绩进步还是有的嘛!而且室内赛按照现在的情况也不是不能争一争。去年刘祥在室内世锦赛拿了60米栏的季军,今年我看短跑这里也能有所突破。”
    冯勇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林幕刚刚说的话反而让他有了更多的期待。因为不成熟,因为还不算好,但已经有了提升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可见的未来还有更大的空间。
    作为田径队的总教练,冯勇自从把关注重点从原来刘祥等人身上一步步挪到林幕这里后,似乎就只有惊喜,从没失望过。这一次,他也相信林幕会带着他们走好这一步,可能时间上不太能确定。但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等。
    这些过程里的室内赛能算什么,何况,以目前的情况就已经可以达到他的预期了。
    “小林,小赵你还是没打算给他上200米吧?”冯勇了解过情况,似乎林幕一直就没有给赵林上200米的意思,他可是记得林幕曾经说过的,最初的意向赵林200米才是主项的。显然赵林也适合跑200米。
    哪怕再是说兼项不好,但天赋运动员的资源就在这里,不可能真分的那么细。而且现在国内的情况,百米a标都超了,二百米、四百米仍然只是杨祖耀和林幕两人。
    哪怕可以多一人出现,或者只是听个一枪两枪,也是个极大的进步,对于田径工作的推动也是个极大的助益。赵林这样一个百米能跑进10秒的人显然很合适。当然还有个更合适的,甚至都不怎么需要特意去转变。
    冯勇认真的看了看林幕,心里直接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