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一章以接力带动单项(第一章)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会议室里,
    林幕的声音在响着,没有激情澎湃,也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
    “任何行业,发展都需要契机,咱们竞技体育,同样如此!契机是什么?成绩!成绩好了,才能养成一个好的氛围,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有些看法不可避免的会随之改变。
    成绩好、有发展潜力,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这一事业。只有更多的家长们能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去练体育,才能为咱们提供优质的人才后继储备。同样也可以让更多外界的优秀人才能看到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希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座的都是点点头,大家都懂,但是现在不是没成绩吗?无疑就是恶性循环,同等条件,或者是更优一些的条件、待遇,咱们招不来强手,看不到能让孩子有好发展的希望,更多的家长只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努力念书。哪怕这孩子根本就没有能读上去的希望。
    “那成绩的契机呢?则需要一个突破点!其他的项目我不太懂,我就说说短跑的。”
    “上一届亚运会,田径项目上,有一枚金牌的出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原因就在于他们弱……“
    林幕的话一说到这,大家都知道了说的是什么了,泰国4*100米接力队,因为他们4名参赛选手确实是弱。百米比赛只有一人进入决赛,而且成绩垫底。但是他们就是获得了金牌。
    “是的,泰国队,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一次的金牌。没注意的是,其实他们早在这枚金牌之前,在亚洲的各项大赛中,泰国已经多次进入决赛,成绩一步步提升起来的。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是。
    大家都知道泰国队参赛选手的水平其实并不强,他们的四名队员中,只有一人能达到奥运会的b标,也就是10秒30以内,而其实在更早些的时候,他们普遍的成绩甚至于要在10秒50以外。
    早在80年代,我国的短跑项目其实也处在一个跟我们徽省现在差不到的境地,世界大赛个人无缘,偶尔的一次两次,也是一枪淘汰。因此,在86年,我国提出了一个方案,以接力带动单项。但是,最终的效果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不太好……
    从86年开始,到今年,在赵林没出现之前,我们的百米最好成绩从10秒26提升到10秒17,进步了0.09秒。而泰国呢,从90年代开始,他们启动了接力带动单项的计划。仅仅10年时间,他们把全国最好成绩,从10秒54提高到10秒26,提高了0.28秒。”
    “运动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比赛机会,在个人实力无法稳定保证的时候,接力这项配合与个人实力同等重要的项目,在我看来,也许是一条值得去尝试的路。
    运动员可以通过配合去弥补个人实力的差距,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比赛,去取得成绩。而运动员在更多时间的相互竞争、相互激励这样一个氛围下,更容易激发潜能,提高个人水平,从而又加强了团体实力,这同样也是一个良性循环。”
    上首位上,周振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接力带动单项吗?他听说过,但是跟国家队差不多的情况,实力稍好的,不会把真正的精力投入到接力项目上去,都想着还要继续争取下单项。
    毕竟不是大型赛事,接力不是常规项目啊。当然也少不了带队教练的问题。哪怕他们徽省已经如此弱了,但如果让这几位带着目前队里顶尖选手的教练员把几名运动员凑在一起,很难啊!
    周振的考虑立刻就成为了现实,就在林幕说到这里的时候,几位带着目前徽省“顶尖”短跑选手的教练员立刻感觉到了危机。
    如果真的实行,设常规接力队伍,5、6人是最起码的,而这些顶尖的运动员必然也要参加。而这些“顶尖”的运动员自然有自己的辅助人员和专职教练,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
    还是各自带?令出多门显然不合适了,更何况还有下面一堆的辅助工作人员。不可能全包含在内,那结构也太臃肿了!
    到时候必然会有一个“主”出现,他们自觉自己的分量和水平无法去承担这个接力项目的主。因此,事情还真的有些不好办的。趁现在领导还没决定,看来需要先打个话头。接力队可以有,但完全的以接力为主,这可不行!
    “林指导,泰国队的情况我们也大致的了解了下,他们能有现在的提高,就像你刚说的,用的时间也是快10年。如果我们要改变,见成效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更何况,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城运会,现有情况也不可能马上去做重大改变打乱计划。
    要不,林指导,你还是先说说城运会如何能找些突破吧。一步一步来嘛!”
    说话的人姓钟,是位40多岁的中年,他是目前负责沈越的主管教练。他没去反驳,只是转换了概念,转移了下话题。又引上了城运会。
    他的话完,其他短跑项目的教练也是纷纷附和,观察了一圈基本都是带着“顶尖”运动员的那几个。
    “这位是钟教练,沈越的主管教练!”这时候,陈国斌却是出声给林幕介绍了下说话之人。
    陈国斌面无表情的介绍完,依然保持的面无表情,相对于对林幕的羡慕嫉妒,他更不喜欢这几个老家伙。他虽然现在是专职教练,但手下带着的也就是普通和年轻的运动员。天赋好些的那些,轮不到他,这些老家伙抢人抢资源,常有的事。
    林幕微笑着冲陈国斌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最先说话的人,道:“钟教练的话也有道理,现在做大的改变是可能会对城运会的计划有影响。”
    林幕早在之前其实就考虑过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要不他也不会犹豫,而且他也想到后续的问题了。于是首先肯定了钟教练的话后,才接着道:“但考虑是否合适、是否能有序发展,必须要迈出一步来做出尝试,好的继续,不好的再改进。正好,从现在青年性质的城运会开始,也能相对影响小些……”
    “其实最近几年,国家队的专家、教练也有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期间对于接力,甚至对于泰国队都做过不少的专业分析,我也看过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并不复杂,主要是一些辅助上。”
    林幕说到这,看向了周振:“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机密,我这边都可以提供给队里。咱们可以根据计划给年轻运动员突击下身体素质,再着重练下配合,在城运会上做些尝试。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算没有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
    周振点点头,他一直在分析着利弊,其实也没什么利弊好分析,无非就是要么第一枪全毙,要么半死不活的拖到临最后再被毙,真没多大区别。成绩带动氛围,但这个成绩可不包括勉强听个第二枪、跌跌撞撞进个决赛的。至于林幕说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还真没敢想。。
    钟教练一直在留心看着周振的情况,见到周振有要赞同的趋势了,他赶忙说道:“林指导,我知道这些方法是国家队的专家们整理出来的,也吸取了诸多经验,肯定是极好的。
    但现在我们手下的运动员单项压力太大了,他们也只有一次城运会的机会,我们也不能让他们放弃对单项的追求而把精力放到接力上吧?
    再说了,时间太短了,咱们省队也没谁有那个能力能在城运会前把计划顺利推行下去吧?到时候要是两项都不落好,更是打击了运动员的自信心不是?林指导,你是冠军教练,有技术有水平有经验,要不你来试试?”
    “是啊!运动员压力太大了!”
    “都想着要突破下,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嘛!”
    “对,林指导你有水平,要不帮我们试试!?”
    三言五口的,钟教练的话说完,就引来一堆附和!
    周振听着听着,火就上来了,这些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带人带人不出成绩,学习提高也是进取心不足,抓着老一套不撒手,抢资源、抢位置的却是一身劲。现在他这边还没决定呢,就拿话堵林幕了,这让人家心里能舒服?自己这边可是一直想拉的更亲近些呢。
    就在周振准备出言训斥的时候,林幕却是先接了话。
    “我来试试也行,这些方面的东西我确实要熟悉一些……”林幕依然还是淡定的笑容,早有心里预期,当然不会因为人家几句话就如何。只是没想到现在被弄的要自己上而已,本来想的只是提供些信息,协助下。
    “林指导,你……”周振有些懵,怎么转着转着的就到了领导们所想的试试这里了?一瞬间的他有些恍惚,连惊讶都忘了表示,接下来说的话也忘了继续下去!
    他忘了惊讶了,别人可没忘,在座的这些教练们听到林幕答应下来,瞬间都是一阵惊诧。这真应下来了?真有自信呢?还是强出头?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钟教练的脑海里电光火石般一阵分析,最终没分析出道道,也没再管,赶紧说了话:“林指导,有你亲自出手帮忙,咱们徽省是有希望了。哈哈!
    不过,人选方面,进正赛的几个,现在任务和压力确实很重。勉强带着,他们要分心两顾的,最终肯定出不了好效果,这也影响了你的工作进度。你看?”
    周振回过神来,听到这话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直接训斥道:“老钟,钟教练,怎么说的呢?这是人林指导的工作?他是为了咱们徽省田径队!什么任务压力的有咱们徽省的发展重要?……”
    “周主任,钟教练考虑的也对,毕竟咱们队里之前针对城运会都有运动员方面的一些安排。现在打乱了,确实不太好。”
    “小林,话不是这么说的……”周振有些急,小林就直接出口了。他真怕林幕有个难堪的,以后跟队里渐行渐远,那他之前所做的所以努力就白费了!
    “周主任,其实不难办,既然已经说了要带一次,那我肯定会尽力的。原先安排的就不变了,参加预选赛的不是有11人吗?就从他们中间挑5、6人我带到城运会结束,时间不多,不管能不能有大的提升,一些训练的方式方法可以先落实下来。”
    周振沉默了,心里分析着。最终觉得,这样也好,参加预选赛的都是真正没什么影响力地位的运动员。他们还享受不到专职教练负责的待遇,队里也没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成绩突破。
    本就是为了锻炼的,更重要的,这些人都是一个教练带十好几个的那种,不会有什么影响。就算最后什么效果都没,也能让他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