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正文卷第一百六十四章亚锦赛(十一)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最新章节目录
   黎刹体育场
    时间走到了晚上19点。
    杨祖耀接连做了两组的起跑加速热身之后,就站在检录区不远的位置,原地进行跨步和肌肉拉伸的热身活动。
    有过世锦赛的一番洗礼,从身到心的感受了一回胜与败、得与失、彷徨与坚定。到了现在这样的赛场,哪怕是进入到决赛了,他的心境依然平和。
    这次的亚锦赛,他跑的不累,至少比起世锦赛时是这样的。随意掌控自己,只跑自己的节奏让他很轻松。没有身体上的疲乏,更没有精神上的疲惫。
    检录区前,看着决赛中其他对手周边围绕的人。哪怕是尹汉钊,这个临近退役的队里老哥身边都有殷勤服务的人在。
    递水的,递毛巾的,殷殷叮嘱的,或是他们的教练,或是助理等工作人员。而他的身边空空如也。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从他进林幕的团队开始,就一直这样。
    有时候杨祖耀也觉得有点好笑,或者说是好玩。
    在没进教练的团队前,他已经算是国内200米项目第一人了。虽然没破过记录,但也拿过200米全国冠军,虽然是大奖赛和分站赛,但怎么说也是全国冠军。因此,在刘仁教练手下时,他已经有了专门为他服务的一个小团体了。
    可到了林幕教练手下后,那些他也不怎么喜欢的人都没有被接纳。他的冠军运动员待遇从那一天开始没有了!泉城站还稍有不适应,到世锦赛时,他就习惯了!
    刚刚尹汉钊的生活助理过来了,要帮忙照顾下他,他笑着婉拒了。他知道对方也就是礼貌上的客气罢了。赛前赛后,不接团队外任何一人的东西,这是默认的规矩。不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但能免则免。
    再说了他早习惯了,而且还觉得很轻松,更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从检录到点名,然后自己开始热身,所有种种他按部就班完成,都是已经熟悉得再不能再熟悉的流程。
    唯一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场比赛,教练可能不会再有时间来关注他了。细致的观察,精准的判断,赛后给他分析一跑的得与失,不足和欠缺,为他能不断提高事无巨细。这是教练一直以来的方式。现在每次跑,他都有信心下次跑的更好,也正是得自于此。
    很多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曾经就运动员天赋的问题做过一番解读。什么是运动员的天赋?除了先天的身体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能有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杨祖耀曾经认为自己没有天赋,因为他没有明显优于其他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特别在百米上。他的身高就是大多人看起来的劣势。但现在他不确定了,因为教练仿佛给他开启了学习的天赋。
    想到教练,杨祖耀心里不由的想起了教练参加的比赛。可惜的是他要准备比赛,虽然检录区这边可以有设备看到比赛过程。但毕竟不是亲眼!教练赢了,破了全国记录!只是跑的太累了。
    米他跑过,技术方面他也了解,教练用的方式,他知道自己跑不了。这一次教练跑的很辛苦,就像自己当初刚跟教练时,第一次改变节奏跑泉城比赛的时候一样。但他相信,下一次肯定会更好,这是感同身受的自信。
    轻轻的摇了摇头,杨祖耀笑了笑。一想到世锦赛结束后,放假归来时,教练担心他们心浮躁了而给他们做的思想工作,他就想笑,也算是自嘲的笑。
    就如同赵林看到的标杆一样,在这样的团队里,始终有一个标杆立在那里。他怎么可能浮躁的起来?400米,那样的方式他跑不了,成绩跑到那样更别想了!甚至于200米,他知道教练那是不跑,如果跑,成绩绝对不会比自己差到哪儿去,甚至更好也不一定。就那个速度和节奏感,他看的出来。400米运动员改200米,只要有绝对速度,改起来太容易,他也是那么过来的。
    仔仔细细地完成了自己的热身步骤,随着场边工作人员的提醒,杨祖耀和其他八名选手开始排队,进入赛场。
    时间到了晚上,体育场又迎来了每天观众人数最多的时刻,但就如同前几日一样,多与少,气氛激烈与否,对于华夏选手、华夏人来,区别并不大。
    菲律宾,甚至于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华夏并不友好,这是从上而下,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表现。来到菲律宾5天,参加比赛已经三天,杨祖耀深切的感受了一回。
    此时此刻,全场万余名观众欢呼鼓噪,甚为热烈的气氛,或许是为了起哄,或许是为了某人,但杨祖耀知道,这跟他无关。有时候,他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体育和其他方面都如此弱势的国家能在华夏面前做到如此模样。
    一位打破人种论的10秒以内第一人,两位世界冠军,或许在他们的眼里,甚至于不如一名初出茅庐的日本小将。
    “末续……”
    “高平……”
    “法乌齐……”
    一声声的名字呼喊,当杨祖耀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阵阵传入他的耳中。末续慎吾嘛?高平慎士吗?或者是法乌齐和阿比西?
    杨祖耀参加过的田径赛事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国内外也都有见识过不少,欢呼和掌声,甚至于嘘声他都经历过不少。但被当成大反派一般的情况他还是第一回碰到。
    之前的赵林,现在的他,或许最有分量的就是那个世界冠军头衔,因为这一头衔能让击败他的人显得更有分量,至于谁击败,可能是沙特人,可能是科威特人,也可能是日本人,不重要!
    击败……
    走到第四条跑道,杨祖耀活动着身体,随意的看了看决赛的对手们,与尹汉钊短暂的目光接触后,又自收回。他看到了老尹眼里和他一样的意味。轻轻摇摇头,他专心开始了最后的赛前准备。
    而与此同时,他也能感受到别人的注视。没有去刻意观察,他能想到的无非就是那几位。相对于无知和无聊的观众,运动员们对于他这样一位跑到过20秒,现任的亚洲纪录保持者不可能选择无视。
    特别是那位一直以来的老对手,亚青赛,亚运会,曾经他输过不少,一度,是他一直想努力追赶的目标。不过现在自己成了领跑人。
    为了我放弃年终总决赛吗?
    证明之战?
    也许吧!但这是我杨祖耀的证明之战,是我们华夏的证明之战!
    此时,现场大屏幕上打出了本次亚锦赛男子200米决赛的八名选手信息。
    “第四道,世锦赛200米冠军,200米亚洲记录保持者,来自华夏的杨……祖……耀……”
    现场广播声中,运动员的介绍依次进行着,听到介绍自己的声音,难得的收获了些呼喊和掌声。
    向着看台礼貌的挥了挥手,杨祖耀轻轻的笑了笑,这可能开赛以来唯一让杨祖耀欣慰的地方。广播员的介绍并没有带着诸多立场!
    “!”
    大概一两分钟后,裁判喊出了就位口令。
    杨祖耀缓缓走上起跑线,他的心态安静平和,坚定了内心后,现在他对于赛前心理调节做的越来越好。经历过世锦赛那一场的抢跑闹剧,体会过几万人的漫天嘘声,也捶打的他的心和意志越发坚韧。
    !”
    发令员举起了手里的发令枪。
    现场的哄闹渐渐安静了下来。随着八名选手起身从下蹲变为起跑姿势时,所有人不论是否热衷于赛场,眼神也不由自主的关注起跑道上的那些身影。
    “砰!”
    一声发令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
    ……
    看台一角
    已经在这一块站了几个小时的日本田径队短跑主教练高野进,此时一脸失望。
    这次日本队出征亚洲田径锦标赛,派出的是国内现在最强的一批运动员,各方面的重视更是极高。因为他们的老对手华夏越来越有起势的趋势了!
    百米输了,400米输了,或许早有心理准备吧,他还稍微好点。但现在200米,这个他还保留着一丝希望,寄希望于末续慎吾能在调整阶段的华夏人这里抢走一块金牌的。算是给日本的短跑届保留一些尊严和自信吧!
    结果……
    “败了,这次我们败了!”此时的高野进极其失望,甚至于沮丧。他望着终点处正杵着膝盖大口喘着粗气的末续慎吾,能看到他的嘴角甚至还带着小小的抽搐。
    运动员们很努力很拼命,末续慎吾身上带着伤依然在拼。他不是失望运动员输了,他是对自己失望,他没有为运动员们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这是他,和他们那一群人的失败。
    高野进长叹一口气,满脸落寞的说道:“日本称霸亚洲短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留给我们追赶上去的时间不多了!”
    旁边的伊东浩司感受到了高野教练内心的那些焦躁、失望、沮丧,他立刻开口宽慰道:“教练,我们只是输了几场比赛!而且这一场,末续因为有伤没跑出最佳状态,对方20秒08的成绩并不可怕。末续完全可以超越他!
    而且,华夏除了那两…三人,其他人也依然还是跟以前差不多,比如这场的那位尹汉钊。所以,我认为或许这只是一些意外……至少。我们在整体上并没有多少劣势。”
    “伊东,你不懂!华夏太大了!”
    高野进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华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体育协会,说是业余,但那都是表象的,只是为了配合国际组织的需要而已!真正主导的是上上下下那制度分明的行政机构。
    在华夏,只要不是完全由资本主导的职业体育,不需要庞大繁复的基础设施投入的项目。一旦发现有发展契机能获取到利益,声望或者财富。那么他们便会自下而上,甚至自上而下的瞬间发动。这是他们独特的举国体制。
    他们的各级的行政机构都会动起来,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发展到极致。可以想想华夏的跳水、射击、举重和乒乓球,这些都是这样过来的!
    华夏太大了!
    正如短跑项目,最没门槛的运动,一个人,一条路,甚至都不需要跑道!有这样的事实在,有如此契机,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训练体系,那么,现在是三人。或许只要每一层稍微的注入少许的资源投入,他们就可以很轻易的选出更多的三人。这是无法阻挡的事实!”
    “我们需要加快脚步了……”只是几分钟,高野进平复了情绪,看着赛道肯定的说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