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正文卷第200、201章出使、建立运朝的各项条件

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最新章节目录
   李泌说道:
    “侯爷,苏大人,联盟之举是势在必行,但我们还得继续扩兵,七千万人口,战争潜力至少有500万兵力,
    臣建议再扩兵两百万常规军,以备不时之需。”
    朱天命也说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是我们太弱,大明与大宋都不屑与我们联盟,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展示出我们的实力与决心。”
    李泌说道:
    “侯爷天纵奇才,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我们在天枢城藏兵三十万特殊兵种,到时候等大金王朝与大元帝朝交接兵权之后,
    可以从天玑、天璇、天权三个镇子出征,劫掠人口,充实我们的人口。”
    李泌再次提出一向建议。
    朱天命也认可,因为三朝合一,铁木真必然会收拢兵权,不然这个三朝合一有什么用?
    天枢城还未在暴露之下,到时候突然出兵,必然有奇效。
    “那出使大宋与大明的人选怎么选择?”
    朱天命问道。
    苏轼说道:
    “臣去大宋,李大人去大明。”
    朱天命现在与大宋的关系十分微妙,苏轼与大宋的官员大多认识,去大宋倒是个好选择。
    尽管苏轼最先提出的改革惹火了太多人,但是现在都已经离开了大宋,对他们的威胁也已经不大。
    苏轼沦落于一个侯国,也算他们这群人所为了。
    现在苏轼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回去联盟,讥笑肯定会被讥笑,但是也不会故意刁难。
    王安石、赵光义这些人智商还是在线的。
    肯定知道,要是东瀛岛沦落于大元,最先遭殃的必定是大宋。
    各项事情确定之后,就拍板决定了。
    苏轼出使大宋,李泌出使大明,许秀、李存孝负责前线战事。
    苏轼与李泌各有一位雷龙族元婴后期巅峰蛟龙陪伴,以保证安全。
    …
    大明京城。
    胡惟庸收到了衍国使书,连忙向朱元璋报告。
    宫阙连绵,朱红瓦绿的大殿内,
    朱元璋一身冕服,十分威严,
    不时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笑容。
    一旁的朱标与朱棣,不明所以,十分纳闷。
    朱标问道:
    “父皇,是何事?”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淡淡说道:
    “朱天命想要联盟罢了。”
    朱标说道:
    “这是好事啊,不然大元坐大,对我们威胁也很大,现在东瀛岛,至少十州都在大元手中了。”
    朱元璋说道:
    “朱棣,你怎么看?”
    朱棣一听自己的父皇问我,立马小心说道:
    “儿臣以为大哥说得没错,不过,我们倒是可以试探一下这位出使的使者,锦衣卫的人前不久不是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吗?
    我们何不刁难一番,试一试是否真的是大才?”
    朱元璋闻言,淡淡说道:
    “确实可以试一试,看看这个朱天命到底有几分识人之明,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联盟。”
    十日之后,李泌带着使团来到了大明京城,住在大使馆。
    负责接待的乃是大明礼部尚书,胡惟庸。
    某京城繁华酒楼,包间。
    李泌拱手问道:
    “胡大人,不知道贵朝陛下愿意联盟否?”
    胡惟庸说道:
    “我朝乃帝朝,雄兵过亿,兵峰强盛,其实联不联盟都无所谓,主要是看李大人能否打动我朝陛下,
    不然这个联盟可有可无。”
    李泌一听就知道朱元璋的打算,要是自己不能拿出点东西来,可能就是他们联手起来灭了衍侯国。
    “多谢胡大人的盛情款待,在下已经吃饱喝足,他日胡大人要是来衍国,李某必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
    翌日一早,
    奉天大殿。
    大明群臣与朱元璋讨论完事情之后,才召见了李泌。
    “衍国使者,参见大明明帝。”
    李泌微微一鞠躬,不卑不亢,既给了朱元璋面子,也没弱了衍国的名头。
    “不知衍国使者来朕大明有何要事?”
    朱元璋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道。
    李泌重重的说道:
    “联盟大明,共抗暴元!”
    说着李泌再次把准备好的使书递了上去。
    片刻之后,
    一旁的杨延和就得到了授意,立马说道:
    “我大明帝朝兵多将广,能人无数,自然可以对抗大元帝朝;
    而你衍国,国小民少,这个联盟,十分不对等,也没资格与我大明联盟,
    何况你们还要求我们大明给这么多的援助,这也能行?”
    李泌知道联盟不会一番风顺,而且还要求大明送一些各种人才,怎么都不算合理,但是也必须要说。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您可知唇亡齿寒这个道理?
    一旦东瀛全岛沦陷于大元,那么即将到来的五大势力,也会被大元鲸吞,
    到时候大元必将在东海域掌握不弱于大宋的疆土,三面夹击之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李泌沉声说道。
    “何来的三面夹击?”
    这个时候,一位不知名的大人出列问道。
    李泌沉声道:
    “元、辽、金,三朝合一,难道不是三面夹击?”
    大明朝臣闻言一惊,细细一思考,李泌这话,确实有可行性。
    现在大元获得了皇天后土玉,晋级天朝,迟早的事情,要是以王朝、皇朝的身份投降过去,必定能获得不低的天地果位与爵位,
    而且说不定还能掌握实权。
    三朝关系之前本就密切,现在三合一,未必不是危言耸听。
    一旦成功融合,多出的强者、兵力,绝对会给大明、大宋造成极大的压力。
    看来这位李泌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竟然能推测出三朝合一。
    这下不用李泌再次阐述厉害关系,大明的文武就会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朱元璋眯着眼,静静思考其中利弊。
    大元占据了东瀛岛对大明不利,但是让一只雏虎成长起来,也对大明不利。
    但是眼下大元的危害远远大于大衍侯国。
    朱天命想要成长起来,至少也要上百年,人口就是遏制大衍侯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仅朱元璋想到了这点,大明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想到了这点,刘伯温这个时候出列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确实可以跟大衍侯国联盟,不过这里面的各项资助的改一改。
    人口不能给、炼丹炼器的人才也不能给,最多借几位阵法禁制大师,帮忙加强一下大衍侯国的边境城池防御。”
    朱元璋一听就懂了刘伯温什么意思。
    不给人口是遏制大衍侯国发展,不给炼丹炼器的人才,是为了让大衍侯国从大明买,消耗大衍侯国的财力。
    帮助加固城墙防御力,就算是扶持大明对抗大元了,这样大元打不下大衍,大衍人口兵力不足也无法进攻大元,形成一个掎角之势,对大明最为有利。
    大明朝堂基本都是聪明人,瞬间明白其中奥妙,纷纷说道:
    “臣赞同刘大人的看法。”
    “臣附议!”
    李善长说道:
    “陛下,必要时候,我们也可以出兵东瀛岛,遏制大元的海军。”
    这话的意思就是怕大衍撑不住,必要时候帮一下。
    朱元璋淡淡说道:
    “李大人,不知道这个盟约签不签?”
    这与李泌最先估计的结果几乎一样,没有差别,
    大明只会利用大衍侯国遏制大明在东瀛岛的发展,同时也用大元遏制大衍侯国的发展,
    李泌说道:
    “签!”
    双方盟约就此生效。
    朱元璋赞叹道:
    “先生之才,不弱伯温、善长,可有愿意来大明为官,六部尚书必有先生一席之位。”
    李泌连忙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侯爷不远百万里前来请我出山,有知遇之恩,又何况忠臣不事二主,请陛下见谅。”
    “可惜。”
    大宋汴京。
    苏轼算是轻车熟路了,大宋的人也不蠢,王安石、司马光虽然阵营不同,但是厉害还是分得清楚。
    最终的盟约,稍微比大明给的好一点。
    送了一位阵法大师,借了两位禁制大师,三位阵法大师,除此之外,与大明无异议。
    十日后,
    回到衍都的二人分别向朱天命汇报了情况。
    朱天命感叹道:
    “大明与大宋还真难对付啊,个中厉害、尺寸拿捏得死死的,赵匡胤终究还是念了一丝香火之情,送了位阵法大师。”
    李泌说道:
    “侯爷,这些都是意料之中,人族天道认可的帝朝,底蕴本就深厚,人才辈出,但是袁绍、吕布之流,就是傻子了,可以任我们欺负。”
    朱天命也轻笑道:
    “确实如此,要是人人都跟朱元璋、赵匡胤差不多,那孤也太难受了。”
    就在这个时候,前线的一个都督回到了侯府,
    “侯爷,前线进攻不顺利,大元的抵抗十分强烈,调集了五百万军卒守城,到目前为止,也才拿下了两州之地。”
    朱天命皱着眉头问道:
    “九十万阴兵打不过他们吗?”
    九十万阴兵可都是先天期鬼族,按理来说,应该横扫无敌才对,怎么会进攻缓慢。
    苏轼说道:
    “肯定是大元帝朝的人看穿了我们意图,才会拼死阻挡,不然不可能调集这么多大军来死守。”
    军中都督说道:
    “的确如此,大元帝朝的人还向边境施压,就是想要鬼元大人回放南边的边境。”
    就在这时候,苏辙又走了进来,说道:
    “侯爷,不好了,我们的打探清楚的几处流民之地,被大明与大宋的人捷足先登了。”
    李泌说道:
    “来得还真快,臣以为会晚一点到来,没想到,他们这步棋来得如此之快。”
    朱天命说道:
    “我们的战略目标真是被他们看得一清二楚,先生,我们该怎么办?”
    说实话,这种局势,朱天命还真没想到。
    跟一群历史顶尖人物对弈起来,真是步步艰辛。
    要是都是些袁绍、吕布之流的蠢材就好了。
    李泌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