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体育》正文卷第五百零六章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大国体育最新章节目录
   吴杰很想刷一次30+助攻,但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如果在巴西人已经躺平的情况下,还不依不饶的上去补刀,那也太掉份了。
    所以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吴杰还是在下半场忍住了继续出场刷数据的冲动。
    “所以啊小马,趁着年轻时,还没成名时,能刷就一定要往死里刷,否则将来再想刷就身不由己了。”
    吴杰中场休息的时候,还不忘对马冬龙言传身教一番,这可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啊!
    今天他肯定是不好意思再去刷了,但马冬龙只是一个年轻天才,他刷起来就不用考虑那么多,所以下半场还得继续上去大杀特杀!
    韩立表示喂球的任务可以交给他,吴杰的投篮天赋他自然是比不上,包括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控球技术,他也只能捡一两样学学。
    不过吴杰那种追着对方屁股打的快攻和推进,包括七进七出后就是不丢球的本领,他自问能学个六七成,因为这种打法很符合他的技术特点。
    当然了,他只能保证在这个过程里不丢球,但在七进七出中还能随时把球传到空位队友手上的本领,韩立还是自忖远远不如,这个怕是一辈子都未必能学到一半了。
    但能学到这个水平对于一个八十年代的控卫来说,其实就足够优秀了。
    吴杰这些本领可不光是天赋的体现,他在梦境空间里无数的实战磨炼,这才是现实球员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韩立依托自己四星巅峰的身体素质,只要能将投篮练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传控技术锤炼的足够扎实,快攻和突破足够犀利,队友出现明显的空位后能察觉到,这就已经是世界级的控卫了。
    他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但不要紧,马冬龙太好喂球了,他可不像未来的姚明过于笨拙,一旦被特型球星针对就容易接不到球,或是消耗过多体力导致下半场哑火。
    马冬龙的脚步简直不像一个中锋,即便是以机动性擅长的大前锋都未必有他灵活快速,再配合那对超长的臂展,外线球员要给他传球真是太简单不过了。
    而一旦让马冬龙接到了传球,他只要在禁区线附近就可以选择背打,甚至在中远距离都能面框持球强攻。
    下半场,马冬龙让全世界再一次认识了自己,这回他开始在中距离频繁进行面框强攻了。
    巴西人简直要疯,一个快2.20米的高中锋,居然能在距离篮筐15英尺的距离,像摇摆人一样面框持球强攻,关键一对一根本防不住,也断不到他的篮球,这个高中锋居然有着相当扎实的持球突破技术,这TM是怎么练的?
    马冬龙的面框进攻这么玩赖也就算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下半场第八分钟时,场上发生了更为最惊人的一幕——
    这次是巴西人展开进攻,但不知道是不是被马冬龙搞得有些晕头转向,就连全队唯一能力值超过80的奥斯卡·施密特(昨天忘了这个人),进攻时也出现了低级失误。他在罚球线附近的跳投,居然被不知道什么时候杀出来的马冬龙,直接一巴掌拍了出去。
    这时候的巴西人在崩溃中早就变得懒散起来,马冬龙用一个羞辱性的封盖把球拍向巴西队的半场后,居然抢在巴西队的控卫前追上了被他自己拍出去的篮球。
    这一刻已经注定了待会要发生什么,巴西队的控卫见状终于反应过来,还妄想凭借速度优势把球破坏掉。
    但他低估了一个五星怪物的可怕,马冬龙在前两步加速上,或许不如小个子球员快。
    但他在起速后的绝对速度一点都不慢,况且他还有绝对的身体优势。
    这个巴西后卫想挤上来把球捅掉,哪怕犯规也无所谓了。
    可结果却是一与马冬龙进行身体接触,整个人就像触电一样被弹飞了。
    马冬龙却是丝毫不受影响,而且将对方弹飞后,面前便没有任何阻拦了,他就这么迈着一双销魂的大长腿,一马平川般的冲向了巴西人的前场。
    全世界的球迷见到这一幕就足够惊掉下巴了,这可是一个接近2.20米的高中锋,他居然自帽自抢自行带球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关键整个带球突破的过程还那么流畅娴熟,这尼玛还是一个中锋吗?
    “张伯伦当年能这样打球吗?”
    这时正在电视前偷偷跪着看中国队比赛的美国球迷,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问得太早了!
    这个让他们开始怀疑张伯伦当年能否这样打球的中国中锋,居然在踩进罚球线前就直接起飞了……
    “卧槽,他想干什么?”
    “他……不会是想在这里就起跳扣篮吧?”
    “不可能,他不是鲁达!他绝对做不了这个动作!”
    “混蛋,你少迈了一步啊!你不能这样做啊!”
    “……”
    这一刻就连中国观众都觉得马冬龙是不是兴奋过头了,居然敢在这个位置就起跳扣篮?
    美国人更是无法接受这个扣篮,因为就连乔丹也只是在扣篮大赛上复刻了鲁达的罚球线扣篮,但在正式比赛中尝试过两次都失败了。
    所以至今为止,依然只有鲁达一个人在正式比赛上完成过罚球线扣篮,还TM是一点都不踩线的“罚球线起跳胯下大风车扣篮”!
    但是当看到马冬龙一跃而起的恐怖高度,以及飞在空中后极为舒展的身体,真正的球迷就知道这绝不是头脑发热的鲁莽举动。
    马冬龙当然不是头脑发热,他的垂直弹跳已经增加到了80cm左右,助跑弹跳更是高达95cm。这时配合他的身高和臂展,罚球线起跳扣篮就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甚至已经是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了。
    这一刻的马冬龙终于向全世界真正展现了自己怪物般的天赋,他可不仅是弹跳高度惊人,身体柔韧性,平衡力,包括滞空能力同样惊人,因为他居然在空中扬起了自己的手臂,完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战斧动作,最后在扣篮时以小半个手臂的余量,毫不费力的将球砸进了篮筐!
    “他……他怎么能……怎么能这样?”
    “上帝啊!你老人家是不是叛变了?怎么老是附身到中国人身上?”
    “假的!一定是假的!FIBA的篮筐高度是不是比NBA更低?”
    “不可能!他只是一个中锋!一个2.20米的中锋!他不可能完成这个动作!”
    “这个球……张伯伦能做到吗?NBA里有人能做到吗?”
    “哈哈!踩线了,他踩进去半只脚!废物!”
    “……”
    美国人这时候确实有点要疯的感觉,鲁达当初那个“罚球线胯下大风车扣篮”,就已经让全世界怀疑他也是外星人了。
    不过他好歹是个大前锋,这类难度的扣篮也不止上演一次了,大家惊着惊着也就慢慢受了。
    但这个马冬龙,他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几位中锋之一啊!
    这个扣篮动作对于他这样的身高来说,难度绝不只是提升了零星半点!
    这时全世界的电视画面,全都是刚刚上演了一个“人类不可能扣篮”的马冬龙。
    然而,这个落地后就能彻底单换乔丹的19岁中国超新星,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脸上根本没有任何激动的表情,或者说他压根就没什么表情!
    “他是石头吗?这都没有表情?”
    “我看是面瘫!他根本不会做表情!”
    “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大智若愚,特别是在防守端就像一座石佛,永远让对手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
    吴杰这时还不知道,中国的解说已经在不经意间将“石佛”这个外号按在了马冬龙身上。
    但有件事可以肯定了,马冬龙在做出这个天杀的扣篮动作后,不仅有资格单换乔丹,甚至有资格拿来与张伯伦和贾巴尔做对比了,当然前提是他愿意去NBA技术扶贫才行。
    “这都没有什么庆祝动作吗?”
    吴杰也觉得马冬龙冷静得过分了,他今天可不光是上演了一个对中锋来说不可能实现的罚球线扣篮,包括那些面框进攻也都是不属于中锋的表演,但这会连个庆祝动作都不做,反倒是有些装逼过度了。
    但这就是马冬龙的设定,他是真的冷静到像一个机器人般可怕,而且一旦决定了什么,他就不会半途再更改。
    于是在这记非人类的扣篮过后,马冬龙依旧在进攻端火力全开,他的手感也越发滚烫,甚至在三分线外都命中了一球。
    这个不属于常规操作,马冬龙的常规武器库里并不包含三分球,因为在这支队伍里实在不需要他再去三分线外投篮了。
    但毕竟也是有过好几次梦境训练的人了,随便抽点时间练练就能具备一定的三分能力,手感好时投进一两个三分,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在全世界球迷的眼里,这随手一投就空心入网的三分球,绝对意味着马冬龙具备不俗三分能力,否则美国全队扔了那多三分球,这会怎么也才28%的命中率?
    这时再看看他已经展现出来的一系列进攻手段,美国队和苏联队的内线当场就有些崩溃了。
    奥拉朱旺和尤因的崩溃,自然是觉得马冬龙在和他们交手的时候,根本就没使出全力,难道他们都不配这个人使出全力吗?这也太瞧不起人了!
    萨博尼斯则是有点被吓坏了,这届奥运会他本就拖着一条伤腿参赛,如何在进攻端对付马冬龙就很伤脑筋了,现在防守端该怎么应对这个怪物一样的对手呢?
    如果这个家伙拉到外线去,他跟还是不跟呢?问题是他想跟也跟不上啊!中国队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美苏两队的反应先不提,此刻巴西人觉得马冬龙有点像里约热内卢的那座雕像了。
    反正这个人在场上就只有他们膜拜的份,怎么对付已经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现在大家只想跪求他快点下场。
    但是马冬龙的体能太好了,上半场只休息了五分钟,下半场还能在连续打了快十分钟后,完成这样一记非人类的扣篮。
    所以只要他愿意,即便打完整个下半场,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
    马冬龙确实打算这么做,吴杰这个过来人的指导,他当然要虚心听从了。
    所以今天这么好的刷分机会,那就一分钟都不能错过!
    这也造就了奥运会篮球比赛的神奇一夜,当比赛结束的哨音响起时,马冬龙这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