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体育》正文卷第四百零六章选择“2”[2]

大国体育最新章节目录
   里了。
    那天陈浩南和林耀东离开酒店前往机场时,便同样响起了如同空袭来临般的警告。
    这还用说吗,一会的飞机显然是坐不得了。
    所以两人急忙找了个借口,拖得球队错过了航班。
    现在这架飞机已经永眠海底了,黑匣子自然还没有找到,估计将来也不会找到了。
    但他从系统上查到的事故原因是:静压孔的护条没有除去而导致。
    这已经属于人为造成的事故了,最少也是严重的人为失误。
    但吴杰可不相信日本的航空公司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还偏偏是他们本来要乘坐的飞机。
    这个就别说他不信,全世界都不信会有这么巧。
    所以国际足联的高层一脸几天集体失眠了,这笔账肯定会被算到他们头上。
    但吴杰很清楚,国际足联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他们也不会蠢到做这种成不成功都必然要背锅的事,这根本犯不着啊!
    日本人也不太可能,他们最多是酸一下中国足球取得的成绩,但绝对犯不着用这么激烈的手段。
    再说了,日本足球被中国足球按在身下摩擦又不是这几年的事情,他们近一个世纪的星奴身份都忍过来了,连民国时期都没有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现在这么玩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至于这事是谁做得,他只要花上几万点就能通过系统查出来。
    但吴杰心里并不想知道是谁,因为那并不重要,一来对方失手后就不会再做,二来他现在更加提防,再来一次也不可能办成。
    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有这种动机的势力太多,包括日本人实际上也有动机,他们只是不会蠢到用自家的公司做罢了。
    所以就算这次查出来是谁做得了,下一次谁还会再动手也无法判断,那也就没必要纠结是谁了。
    但今后他必须长期对自己和工具人们使用预警卡片,他相信这种事以后还会发生。
    这不是杞人忧天,他年轻时也以为政治阴谋,商业战争,家族宫斗,这些事肯定都像电影里那样,全是暗潮汹涌,毫无硝烟,杀人不见血的高智商剧情。
    但作为一个从2025年穿越回来,实际上已经年过半百的人来说,他很清楚真正的政治和商战里固然有暗潮汹涌,但更多的还是想象不到的狗血,甚至颠覆你的想象。
    这里最常用的一种,便是百试不爽的“肉体消灭”!
    但现在对他而言的好处是——这事只要没办成,那对中国来说就是绝对的利好消息,至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体育领域不会再遭受歧视了。
    这个档口谁再光明正大的歧视中国,那这口谁都有可能干,但谁也背不起的黑锅,就有机会往他的身上扣,甚至中国完全可以主动朝看不顺眼的人身上丢嘛。
    所以这种事将来最好能继续出现,并且越复杂,越扑朔迷离越好。
    吴杰这会就在制造更多混乱,他已经给那几个瑞典裁判又加了量刑,其中主裁判更是收到了一张钻石级的【厄运连连卡】。
    这种级别的厄运卡除非是各国政要,或是各界享誉全球的名人,才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抵消大部分威力,顶多落个头破血流的小灾小难。
    但哪怕是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吃到这样一张厄运卡片,最少也是缺胳膊少腿的下场。
    那几个裁判的影响力在比赛后就已经变成了负数,而卡片的效果在声名狼藉状态下还会更强,所以那几个助理裁判最少也是全身瘫痪的下场,至于主裁判基本可以预定一副棺材了。
    他知道此人一旦进了坟墓,再加上几个助理裁判非死即残,那对中国队来说无疑更有利了,至少一个毁尸灭迹的结论跑不了了。
    至于当前的好处嘛,自然是体部那边可以对国际足联狠狠敲诈一番,不过将其形容为“交易”更贴切一点。
    吴杰希望体部能从国际足联身上再多敲来一两个理事会委员席位,这意味着中国将来在国际足联的重要事件上投票权会大为增加。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原本位面的韩国为什么能在世界杯干出天怒人怨的事情?
    那不光是脸皮和钱就能办到的事情,当时韩国人在国际足联的势力也要比日本强得多。
    他倒不是想学韩国人,而是要学德国人有能力在赛前更换掉对自己不利的主裁判,否则类似今年的事情就算将来不再那么离谱,但终究还要扮演吃亏的角色。
    此外还要敲来更多针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足球提供的资金,他们确实需要这些钱去培训梯队、教练、裁判、官员和队医,以及建设体育设施等等。
    如果不是目前的中国足坛实在没有人有资格去竞选国际足联主席,这个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然了,这事要想做成太难了,他必须像当初贝利凭借个人影响力帮阿维兰热当选国际足联主席一样,才有机会让中国人竞选国际足联族系。
    但问题是中国足坛首先要有一个像阿维兰热般受世界尊敬的体育人物,而这个就真是不容易做到了,搞不好要将来他自己参选才有机会,可这又是他不太情愿的选择。
    吴杰在接受完新华社的采访后,还有一个央视的访问,以及不少国际媒体的采访。
    这场央视的访问被他安排在了八一队的训练馆里,甚至还把几家国际媒体约到了一块,美其名曰借助采访的间隙,正好与鲁达这位老友见面叙叙旧。
    还有,他在世界杯登顶之后,突然想打一场篮球了。
    央视当然不会拒绝他的要求,那些国际媒体则是欣喜都来不及,因为这等于一次性采访到了两个神一样的人物,甚至还能见到吴杰和鲁达的跨界篮球比赛,这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
    “你不要过来啊!”
    鲁达心里才不情愿吴杰跑过来打篮球,他当然知道吴杰的“传奇计划”,这场央视的访问就是将来转职的铺垫之一。
    但作为工具人,他再不情愿也只能配合吴杰一块演出。
    鲁达现在的名气,自然是远远无法与吴杰相比。
    原本位面乔丹能在体育界有不逊色贝利和马拉多纳的地位,那是借助了美国媒体,以及NBA的影响力。
    鲁达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不逊色原本位面乔丹的成就,他在篮球领域的个人统治力也丝毫不逊色吴杰之余足球,此外率领男篮夺得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的意义,同样不亚于吴杰率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
    但问题是中国媒体的影响力太小,中国篮球联赛的影响力远不如NBA,最关键的还是篮球的影响力远不如足球,这就让已经在篮坛封神的鲁达远不如吴杰的名气大。
    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了,实际上鲁达的名字早就在全球人尽皆知,哪怕是那些对于篮球并不是很了解的人,现在也至少知道篮球领域的第一人是个中国人,一提起“鲁达”的名字也都知道这是谁。
    “别卖乖了,我来打篮球,实际上是在成全你!”
    八一队的训练馆里,吴杰与鲁达见面拥抱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让这个家伙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这么做最大的受益人绝对是鲁达,因为这等于拉来全世界的足球迷来扩大鲁达的影响力。
    :我知道看这本书的书友,大多不喜欢看篮球,所以这部分不会写的太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