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体育》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五章中国队最新排名[2]

大国体育最新章节目录
   实是用先前亚洲杯的阵容去打都有点大材小用。
    再说,那个阵容也组不起来了。
    李华筠和张安红,冬歇期的时候就分别去了曼联和多特蒙德,包括卫兴华也被法甲中游的巴斯蒂亚俱乐部买下。
    但这时的曼联发现自己可能上当了,他们那位首席球探口中的所谓穷人版“黑火箭”约翰·巴恩斯,最后花了整整20万美金才买到的“黄火箭”,貌似也忒穷了一点,这简直就是破产版啊!
    李华筠的爆发力和速度,还有盘带过人技术在亚洲绝对是顶级水准,但这些放在英格兰就只是正常的边路水平了。
    此外他的对抗、停球、射门、传中等能力也都马马虎虎,最关键是意识和配合能力连合格都算不上,交流也是个问题,这样的球员真能在曼联打球吗?他们是不是被忽悠了?
    多特蒙德那边也发现自己做的这笔生意并不超值,张安红确实有很出色的脚下技术,放在欧洲也算很出彩了。
    但问题是只要一上强度他就失误不断,头球能力也十分弱鸡,顶着的身高居然在高空球上争不过队里一米八出头的后卫,这25万美元花完后才发现根本不值得啊!
    这时只有巴斯蒂亚没有后悔他们用十五万美元买来的卫兴华,这个速度出众,盘带扎实,十分擅长内切的攻击性边路,完美补强了他们本来短板的左路走廊,交易来没多久便让其担任了首发位置。
    吴杰也知道巴斯蒂亚这笔生意做的很超值,倒不是说卫兴华的能力比李华筠强多少,而是他的能力更适合这支球队。
    如果李华筠去的是一支英甲保级球队,或是法甲、荷甲的中下游球队,那倒也能成为合格的首发,但去对抗激烈,还是曼联这种强队,那就真的是被大大的高估了。
    还有,李华筠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力上比想象中差,而是他那注水严重的真实年龄。
    这才是他一直被国家队拒之门外的原因,实际上他和卫兴华的上限都不低于古广明,这时也都有不弱的即战力,但换成任何人都会选择培养真实年龄才21岁的卫兴华。
    至于曼联和多特蒙德想要退货的问题,中国足协只能表示:“做买卖哪有稳赚不赔的道理”,再说人是你们自己看中的,价格也是你们觉得合适的,又不是我们强买强卖。
    还有,这也可能是你们不会用人啊,我们没怪你们用人不当就不错了。
    吴杰觉得这样也好,任何转会都不可能保证全打出来,水土不服的例子要远远超过点石成金的概率。
    此外也确实有很多买来的球员之所以打不出来,并非因为他们是能力不足的水货,很可能是自身的风格与球队,或是所在的联赛不兼容,亦或是语言导致的交流问题,总之踢不出来的可能性太多了,怎么可能给你退货呢。
    这时候笑得最开心的就是足协,他们甚至胆大包天的反对在世界杯前出台“25岁不能出国踢球”的条例,最少也要将年龄下调到22岁,再延后几年才推行。
    但是体部根本不会采纳这种意见,此时以吴正松为首的司机们认为不能什么都向钱看。
    如果每个出色的球员都在20岁左右便出国踢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涸泽而渔的行为,因为那会让国内联赛的水平大为下滑,反而失去了后续的造血能力。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有水平的球员都出去了,那结果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年轻球员失去了打怪升级的环境,失去了被吊打后发愤图强的目标,更没有了近距离向球队前辈学习的机会,传承和历练的环境直接就断了。
    这也是吴杰的想法,因为就算真的是危言耸听,他也不会让中国足球像印度一样人才外流。
    那么在经济基础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只能出台强制政策来保护他们的基本盘了。
    中国足球接下来应该走精品路线,一个任志辉这样的天才,不仅卖出的价格远远超过十个张安红和李华筠之流,对于中国足球影响力的提升也是如此。
    况且,他们出台的天才条款也可以让任志辉、王元麟这类天才在20岁出头时就前往欧洲,根本不用等到25岁。
    但要是不做这些限制的话,像张安红和李华筠这种球员肯定会被日本俱乐部高薪买走,届时中国的联赛将会有大批优秀球员流失,从而使得日本联赛的水准大幅上升,那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不过这个条款确实可以等到86年世界杯后再出台,这届世界杯结束后就将是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次不限量大甩卖,接下来就该把心思放在自家联赛上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