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我的青钢影让母校出名了》正文卷月末总结

联盟:我的青钢影让母校出名了最新章节目录
   做读者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各路作者的总结单章,感觉好像走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今自己开始写书,也开始尝试着每个月都总结一下,算是过了一把瘾吧。
    这个月,我其实憋了非常非常多的话想说,有时候觉得发泄出来没什么意义,但在心里确实憋得慌。
    就当自说自话吧。
    先聊更新。
    这个月更了近十九万字,每天六千字的保底更新是做到了,但是,离月初定的24w字的目标,自然是差了不少。
    但是,对我而言,这个月能保持这样的更新速度,的确不容易。
    一个是因为,赶上了年末最忙的一个月,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
    另一点是因为,这个月算是在完成了这本书最难的部分,能力上的考验比较大。
    其实,lol题材的本身是比较好写的,因为天然剧情就是固定的,所以按部就班去推进就好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剧情固定,所以,才比较难写出新意。
    据我观察,近两年能火的lol,要么拼的就是脑洞和金手指,走轻松玩梗风。
    要么,就是走《谁与争锋》的路子,走少年热血的写实流路线。
    前者会更容易一点,但是,往往也写不长,因为脑洞和玩梗是有限度的,读者看多了也就疲了。
    后者则比较考验写作的功底,而且,也要看同期市场有没有竞品,基本上很难同时火两本。
    说回咱们这本书,只说前面这几十万字。
    其实,论金手指,没有任何的新颖之处。
    论写实,开局又是弱化细节,以玩梗和搞笑作为开篇的,很多喜欢看写实派的lol读者,基本上看完第一章,直接骂了一通就走了。
    这本书开局不错,我个人觉得,一是靠的江科大的人设,二是因为,近期的lol,鲜少有写直播开局的,所以算是有一些新颖的地方。
    但是,只靠这些是不够的。
    所以,为了增加书的可读性,我自己在“结构”和“期待感”这两块,做了一些深化。
    我看了最近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在结构方面,鲜少有在lol的中埋暗线,埋伏笔的写法。
    平铺直叙居多,设置悬念都是极少的。
    也许读者没有看出来,但是,从故事的开局到现在,我一共埋了三条线。
    第一条,是江科大的主播线。
    第二条,是职业线。
    第三条,是身份曝光线。
    这个月,之所以写作如此艰难的原因在于,我是在同时推进这三条线。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难度。
    而更难的是,我写的还是lol题材的,好看的游戏对局是根本。
    而要构思一局有趣的对局,远比构思一个都市或者玄幻的桥段,难上许多。
    因为前者只需要想好人物、环境,事件和爽点,梳理好情感逻辑和现实逻辑即可。
    但是,游戏对局,特么的有一堆细节必须要去考量,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尤其是,我还是一个经验缺乏的新人作者,很多时候真的明显感觉到自己能力上的缺陷,忍不住想抓狂!
    好在,最难的部分终于挺过去了。
    题材的框架内,结构上能玩的大花招,算是玩完了。
    当然,还有一些埋好的点,后面会揭示,但是,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三线并行这般恐怖了。
    说完了结构,再说说“期待感”,这是关乎一本生死存亡的东西。
    关于期待感这个东西,我写作之前看过一些理论,真正让我顿悟到,还是今年在看了《东京复仇者》这部漫画。
    一部能让我边看边骂,骂完了还得老老实实追的漫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期待感,说白了,就是能埋在书里的钩子,一本书里的钩子越多,就越能吸引到读者看下去。
    以咱们这本书为例,最大的期待感有两个。
    第一,是苏晨露脸,身份曝光。
    第二,则是进入职业圈。
    期待感这个东西,我自己的感悟是,开局需要把期待感抛出来,但不是这样就完了。
    因为在连载的过程中,读者的期待感会随着追更慢慢减弱,所以,这就需要不断的书中铺垫,深化这种期待感。
    这样,一本书才追的下去。
    不同的书,期待感也不一样,lol题材,我觉得期待感主要还是金手指的运用,以及主角在职业圈进入的战队这些。
    算是比较局限吧。
    这是前期,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的一些感悟。
    聊感悟,当然不可能是觉得自己写的有多好,甚至有些读者开局就嘲笑过我,说写这种题材谈伏笔,搞笑呢?
    只是对我而言,写这本书更多的还是为了练笔。
    脑洞和金手指,是一本书好看的皮囊,但是,结构、节奏、人设、情感、想象力,这些才是书的骨架。
    美人在骨不在皮。
    为了以后能走的更加长远,所以我刻意的去训练了这些,好不好我不知道。
    但是,编辑给我的反馈,是写的还不错。
    目前书的均订在六千左右,追订将近四千,按编辑的话说,这个追订,如果放在都市、仙侠这种大热门题材里,那均订可以上到八九千,万订也不是没可能。
    题材,终究还是太小众,上限不高。
    所以,后续我希望的是均订保持上涨就够了,别的不奢望。
    坦白说,这个月,我写作的心态,并不是很好。
    挨了不少骂。
    写到夏季赛身份暴露那次,不少评论骂我,说故意不暴露身份,为什么要搞这一出。
    实际上,我知道下一天,我就会写主角在夏季赛现场被厂长揭露身份,这个桥段写出来之后,的确有不少人感到很新鲜,有趣。
    但是,我能怎么回答这些书友呢,难道我要说,我下一章就要暴露身份了?
    就像我写ym对msc这两局比赛,有人说我故意水,我难道告诉你,我下一章就是主角宣布签约ym?
    所以,写的这个过程,我说实话非常不爽,连带着节奏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往前往后,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苏晨开始不暴露身份的原因,其实我开局反反复复的说了很多次。
    第一,不想影响学校的生活。
    第二,暂时还不想跟家里人说自己放弃学业做直播。
    第三,自己本身也是普通人心态,还没做好准备面对大众。
    况且,打职业还有一段时间,也没必要露脸。
    诸如此类,依然有人在骂。
    还有人说什么,我故意搞得所有人不开心,让读者寒心。
    真他妈的杀人诛心。
    我也是佩服。
    甚至,在揭露身份之后,我可以写的很激烈。
    比如,直接写苏晨被学校取消保研资格,老师直接打电话过来质问,父母因为儿子读书震怒。
    学校的人也流言满天飞,来佐证一开始不暴露身份的合理性。
    况且,现实中也有始终不露脸例子,比如,小智。
    有些人就是不想露脸,不行?
    当然,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一个成熟的作者,需要听取编辑的建议,需要听取同行的建议,需要根据数据的变化调整写作。
    唯独不要做的,就是跟读者争论。
    所以,被骂的那几天,我直接把作家助手删了,评论基本也不怎么看。
    写错了,追订掉了,我改就是,就这么简单,大神都有写错被喷的时候,何况我这个扑街?
    当然,经过这一个月的历练。
    现在我的心态已经好了很多。
    昨天写到主角正式加入ym,也有不少兄弟跳脚,举出了很多理由。
    其实我知道,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主角没有去rng、edg、ig之类的。
    很多人就是奔着这个来的,这也能理解。
    但是,话又说话来。
    去哪一支队,基本上都会有人喷。开局十八章写了rng,有兄弟追着我骂了两页,说去rng是不是脑残。
    去ig试训,也有人威胁说,敢去就弃书,诸如此类,挺多的。
    这也是我从开局就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即让读者喜欢上主角,能够带入主角,这样,即便去的不是你心仪的战队。
    如果你对苏晨这个人产生了些许情感以及期待,那么,大概你也想看到他进入职业之后,会走出怎样的职业生涯。
    更何况,ig试训篇,其实我把所有的伏笔都埋在了那里。
    对小天和左手的铺垫,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应该也有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吧?
    那段时间,也一直有人骂我水,说写个试训赛这么费事。
    看到现在的读者,再回过头去看那一段,大概心里就有数了。
    甚至,还有一些点,是留到更往后的故事去揭示了,这里就不提了。
    好了!
    吐槽,抱怨的话,到此为止,后面就不会再提了。
    跟大家说说,在写前面这几十万字,我一直借鉴的两本书吧。
    你们肯定想不到。
    第一本,是滚开的《极道天魔》。
    我借鉴的,是里面不断铺陈氛围的手法,以及路胜晋升到世家级别的期待感。
    第二本,是剑神的《都市修仙》。
    学的就是装逼打脸,情绪的铺陈。
    装逼打脸这一块,在lol文里面,好像也没有很系统的被写过。
    其实我写的也比较收,只是因为写到这个阶段,总觉得苏晨缺乏了一些情感上的爆点。
    所以,设计了“四大俱乐部发声”这个桥段,原本应该是比较温和的过渡的。
    也算是借这个机会,尝试了去拉升一下苏晨的情绪爆点。
    写到这里,大家也应该能看出来,我还是比较用心的。
    我自己从头到尾看自己的书,检查节奏和期待感,不下于四次。
    目前追到最新章节,算上看本章说的时间,大概是三个小时左右。
    有时候,代入到读者视角之后,不得不说,开局写的确实挺搞笑的,大学宿舍的氛围,和主播的一些笑料,写的确实不错。
    然后就一路看下去,追到最新章节的时候,就感觉没看爽,然后就想催更。
    然后发现,原来我自己就是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