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正文卷第四百零五章狄青的震撼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大梁城,夏军与宋军的攻防异常惨烈,二十五万宋军前赴后继,投石机不断轰击大梁城的城墙,导致东城墙坍塌!
    一队宋军骑兵前来争夺缺口,戴着青铜面具的宋军武将提着一把重达百斤的大刀,骑着铁甲战马,试图突破夏军的防线。
    一员夏军都尉率领长枪兵,第一时间封锁缺口。
    嗡!
    宋军武将手腕一翻,刀刃反射刺眼的寒光,让夏军长枪兵下意识闭眼。
    下一刻,凌厉暴躁的刀光斩来!
    轰!
    缺口处,碎石飞溅,夏军都尉和十几个长枪兵被斩灭,到处是断臂残肢!
    宋军武将身先士卒,在其后方,是源源不断的宋军骑兵,马蹄声令大地颤栗。
    宋军武将大刀左右劈砍,粉碎鹿角,长驱直入!
    这是距离宋军攻破大梁城最近的一次!
    “契苾何力,东面城墙出现豁口,豹骑设法驱逐敌军,堵住缺口!”
    李绩担任守城主将,得知东城墙出现一段缺口,立即调动契苾何力的豹骑。
    “外城的士卒,准备退至内城坚守!”
    李绩见外城墙斑驳破碎,知道外城的城墙,可能无法阻挡宋军一个月以来的投石攻击,做好了放弃外城的准备。
    从空中鸟瞰,宋军正在从城墙坍塌的地方源源不断,涌入大梁外城,双方在街巷血战,百姓已经全部迁徙至内城,外城的夏军还在苦战。
    契苾何力的豹骑骑着战豹,手执马槊,遭遇戴着青铜面具的宋军武将。
    这个宋军武将,率领一队金甲具装铁骑,盔甲金光流动,就连马槊都泛着金光,可以轻易扎穿铁甲!
    如果是稍微单薄的石壁,也有可能被这支金甲具装铁骑的骑枪贯穿!
    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是捧日军……怪不得此处守军完全溃败。”
    契苾何力的豹骑赶至东城墙的缺口时,发现在前方开道的是北宋禁军四上军之一的捧日军!
    捧日军,由高阶具装铁骑组成的特殊兵种!
    没有城墙保护,捧日军这种级别的具装铁骑长驱直入,低阶兵种难以抵挡。
    契苾何力的豹骑正面对上捧日军,照样被捧日军重创,不少战豹和骑兵,被具装铁骑碾压!
    为首的宋军武将抡刀斩来,契苾何力马槊迎击,两人兵器撞击,火花闪现,契苾何力粗壮的手臂都在剧烈颤抖。
    他在宋军武将的面具背后,看到了一双冷漠的眼神。
    只有久经沙场的悍将,见惯了生死,在征战时才会冷酷无情。
    “好强大的力量……”
    契苾何力挥动马槊,尝试刺死对方,却被对方的大刀斩开,每一次撞击都让契苾何力感到吃力。
    对方的武力,还在他契苾何力之上!
    “终于攻破外城了,一鼓作气,攻下内城!”
    赵匡胤挥舞蟠龙棍,一棍扫飞两个大唐羽林军,恐怖的力道直接拍碎战马的头颅,发出骨头碎裂的响声!
    赵匡胤被李绩镇守的大梁城牵制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倾尽全力,这才攻破外城。
    潘美、曹彬、王全斌、毕再遇等名将,带领宋军从各座城门入城,将夏军往内城驱逐。
    赵匡胤带兵,直取内城。
    林仁肇不时回身与赵匡胤交战,且战且退!
    林仁肇还没有见过这么凶猛的君王,赵匡胤不但亲自上阵,而且敢打敢拼,与南唐后主李煜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皇帝。
    赵匡胤一头冲在前方,将这些天的郁闷全部发泄出来,猛打猛冲,就连其他宋军武将,也不及赵匡胤勇猛。
    南唐猛将林仁肇,完全被赵匡胤碾压,只是尽可能拖延赵匡胤,让外城的夏军,可以退至内城。
    “林虎子,城池已破,还不投降?!”
    赵匡胤被林仁肇屡次耽搁,恼羞成怒,一直追杀至内城。
    内城的城门还没有合上,赵匡胤已经来到城门,拼死攻击戍守在内城门的夏军士卒。
    退至内城的李绩看到林仁肇居然惹怒赵匡胤,让赵匡胤一路追杀至内城门,也是愣了一下。
    在赵匡胤每次攻城时,林仁肇都会上前阻拦,这才彻底触怒赵匡胤。
    “薛仁贵,设法活捉赵匡胤!”
    李绩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而是命令薛仁贵生擒赵匡胤。
    或许林仁肇无法击败赵匡胤,但薛仁贵在这座城池,是唯一一个有能力活捉赵匡胤的武将。
    “遵命。”
    薛仁贵从箭囊中取出一支破甲箭,对准了赵匡胤。
    周围的天地灵气疯狂向薛仁贵的弓箭聚集,薛仁贵锁定了赵匡胤,气势在不断上涨,箭域展开!
    “不好!”
    赵匡胤意识到自己上头,进入薛仁贵的箭域,赶紧后撤。
    “乾坤一箭!”
    薛仁贵释放一箭,弓箭的速度,突破音障!
    赵匡胤与薛仁贵距离不到百步,要是被薛仁贵这一箭射中,说不定赵匡胤也要重伤!
    赵匡胤咬紧牙关,蟠龙棍砸出,正面迎击破空而来的弓箭!
    “殿下当心!”
    狄青骑着战马,拦在赵匡胤身前,与赵匡胤合击薛仁贵的蓄力一箭!
    轰!
    两把兵器挡在前方,薛仁贵蓄力一箭蕴含的真气爆炸,震塌两座木屋,积雪洒落。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果然名不虚传。狄青,多亏有你护卫,否则我难逃一劫。”
    赵匡胤灰头土面地向后撤退,对狄青更加赞赏。
    “敌军退入内城,还需徐徐图之。”
    狄青见三万多夏军退守内城,知道无法做到一鼓作气,攻破内城,于是提醒赵匡胤,步步为营。
    赵匡胤开始集结攻入外城的宋军,继续进攻内城。
    潘美、曹彬、王全斌、慕容延钊、高怀德、种世衡等宋军武将,重整旗鼓,与赵匡胤围困内城。
    “进入外城的兵马,约有12万人,而内城守军,估计不到4万人,不用七日,即可陷城。”
    宋军军师赵普随赵匡胤进攻内城,精确判断出内城守军的数量。
    “大唐李绩、契苾何力、薛仁贵等人,着实难以对付。”
    赵匡胤与前朝的武将交战,领会到李绩、契苾何力等大唐名将的厉害。
    李绩、薛仁贵等盛唐名将,比赵匡胤同一个时代的对手强大多了。
    突然,赵匡胤听到留守城外的赵光义传来鸣金收兵的声音,一员宋军武将从城外疾驰入城,焦急万分:“主公,大事不好,对方援军到来,人数超过数万!”
    “对方援军,竟然来的如此神速,恐怕要大难临头了。”
    赵匡胤听说数万援军抵达大梁外围,久经沙场的他意识到对方有备而来,知道接下来更加难办了。
    宋军赶紧调整部署,赵匡胤占据外城,而赵光义在城外驻营,互为犄角。
    “吁!”
    “传令全军,停止行进!”
    陈庆之率领白袍军,在城外停下,与赵光义对峙。
    在更后方,张华带着巾帼营和神骑营的骑兵,陆续抵达大梁城,亲自前来为大梁城解围,骑兵数量达到了十万。
    赵匡胤还有其余宋军武将,如临大敌。
    夏军禁卫军前来解围,说明北齐神武皇帝高欢,已经被彻底击败。
    “万岁,万岁!”
    困守内城的李绩军团众人,得知援军终于到来,无不山呼万岁。
    李绩军团八万人,为了守住大梁,阻挡宋军的兵锋,到现在,仅剩下三万余人,损失过半,过于惨烈。
    “是时候决胜了。”
    柴荣知道与赵匡胤摊牌的时机,即将到来,他是击败赵匡胤的最后一根稻草。
    “天命大将军张华,奉天命,讨伐宋王赵匡胤!”
    “赵匡胤,可还记得我杨无敌!可敢出来,与我杨无敌一战?!”
    杨业横刀立马,在两军阵前,主动向赵匡胤叫阵。
    杨业上一任主公还是北汉国的皇帝刘崇,那个时候,杨业与柴荣、赵匡胤还是敌人,杨无敌的名声,已经让柴荣、赵匡胤颇为忌惮。
    “杨无敌,待我休整,明日与你在两军阵前,单打独斗!”
    赵匡胤已经疲惫,但听说是同一时代的猛将杨无敌,于是答应下来。
    “没想到会与宋太祖一战。杨业,报上范仲淹的名声,动摇敌军。”
    张华初次与赵匡胤交手,对赵匡胤的评价是低于刘秀一个级别,因为赵匡胤的地盘不如刘秀,刘秀还招收了曹操、袁绍、袁术三个打手,这是赵匡胤不能比拟的。
    “洛州刺史范仲淹随天命大将军讨伐尔等,识时务者为俊杰!”
    杨业又报上范仲淹的名声,动摇宋军之中所有认识范仲淹的文臣武将。
    “范公!”
    宋军之中,认识范仲淹的狄青、种世衡等武将,听说范仲淹的名声,果然无比震撼!
    尤其狄青、种世衡二人,范仲淹曾经是他们的上级,提拔过他们,对他们有知遇之恩。
    范仲淹更是教导狄青要多读书,狄青才能精通兵法,有后来的成就。
    狄青与吕蒙相似,前期只是一员莽将,后来范仲淹、孙权劝学,才有更大的成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狄青一直对范仲淹心怀敬意。
    “不曾想,会在沙场之上,与范公兵戎相见。”
    狄青看向夏军阵营,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范仲淹,万分唏嘘。
    即将与曾经的上司交战,让狄青五味杂陈。
    “幸好孙儿种师道、种师中没来……”
    与范仲淹对阵,种世衡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还好张华没让种师道、种师中两个种世衡的孙子来对付他。
    不然,到时候就是爷慈孙孝了。
    “狄青、种世衡啊……”
    范仲淹看到昔日抵御西夏的部将狄青、种世衡,心情也异常复杂。
    如果狄青、种世衡前来投靠,范仲淹的洛州军团也会因此壮大。
    “柴荣留给赵匡胤打天下的精兵,战斗力远非北宋末年被女真人欺凌的弱小宋军可比,而是敢于在平原上与契丹人血拼的精锐。”
    “赵匡胤的宋军,军阵整齐,人数众多,怪不得李绩也被围困于大梁城中。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结束五代十国的乱世,算是一员厉害的皇帝,不可小视……”
    张华观望赵匡胤的宋军的阵型,发现宋军军阵森严,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