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七章秦国将门,王与蒙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末将活捉敌将王离!”
    吕玲绮带着一个秦国武将以及几个都尉回来,向张华复命。
    王离沦为败军之将,被五花大绑,神情充满不甘。
    秦朝有几大将门,比如蒙恬是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上卿和内史在秦国都属于高官。
    王离可以成为蒙恬的副将,也是名门之后。
    王离的祖父是大将王翦,以六十万秦军灭亡楚国,杀了名将项燕。
    王离的父亲是名将王贲,灭亡魏国、燕国、赵国、齐国,战功赫赫。
    “你就是王离?”
    张华知道王离此人。
    王离与章邯是蒙恬死后,负责镇压陈胜、吴广起义的秦国武将,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成为项羽崛起的垫脚石。
    此时王离被吕玲绮活捉回营,被带到张华面前。
    面对这个秦国将门之后,张华想要招降王离,还要花费一些手段。
    “王离,你的祖父王翦、父亲王贲何在?”
    张华还颇为忌惮王翦、王贲二人。
    王翦、王贲的能力比王离还要强大。
    如果王翦在秦孝公麾下效力,张华也要退避三舍。
    王离冷哼:“若是他们在此,我岂会沦为阶下之囚!我出自大秦将门,不会投降于你,还是杀了我吧。”
    王离的出身,让他有一股傲气,不愿投降名不见经传的张华。
    “傲气无法当饭吃,也无法让你活命。”
    张华打量王离,王离有一定武力,擅长领兵,但还是被活捉。
    王离不答,做好被张华杀死的准备。
    否则,以后遇到王翦、王贲,怎么向这些祖先交代?
    “暂且送至长安城的天牢关押。”
    张华还不想杀了名将王离。
    其实杀不杀王离,对张华势力的影响不大。
    真正棘手的是王离的祖先,王翦、王贲。
    要是杀了王离,那么以后与王翦、王贲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不是万不得已,张华不会将事情做绝,尤其对方还是秦朝将门,背后可是一大家子名将。
    长安城的天牢是八级军事建筑,有压制囚犯武力的效果。
    王离被关押至长安天牢,难以逃出生天。
    “王离被生擒,白莲教在秦孝公的领地内肆虐,秦孝公无法补充兵力和粮草,迟早会崩溃,主动出击。”
    张华与秦孝公、曹真对峙月余,派出骑兵断曹真的粮道,又派出唐赛儿破坏秦孝公的领地,让二十万秦军、魏军陷入缺粮的窘迫局面。
    按照张华的推断,秦孝公、曹真的联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粮草坚持不了多久。
    如果一方粮草不足,则会陷入被动,不得不采取攻势。
    秦孝公、曹真的营地,两个领主都为了粮草而发愁。
    唐赛儿的白莲教起义波及了秦孝公领地几十万人口,秦孝公没法从白莲教控制的地区征集粮草,存粮也日渐减少。
    王离率领一万秦军前去镇压白莲教起义,结果被白莲教击败,又被夏军骑兵偷袭,兵败被俘。
    秦孝公已经无法处理唐赛儿的白莲教。
    如果秦孝公派出更多兵力、更厉害的武将去镇压白莲教,那么秦军营地防守空虚,会被夏军主力攻破。
    如果只派出几千兵马,又是去送人头。
    “闯王李自成还没有离开山地?”
    秦孝公在等待闯王李自成攻击关中北部,但李自成的大顺军被阻挡在山道中,始终没能威胁到张华的腹地。
    继续这般等下去,秦孝公、曹真的二十万大军会提前崩溃。
    “看来必须要出战了。”
    曹真也意识到事情危急。
    张华的手段太狠了。
    张华在渭水两岸修筑营垒,以浮桥相连,粮草源源不断。
    张华又分兵抄掠曹真的粮道,发动白莲教起义,扰乱秦孝公和曹真后方,迫使秦孝公和曹真出战,可以说是机关算尽。
    明明是阳谋,秦孝公和曹真面对如此局面,却有心无力。
    唯二可以改变局势的闯王李自成,被乞活军阻挡,女真完颜宗望,被北府军拖延。
    秦孝公、曹真不得不背水一战了。
    “令各营将士,吃饱喝足,明日出征,攻打夏军大营。胜,可定关中,败,前去与陛下汇合。”
    曹真召集张郃、郭淮、费曜等武将,已经留下了退路。
    魏武帝曹操正在关东征战,急需文臣武将。
    曹真打下关中,就可以设法与曹操连成一片。
    实在打不下关中,曹真也为自己做好了打算。
    关中这一块龙兴之地,值得曹真冒险一拼。
    “曹真为自己留下后路,胆气已经逊色一分,恐怕难以取胜。”
    前秦天王苻坚作为客军,获得曹真的兵器粮草,壮大曹真的声势。
    苻坚探知曹真的想法之后,认为曹真未战而先怯,难以取胜。
    背水一战讲究的是有进无退,视死如归。
    曹真这一群魏军武将有退路,士气已经弱了一分。
    “白莲起义,粮草不济,这可能是我们秦军最险恶的一战。”
    蒙恬的营帐,蒙恬召集几个秦将,进行动员。
    副将王离被活捉,蒙恬失去左臂右膀,只能亲自上阵。
    冒死一拼,成王败寇。
    “我与尔等一起出征。”
    公子扶苏换上戎装,决定与蒙恬并肩作战。
    长期沙场征战,公子扶苏也有了血性。
    “此战危险,公子不得出征,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我们并非完全没有退路。相反,没有退路,我不会冒险出战。”
    蒙恬看向公子扶苏,态度坚决,不准公子扶苏出战。
    一个秦国都尉进入大帐:“将军,有一人求见。”
    “何人在这个时候求见?”
    蒙恬正在动员将士,突然听闻有人在此时来到营中求见,不由动容。
    “带他来见我。”
    很快,一个士子来到蒙恬的军帐。
    蒙恬见到此人,一向面无表情的蒙恬也不禁错愕,眉目间有一丝喜意:“是你?”
    这个士子微微带笑:“兄长,好久不见。”
    帐内的秦国武将也都被来人吓了一跳。
    这不是他人,而是蒙恬之弟,秦朝上卿,蒙毅!
    蒙家与王家,为秦始皇时期两大将门。
    统一六国时,王翦、王贲代表的王家执掌兵权,权势最大。
    秦朝建立之后,王翦、王贲影响力衰减,蒙恬、蒙毅兄弟为代表的蒙家,一个在外带兵,一个在朝廷侍奉秦始皇左右,权势熏天,只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才能制衡他们。
    可想而知,当蒙恬以及一众秦国武将见到蒙毅出现的时候,他们精彩的表情。
    “此地危险,你还是尽快离开。”
    蒙恬见蒙毅到来,想要让蒙毅离开这一处凶险之地,保存蒙家的血脉。
    在蒙恬看来,张华是比匈奴人还要强大的敌人,与夏军交战,蒙恬都有可能战死,更别说弟弟蒙毅了。
    蒙毅轻轻摇头:“我领悟了一些能力,或许可以帮助兄长取胜。最不济,也可以让张华惨胜。”
    蒙恬眼神闪烁:“我明白你的来意了。”
    “我们兄弟联手,必定可以重现大秦的辉煌。可惜找不到李斯和赵高两人,否则我必定杀了他们。”
    蒙毅在穿越过来之后,听说自己和蒙恬、公子扶苏因为李斯、赵高两人而死,因此蒙毅心如铁石,想要找到李斯、赵高,杀了他们。
    “李斯、赵高可能也在某地。如果找到他们,自然会杀了他们。当务之急,是击败张华。至于寻找李斯、赵高报仇之事,暂且放在一旁。”
    “我自是知道这一点。兄长,我们详细明日攻打夏军营地之部署。”
    蒙毅来到蒙恬的营地,与蒙恬详加议论。
    ……
    乞活军坞堡,这座坚固的坞堡已经挡住闯王李自成的兵锋长达二十一日。
    大顺军第一猛将刘宗敏攻打坞堡不下,武将王弥被斩杀。
    闯王李自成到来之后,亲自带兵攻打坞堡,血战二十日!
    李自成提着大刀,狂暴状态的李自成虎背熊腰,散发着可怕的气势,城墙上的细碎石块因为李自成的气势而微微颤抖。
    在李自成对面,是一个身材同样雄伟的武将,这个武将提着鬼头大刀,力战李自成,多次阻止李自成占领城墙。
    “闯王李自成,比起大盗王弥更加勇猛……”
    乞活军少年冉良盯准了李自成,一旦李自成登城,冉良就拼死与李自成交战,凭借天生神力,让李自成迟迟无法以个人武力打开突破口。
    “这真的是十四岁的武将?”
    李自成与冉良厮杀上百个回合,竟然无法战败冉良,不禁怀疑人生。
    眼前这个一米八的乞活军武将,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乞活军众多渠帅、李陵、张士贵,坚守乞活军坞堡,李自成死活攻不下这座坞堡。
    在乞活军坞堡附近,廖化、王平率领蜀国轻步兵、无当飞军结寨,不断骚扰大顺军,拖延李自成攻打乞活军坞堡的进度。
    “我在此一步,你就休想攻下这座坞堡!”
    冉良挥舞鬼头大刀,杀向李自成。
    “疯子!”
    李自成发现乞活军不逊色于他的老营兵,咬牙切齿,也挥刀与冉良激战!
    两员猛将在坞堡城墙上激战,大刀狂舞,刀光闪现,凌厉而狂暴的刀气让两侧的石壁遍布刀痕!
    “闯王李自成果然是大顺军最为勇猛之人,冉良天生神力,也只能勉强与李自成战平。”
    “除非再过几年,冉良才有可能击败李自成。”
    陈午、田禋与李自成的部将们鏖战,惨烈厮杀,也各自陷入苦战。
    乞活军坚守二十一日,死伤近半,杀伤上万大顺军,岌岌可危。
    文臣顾雍在临晋县、三原县、美原县等地招募士兵,源源不断增援乞活军,帮助乞活军坚守更长时间。
    南明武将张煌言被张华派去孟津县,在孟津县一带操练黄河水师,以期在将来通过黄河水道,侵扰努尔哈赤的领地。
    这个世界的黄河水道更加辽阔,水深也足够大船航行,因此存在使用水师的可能。
    但一旦到了寒冬,黄河河道结冰,水师就毫无作用了。
    张煌言的水师在北方只能发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