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七章收编曳落河[2]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次相见。
    在李道宗身后,是唐朝猛将薛仁贵。
    薛仁贵一袭白袍,手握方天画戟,傲视张华众将。
    薛仁贵曾经与黄忠在华山镇激战,黄忠体力不济,也不是薛仁贵的敌手。
    有胆量以方天画戟为兵器的武将,一般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除了薛仁贵,契苾何力等唐将,武力也不容小觑。
    张华这边带了许褚、马武、杨业护卫,无不虎背熊腰,瞪着薛仁贵等唐朝武将,紧盯他们的一举一动,不给薛仁贵等唐军武将挟持张华的机会。
    “没想到你们竟然杀死了史思明。”
    李道宗在得知张华一行人击败十万燕军,又斩杀敌将史思明之后,无不吃惊。
    薛仁贵等唐军武将表情严肃。
    张华手底下的武将越来越多,兵力更加庞大,又斩杀史思明,声望空前。
    如此下去,张华有可能会成为比安禄山更加棘手的强敌。
    “你们拖住二十万燕军,才是骁勇。”
    张华没有小看李道宗、薛仁贵、契苾何力等唐军武将。
    这些唐军武将以少制多,多次与安禄山交战,不落下风,可以想象他们的能力。
    “若是你们将来可以为我效力,我必定会重用你们。”
    张华扫视这群唐军武将,有招揽之意。
    李道宗更没想到张华直截了当表达招揽之意,苦笑道:“我乃大唐皇室,岂可为你效力?我们还是商议该如何击败安禄山吧。”
    “我攻三原镇的东壁垒,你们攻攻打南壁垒,如何?”
    “可以。”
    “明日辰时出营列阵,巳时进攻。”
    “可以。”
    双方简单商议攻打安禄山的事项。
    安禄山还有十六万兵力,在三原镇南边和东边设立壁垒,在城外阻挡唐军、夏军的攻势。
    “待击败安禄山之后,你我来切磋一番。”
    许褚对击败黄忠的薛仁贵来了兴趣,想要与薛仁贵一较高下,比拼武力。
    许褚也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体力与薛仁贵有的一拼,不会和黄忠一样因为气血衰竭而提前落败。
    薛仁贵答道:“有何不敢?”
    如果不是还要留着体力攻打安禄山,薛仁贵与许褚两人说不定已经大打出手。
    在敲定进攻安禄山的细节之后,李道宗带人离开。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名不虚传,我应该也不是他的对手。”
    杨业在见到薛仁贵本人之后,自认为武力不如薛仁贵。
    “这些唐将,迟早会为我们所败。”
    张华盯着李道宗等人离开的身影。
    在击败安禄山之后,他与唐军估计就会决裂。
    唐军、夏军夹击,安禄山仍然在作困兽之斗。
    安禄山的军师使用玄奥莫测的奇门遁甲之术,影响天时。
    次日凌晨,三原镇区域出现大雾,雾气弥漫,影响到了三原镇以及夏军、唐军的大营。
    “马衔嚼,人衔枚,燕国兴亡,在此一举!”
    “安守忠、李归仁,你们领兵八万,攻唐军!”
    “朕亲自领兵八万,攻夏军!”
    安禄山亲自披甲上阵,将剩余的四千曳落河骑兵分成两部。
    两千曳落河,安禄山亲自统领。
    两千曳落河,归部将安守忠、李归仁统领。
    “我们背叛大唐,你们也该知道,如果兵败被俘,只有死路一条。史思明虽然投降,却被张华五马分尸。”
    安禄山视线扫过燕国一众武将,篡改真相,让这些武将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史思明确实被夏军的孙尚香斩杀,但史思明是投降后被杀。
    安禄山擅长拉拢人心,稍微纂改事实,就可以让一众武将为其卖命。
    果不其然,这些听说史思明投降后还被五马分尸的燕国武将,打了一个寒颤,不敢背叛。
    既然投降是死,放手一搏也是死,不如死战。
    何况,他们还有十六万大军,又有天时,未必会败!
    两支燕军离开营地,消失在迷雾中,试图力挽狂澜。
    身材矮小的谋士目睹十六万燕军倾巢而出,自言自语:“如果安禄山这样也不能取胜,只能说时也,命也,我也该准备离开了。”
    新世纪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