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一章江左名士[2]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野心,减少他们对谢安推行的政策的抵抗心理)
    【第二天赋】:乌衣子弟(谢安在世时,谢氏家族呈现繁荣之势,谢安言传身教,激发谢氏子弟的潜力,所有谢家子弟的统帅、武力、智力、政治提升,有希望成为顶级世家)
    【来历】:东晋名相,江左风流。
    谢安的能力很适合担任文臣,可以妥善处理朝臣的关系,对遏制野心较大的武将有独到的心得,正好可以压制三个野心勃勃的唐朝节度使,也就是吴元济三人。
    谢安还是陈郡谢氏的支柱,陈郡谢氏是在谢安这一代才到达巅峰。
    谢安的天赋可以提升谢氏子弟的各项能力,让陈郡谢氏人才辈出,这是相当恐怖的天赋。
    谢道韫已经受到谢安影响。
    【英雄】:谢道韫
    【等级】:21
    【统帅】:50+【武力】:70+【智力】:80+【政治】:65+2
    【天赋】:才女(谢道韫在学习琴棋书画时,可事半功倍,而且,对领地文化繁荣度有额外加成)
    【来历】:谢氏名门之女。
    张华在谢道韫的英雄属性看到了谢安这个谢家支柱带来的天赋加成。
    一般的文臣武将,天赋只能作用于自身和士兵,但谢安的天赋却可以作用于整个谢氏家族。
    换而言之,谢氏族人的数量越多,家族的影响力也越大。
    东晋时期,主要由扬州和荆州两块版图组成。
    谢氏在淝水之战前后,执掌扬州兵权,最精锐的北府军也在谢氏手中,而桓氏执掌荆州兵权,可见谢家的影响力。
    如果谢家的谢玄、谢石等武将也在,或许可以成为张华势力的一大名门。
    不过,谢玄、谢石不在此地,仅仅凭借谢安、谢道韫,很难复兴谢氏。
    除非将来谢玄、谢石加入张华势力,谢氏才能恢复一定的影响力。
    但谢氏想要获得东晋四大家族的地位,可能并不现实。
    张华势力,孙尚香有孙策这个霸主作为外援,孙氏的势力比起谢氏,只强不弱。
    要知道,东晋四大家族在三国时期,还只是二三流的世家罢了。
    杨家将、种家军、乞活军、绿林军、瓦岗寨、蜀汉派系、云台派系,这些集团在张华势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张华招揽谢安、谢道韫,又发配一众唐军、起义军武将前去关中,并且亲自启程,返回关中。
    范仲淹在夏县修建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统御十县的县学、乡学,只要竣工,应天书院就会成为最高学府,为官府培养文臣。
    张华与孙策结盟,巩固北境,又收编大量农民军,消除来自汝水的威胁,重新部署兵力,在确定河洛巩固之后,张华必须回师关中。
    关中龙争虎斗,张华担心离开时间一久,关中方面恐怕会因此生变。
    张华带着一万骑兵和数万乡勇前往关中,一路浩浩荡荡。
    张华拜范仲淹为左长史,谢安为右长史,一个负责河洛,一个负责关中。
    另外,张华调遣韩非、顾雍前来关中治理内政,留下范仲淹、陈乔、魏征、杜牧、郭守敬治理河洛。
    顾雍与江东吴国有联系,而魏征与唐朝有联系,于是张华让顾雍来到与唐玄宗接壤的领地,而将魏征留在与孙策接壤的领地。
    这算是一种牵制。
    关中的形势在张华离开的一段时间,发生不小的变化。
    李隆基的唐军和安禄山的燕军,在泾水、渭水一带再次开战,死伤数以万计。
    秦孝公势力的大将蒙恬出兵,击败进犯咸阳镇的胡人士兵,巩固统治。
    进攻秦孝公势力的胡人失败之后,又选择依附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势力更加强大。
    在张华离开关中这段时间,安禄山麾下的部将刘曜、王弥等人,召集一批匈奴人,伺机夺回被张华攻占的匈奴汉国的地盘,也就是张华设立的临晋县。
    另外,细作回报,刘曜、王弥等匈奴汉国的残部,似乎还在暗中勾结河东的女真人。
    “今后,你就在此地处理内政。”
    张华让谢安在华阴县主持关中内政,又派顾雍去治理临晋县。
    韩非以严厉的刑罚,提升关中各地的治安,尽快恢复秩序。
    “主公,唐玄宗李隆基之宰相姚崇来访,因主公不在,故末将言主公游猎未归。姚崇已经在华阴县等候整整三日。”
    镇守华阴县的主将冯异,在张华回来之后,向张华提供一个重要情报。
    “姚崇?”
    张华知道此人曾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前面两人是贞观之治的名相,后面两人是开元盛世的名相。
    当然,唐朝名相如云,远远不止这四个人,这四人只是代表人物。
    只是,姚崇这个时候,主动来拜访与唐军有过恩怨的张华,目的为何?
    张华有意考验谢安:“安石,你认为姚崇此次前来拜访,意图如何?”
    谢安沉思一会,回答道:“多半是来结盟。”
    新世纪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