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二十四章料敌[2]

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目录
   些。毕竟那些蒙古人,没有根基,到哪里都是一个帐篷,走到哪吃到哪,内部还不统一,也就是消灭起来,麻烦一些罢了。女真人现在有根基,内部统一,骑兵强悍,动起手下,对我们的消耗也很大。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我已经想好了,如何将他们全部灭掉的法子。”岳肃得意地说道。
    “哦?大人覆灭女真人的法子,属下倒是知道,但覆灭蒙古人的法子,又是什么呢?”蒋杰问道。
    “我记得不知谁说过这么一句话,欲灭亡一民族,必先亡其文化。当年蒙古人进我中原,毁我河山之时,就用的这个法子,将中华文化毁之不少。咱们要覆灭蒙古人,同样也可用这个法子,毁灭他们的文化。”岳肃微笑地说道。
    “大人,属下这就不懂了,蒙古人也没什么文化,要从哪里去毁呀?”蒋杰不解地问道。
    “蒙古人的文化,说白了就是骑射和游牧,马背上的民族么。就是因为他们的这个文化,所以其战力,一直经久不衰,一拨没落,一拨又起。没落之时,顶多是向更远的地方逃跑,文化依旧传承,早晚还会再起。所以,我们要消灭蒙古人,就必须先消灭他们的文化,因为蒙古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的这个野蛮文化。”岳肃说道。
    “对,大人这话说的极是,蒙古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的野蛮文化。只是,想要消灭他们的文化,谈何容易,蒙古人就是要游牧为生,如果离开马背,他们怕是都无法存活。”蒋杰说道。
    “正如先生所言,离开马背,他们确实无法存活。但是,咱们可以帮他们活下去呀。先生想想,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为什么在建立元朝,奴隶中国只短短几十年后,就变得不堪一击。还不是因为,他们乐于享受,一时间忘掉了马背上的那个文化。他们既然可以因为贪图享乐,第一次忘掉自己的文化,自然也就会有第二次。我的打算是这样的,等我们灭掉女真人,再次对蒙古通商的时候,除了武器之外,其他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卖,而且价格方面,也不要太贵,让他们能够承受。尤其是粮食,咱们也卖给他们,让他们慢慢学会耕种,学会经商,学会做工,渐渐忘掉马背上的文化,学会我们汉人的文化,甚至要让他们知道,汉人的文化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只要消亡了蒙古人的文化,那还会再有蒙古人么。”岳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蒋杰知道岳肃能爬到这个位置上,肯定不简单,有一定的手段,没有想到,竟然还能想出这么狠的计策。这个计策,虽然说不能马上覆灭蒙古人,但是,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十年,起码可以同化一半的蒙古人。好厉害呀。
    但蒋杰不知道,岳大人的这个法子,在后世被称之为和平演变。
    “这个法子,暂时还用不上,怎么也得等到灭亡了女真人再说。”岳肃继续说道:“如果现在对蒙古人进行帮助,肯定会让女真人站了便宜。先生,你说现在,有什么法子,能调拨一下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关系呀?”
    “这个……”蒋杰沉吟一声,略一思量,随即想出一个法子,“属下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行。”
    “先生请讲。”岳肃马上说道。
    “咱们既然已经料到,鞑子在毛文龙的搔扰之下,内部会发生矛盾,到时一定会发兵强行破关,而他们选择的地方,很有可能是现在还通商的张家口和来远堡,而且他们更加有可能让人提前混入城内,里应外合,咱们不如就给他们来一个将计就计。”蒋杰振振有词地说道:“大人可以现在就派出两支人马,分别进入张家口和来远堡,并对当地守将说明,但是不得声张。待到鞑子突然犯境之时,咱们派去的人马,就冒充鞑子,在城内闹将起来,如果有混进城里的鞑子,一定会以为是自己的人,会马上出来接应,那个时候,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如果没有混进来的鞑子,那就随便咋呼一下,然后假装被城内的官兵制服,一口咬定,是鞑子派来的歼细,以此为由,封锁关口,禁止通商。然后,朝廷可以告诉蒙古人,我大明之所以不通商,全是因为女真人,如果他们愿意站在朝廷这一边去攻打女真人,那等女真人灭亡,大家伙还可以继续做生意,而且朝廷会给他们更多的实惠。如此的话,属下相信,应该会有蒙古部队,站在我大明这一边。”
    “这个法子不错,就按先生的意思办。我看也不用通知什么守关的将领,以免到时再出现什么差池。这两个地方,太过重要,现在的守将,可以换一下。这样,我明天就保本让金蝉去做张家口的副将,让童胄去做来远堡的参将,这样不就行了么。哼……”说到这里,岳肃哼了一声,又道:“我料想鞑子,既然明知我临阵换将,也照样会奋力一搏。他们要是不来,那也更好。”
    “大人高明。”蒋杰诚心拜服道。
    第二天,岳肃直接上本,调张家口的副将廖飞去松江府当副将,来远堡的参将肖翊国去松江府当参将,派金蝉接任张家口,童胄接任来远堡。
    这种人事调动,基本上就是岳大人一句话,司礼监盖个章,兵部马上照办。随后,兵马的行文就在第一时间送往张家口和来远堡,金蝉和童胄也在第二天前去上任。
    旨意一到张家口,廖飞接旨之后,差点没高兴死。张家口这地方,危险系数太它妈的高了,虽然有些油水,但怎么可能比得上马上就要开港的松江府。到了那边,随便弄个店铺,做点买卖,跑趟远洋贸易,也比在这弄的多。在这摊着风险,去了那边,就是安享荣华富贵。怪不得这两天喜鹊总叫,原来是有喜事上门呀。
    曰照开港的时候,就富了不少人,傻子都知道,去了松江,便有大把的银子赚。其他的同僚,那是羡慕不已,不知朝廷怎么选的人,为何没把自己选上。
    金蝉与童胄到张家口与来远堡上任,少不得要去参见司马乔禹,司马总兵岂不知这两位的来头,哪里敢摆出上级的姿态。而且司马乔禹也知道,他们这次来,肯定有事,自己要做的,就是尽量配合。
    金蝉、童胄那也不是自己来的,明面上是他俩,暗地里还有殷柱和厉浩荃,他俩每人带了一千士兵,乔装成商队,大摇大摆地进了张家口和来远堡。包了几家客栈,就住了下来,每天都派出几个人,跑到北门那边溜达,打探情况。
    一明一暗两拨人,明面这拨,说句不好听的,谁都知道是干什么来的,就是防备鞑子的。甚至不怕告诉鞑子,有种你就来。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