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二十一章第一届议会[2]

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目录
   人洪承畴。
    再往后进来的,是三党官员,亓诗教、吕维祺、张正刚等人悉数到场就坐,唯独不见岳大人。
    随后,进来的是内官议员。领衔之人当然是刘名果、曹化淳,赵治虽然得到张嫣的器重,却资格终究还差点,排在后面。按照当初的意思,内宫一共二十五个衙门,二十五个掌印太监,再加上东厂提督太监,以及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都要参见。可是,因为名额有限,一些如神宫监、值殿监、尚膳监、尚衣监的掌印太监,只能靠边站了。
    等到宦官议员都进去落座,门外才有人大声叫道:“内阁首辅,岳太傅到!”
    这就是派头,谁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喊的,只有岳肃,才有这个资格。没有这点气场,能叫托孤大臣么。
    岳肃进来之后,没有马上到自己的位置就坐,而是走上最中间的木台。木台之上,没有椅子,只有一张桌子,岳肃站在桌子后面,放眼扫视一圈,已经到场的议员,这才大声说道:“各位都是各界推选出来的议会议员,今天是议会第一次召开,在这里,本官先说上两句。这议会可不是儿戏,乃是为朝廷推选官员,而且还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这些职位,都举足轻重,关系朝廷与天下百姓,所以希望诸位凭持公义之心。议会选举的规矩,早先也明文告诉诸位,今天本官在此重审一便,每人只有一张投票权利,只能在备选之人中,选举一人。而且,还是实名投票,如果没有署上自己姓名,按弃权论。参选官员的票数,必须超过五十张,才算入围,如果没有超过五十,不得入围,入围之官员,如果超出一人,交由皇上决断,如果只有一人,便由其担任此职。如无一人的票数超过五十,则从十名备选官员中,淘汰五名票数最少的官员,剩下的五名票数多的官员,进行答辩,再重新投票。诸位,本官的意思,你们可都明白?”
    “明白了。”“明白了。”……
    在场的人中,哪怕是被选出来的农民议员,也是读过一些书的,岳肃说的直白,自然都能听的明白。
    “那好,议会现在开始。第一环节,由参选官员依次进来宣读上任后的工作目标,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在他发言完毕之后,诸位有权加以询问,向他提出相关问题,让其回答。他们的回答,可以作为诸位在投票之时的参考。”岳肃说完,顿了一下,又道:“好了,现在就由第一位备选的官员,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光龙进来,宣读工作目标。”
    说完,岳肃转身下了木台,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少顷,有一名官员走了进来,正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光龙,此人能有五十多岁,江西人,庶吉士出身。在外面的时候,已经有人将规矩告诉他了,所以他进来之后,直接走上木台,先是自我介绍一番,就开始诉说自己当了这个松江巡抚之后,要做些什么。
    南直隶距离浙江不远,那边的知县选举活动,早已开展的如火如荼,耳濡目染,他也知道岳大人的意思,所以当初在写自荐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如何去做,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乎者也什么的,基本上都省了,也算是懂行之人。
    去做松江巡抚,除了要管理当地的治安、民生等一切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开设港口。曰照港的事,他早已有了耳闻,那里怎么干,他就按照那边的做法来讲。致力民生,也就是理清诉讼,为民做主,鼓励耕种和渔业,起码人家离松江府里,当地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
    在他讲完之后,是问答时间。在那里设立港口,跟燕京的农民以及工人并没什么关系,可对商人来说,却关系密切。所以,李文彰第一个站了起来。有的人要说,李文彰现在已经是伯爵了,而且还混了一个世袭罔替,为什么不算在勋贵里呢。
    这里简单的说一些,勋贵是要有勋级的,没有勋级的侯爵、伯爵什么的,不算是勋贵,好比历代皇燕京会赏自己的老丈人一个侯爵、伯爵什么的,这就是爵位,不是勋位。两者不能混淆。还有一点,爵位不一定世袭罔替,但是勋位,全都是世袭罔替的。
    在此举个例子,说一下成国公朱家。当初给朱能是这样封的,封朱能为左府左都督,成国公,奉天靖难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食禄两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从这里可以看得到,除了公爵之外,还封了朱能一品散官,特进荣禄大夫,以及一品勋级,右柱国。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勋位,才能算得上是勋贵,要不然,也就算是个爵爷。
    再说一个当初高价卖米的广恩伯刘家,他的祖上是刘才,给他的封赏是,封刘才为广恩伯,指挥同知,奉天靖难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九百石,子孙世袭。一个从一品的散官,一个从一品的勋位。
    由此可见,李文彰也就是个世袭罔替的空头爵爷,和勋贵相比,差得远了。
    “孙大人……”李文彰站起来说道:“适才岳大人说了,在你说完上任目标之后,是问答时间,本爵身为商界推举出来的议员,想要多嘴问一下,关于开设港口的事情。大人在致力民生方面,既鼓励耕种,又鼓励渔业,那可否有鼓励商人出海经商的打算和措施吗?”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