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六章说服太后[2]

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目录
   级官员买不起,更别说是百姓。最为可气的是,连朝廷中伯爵,在国难之时,也不和站在一起,第一个想着发国难财。要是长此以往,谁能保证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岳肃说的没有错,可是,这些事情都已成事实,想要改变,似乎也不太可能呀。
    “卿家,你说一点也没错,但现在已经这样,这些都是祖制,也不可能说改就给改了呀。一旦有所改变,天下还不得大乱。”张嫣为难地说道:“还有,就是眼前福王封地的事,卿家难道还有别的法子吗?要是再拖,朝廷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陛下、太后,臣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福王封地的事,不止是福王的封地,臣甚至在想,要是能把所有藩王土地全部收回,以后收成的粮食,全都进入国库,那朝廷以后就再也不会因为粮食的事而犯难了。”岳肃说道。
    “啊……”一听这话,张嫣大吃一惊,还把藩王的土地全都收回,这怎么能行。自己的儿子还有儿子呢,到时还要分封土地不说,而且那些藩王都是宗室,皇上的亲戚,朝廷怎么能这么做。
    “卿家,这可万万不行。这个,还是先说说福王的事吧。”张嫣愣了半晌,才冒出这句话来。
    “福王的事,臣是这样想的,福王不是一共有两万顷土地么,他想要地,朝廷一时半刻真拿不出来,不过,他要是想要银子的话,臣认为朝廷现在还是有实力按照地价,折成现银赔给他。”岳肃说道。
    “折成现银。”张嫣被岳肃的话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两万顷土地,那得是多少银子呀,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给他。”
    “臣粗略地算了一下,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应该足够。”岳肃信誓旦旦地说道。
    “一千五百万两……岳卿……你今天……没……”张嫣本来想说,‘你没发烧吧’,但岳肃毕竟身份在那里摆着,作为太后,这话怎么不可能说出口。她连忙话锋一转,说道:“朝廷哪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呀?”
    “银子的事,请太后放心,臣既然敢提出来,就一定能为朝廷赚出这笔银子来。而且不仅可以将福王的地,用银子赎回,而且还可以用更多的银子,买回所有藩王的土地,让这些土地真正成为皇上的土地,成为国家的土地,将所有的粮食,都收入国库,到时多的可以卖掉,大灾之年,可以用来赈灾。”岳肃慷慨地说道。
    见岳肃说的斩钉截铁,张嫣震惊了。这些年身处高位,她如何不知道,如果将藩王的土地收回,会给朝廷减少很大的压力,确实会像岳肃说的那样,朝廷会有许多粮食,多的可以卖掉,国库充裕,不再惧怕灾年。可是,这能做到么,一个福王的土地,就值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大明朝的亲王现在还有二十多个,合到一起,那得多少银子。这个数字,张嫣都不敢去想。
    “太后,您是不相信微臣的话了?”岳肃见张嫣半天不说一句话,出声问道。
    “啊……哀家是被卿家的想法给吓到了……”张嫣倒是实话实说,“爱卿呀,你说的没错,要是这些土地能够真正成为皇上所有,朝廷以后确实会国库充盈,不再畏惧灾年。但这么多银子,要从哪里来?”
    “从银行业以及远洋业中来。陛下和太后大可放心,这些银子,用不了多久,臣就能为朝廷赚来。只是,倘若臣将这些银子赚来,陛下和太后会不会答应臣的陈请。”岳肃说道。
    “倘若卿家真能为朝廷赚到这么多银子来,哀家和陛下自然愿意。但就是不知要多长时间,其他的藩王,倒还好说,福王那里,是不是应该快点。”张嫣说道。
    “如果太后答应臣的陈请,福王的是,其实好办,直接给予现银,充抵土地不就行了。这么多银子,臣想福王也不会不愿意吧。”岳肃说道。
    “要是给他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福王应该会答应。只是现在,国库刚刚充裕,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银子,实在……”张嫣的脸上露出不舍之情。国库现在确实充裕,但是里面的银子却没有两亿,毕竟各地的银行,也需要银元周转兑换,不留点钱,如何运行。
    “太后,这等事情好办,关键在于福王答不答应。臣想,不如这样,先下旨给福王,告诉福王,土地暂时没有,要是想要,朝廷愿拿银子来顶,按土地的价格给予银子。两万顷土地,作价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待到福王领旨之后,朝廷可以先支付他五百万两,剩下的余款,再下一道旨意,分两年给他。臣敢保证,两年之内,一定把这一千万两银子给赚出来。”岳肃肯定地说道。
    “先拿五百万两给他……”张嫣深吸一口气,咬了咬牙,说道:“行,既然有卿家的话,那就先拨五百万两给他。等下哀家让刘名果拟旨,告诉福王,地是没有了,只能拿银子充抵。这么多银子,谅他也不会觉得不公。”
    “太后圣明。臣就这三件事,再无其他。等下臣回到内阁,就和阁臣们票拟开海之事。”说着,岳肃站了起来,“陛下、太后,臣先告退。”
    “好。爱卿慢走。”
    *******************************************************岳肃厉害御书房,返回内阁,随即将众阁臣召到一起,说起开海之事,让阁臣票拟。
    现在的岳肃可谓如曰中天,而内阁的成员除了首辅韩爌之外,都对岳肃惟命是从,哪怕是韩爌,这个时候也照样是当他的泥塑,只要是岳肃提起的事情,一概点头。
    于是,这所谓的票拟,也就是一个形势,全票通过,呈交司礼监。然后,司礼监交给太后,一句话准了,盖章颁旨生效。
    中午时分,岳肃返回自己府邸,将太后的意思告诉李元琛。李元琛一听这话,当时就笑了,这太后虽然一国之母,没想到也是小妇人的心姓。不过也罢,你不是不想赔了么,我李家答应你就是,哪怕最后真的是赔了,你的七百万元,我也一个子不少的还给你。
    人家李家是干什么的,做生意讲究的是眼界,这门生意,说句实在话,李家自己都能干。可是,他家能干没有用,没有朝廷撑腰,一切都是假的。说白了,拉朝廷入伙,主要的是要这个身份。这个世上,谁不愿意和朝廷合伙做买卖呀。
    李元琛答应下来,岳肃下午再次面圣,将事情告诉张嫣。李家答应了,那对朝廷来说,这个买卖也就是只赚不赔了。张嫣让刘名果立刻拟旨,准李元琛所请,朝廷与李家合资,开设民生银行。
    解禁开海,合资办银行的旨意,相继下达,随后,给福王的旨意也盖印下发,送往洛阳。
    这一切,都尽在岳肃掌中,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