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一百八十三章金箭[2]

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目录
   人只能先行请旨。不料,朝廷给的回复,却令岳肃大感失望。
    “爱情劳苦功高,先后收复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使海内跳梁一蹶不振,朕心甚慰。现众多流寇皆已降服,李自成一人不足为虑,此贼逃入贵州,更如瓮中之鳖,朕已下旨,令黔国公沐天波率军进入贵州,剿灭李自成,料想大功必成。中原各地,被流寇荼毒久矣,急需安抚,卿家当务之急,乃是稳定中原,行安民之策,肃清中原流寇之余孽。卿家此番之功劳,实在旷古绝今,真乃百官之表率,不负托孤之重,大明中兴第一人。现特旨加封为正治上卿,世袭罔替。”
    旨意很是明白,剿匪已经告一段落,不用你岳肃接着去打了,由现任黔国公沐天波率军前往。沐天波在前文之中已经交代,是岳大人的小舅子,沐启元的儿子,崇景三年之时,沐天波就死了,因为离京师太远,岳大人的事又多,也没去云南祭拜。
    再说一下这个正治上卿的官位,这可是仅次于柱国的二品勋位,地位崇高。现在封给岳肃,也可说是实至名归。
    岳大人听了圣旨,无奈一笑,领旨谢恩,然后写了一道谢恩的折子,让传旨太监带回京城。
    仗不用继续打了,岳肃开始整顿兵马,派出部分军队,到陕西、河南一带清剿流寇余孽。说句实在话,岳大人给了流民这么大的甜头,有几个还愿为寇,基本上各个地方都安静下来,差的只是休养生息。
    作为一军统帅,打了胜仗,手下的将领也是要给些甜头的。岳肃又继续上本,给手下的将领请功,不管是朝廷的将领,还是降将,最少都要提拔一级,视功劳大小,赏些世袭的散官也是在所难免,以前的承诺,全部都要兑现。
    这一忙活下来,很快过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来,岳肃除了在四川处理公务之外,也时刻盯着贵州的情况。一旦沐天波出什么事,他这个做姐夫的,也能够尽快拉上一把。不过,沐天波并没有令朝廷失望,和李自成打了两仗,把流寇打的是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现在到处逃窜,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这一曰,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有护兵前来禀报,说辕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大帅的老熟人,有紧急要事要和大帅当面说。
    一听是老熟人,岳肃纳闷起来,寻问了一些那人的体貌,似乎也没有什么印象。不过来人既然这么说,岳肃也就传见,自己身边护卫众多,难道还怕有人行刺不曾。
    不一会功夫,护兵带了一个中年人来到后堂,此人一见岳肃,马上跪倒在地,显得很是激动地说道:“小人方吉,叩见岳青天。”
    从这人进门,岳肃就一直打量,印象之中,并不认识此人,可是看此人的表情,似乎也不像是做作。于是,岳肃和蔼地说道:“起来吧。你叫方吉?”
    “多谢大人……”方吉站起身来,说道:“是呀大人,小人正是方吉,难道大人不记得小人了?”
    “本帅确实记不得了,不知……”
    “大人您忘了,小人是铜仁府方寨的方吉呀,大人您当年做同仁知府的时候,还替我们族人审过冤啊。”方吉激动地说道。
    “我想起来了,你是方吉,方寨的方吉。对了,你们现在的族长方彩儿还好吗?”岳肃马上记了起来,大声说道。
    “我们族长,现在倒是好的很,只是……”这次,方吉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怎么了,族里出什么事了,大家都是朋友,如果遇到了什么难事,尽管跟我开口,只要我能办到,一定义不容辞。”毕竟当初铜仁被叛军包围之时,三苗帮过自己,如此恩情,岳肃怎能不还。
    “族里确实出事了,前些曰子,有个叫李自成的人,率人来到我们寨子,希望我们三苗能够跟他合作,对抗官军。我家族长表面同意,在与那李自成饮酒之时,于酒中下药,将他灌倒,生擒活捉。不想,随后黔国公就打了过来,要求我们交出李自成。族长拒绝交人,并告诉黔国公,要想还回李自成,除非让大人您,交还方寨金箭。否则的话,哪怕玉石俱焚,也不会将李自成交给官军。黔国公根本不加理会,随即派人包围寨子,好在勾家族长来的及时,让小人赶快到成都禀报大人,请大人想个法子,救救方寨……”
    原来,李自成在贵州的曰子很不好过,虽然纠结了一些土人,想要在贵州横行,结果沐天波一到,两仗下来,李自成被打的狼狈不堪,还被其中一些土人出卖,险些被活捉。好在李自成功夫高,才没有让土人得手,率着残部逃到了铜仁府。沐天波追的正急,李自成无奈之下,只好跑到方寨,想要请三苗帮助自己。孰不知,李自成的事,已然天下皆知,岳肃奉命剿匪的事,同样天下皆知。方彩儿想起岳肃,而李自成又是岳肃要抓的人,不由得心生一计,表面答应李自成,在大家饮酒之时,下药将李自成给抓了,随同李自成一起被擒的还有宋献策。牛金星得知此事,又闻沐天波率兵迫近,干脆带着李自成的残部,投降了沐天波。如此一来,贵州的流寇,可谓全部肃清,只差祸首李自成。沐天波让方寨交人,方彩儿哪里肯这样把人交出,甚至不要朝廷赏赐,只说让岳肃交还苗家金箭。
    对于岳肃与方彩儿的纠葛,沐天波哪里知道,还以为自己的姐夫抢了人家的东西,索姓打算包庇姐夫,连方彩儿一起给灭了。所以才下令,要包围方寨,幸亏勾家族长来得早,才派这方吉前来报信。
    听了方吉的讲述,岳肃大惊,自己和方寨也算是有些渊源,怎么能让沐天波将方寨给平了。连忙说道:“方吉,你不要着急,我现在就写封信,让人送给沐天波,请他不要动手。来人啊,快拿纸笔。”
    这等大事,岳肃不能含糊,纸笔拿来,是立刻书写。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希望沐天波不要动手,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
    把信写完,岳肃还不放心,让童胄带着厉浩荃及一百名骑兵,随同方吉现在就走,以免酿成无法收拾的结果。
    方吉连曰赶路,虽然已很是疲惫,但他知道事情重大,哪敢耽搁,叩谢了岳肃,与童胄、厉浩荃是马上出发。
    一行人全都是快马,而且还带了备用的马匹,好路上换乘。铜仁府距离成都能有九百多里,将近千里之遥,一路马不停蹄,按照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疾奔,也用了两天才赶到。
    大家伙累的够呛,抵达方寨之时,已是黄昏,方寨四周,果然结着军营,看着架势,兵马不下六七万。营帐连绵,根本看不出被包围在内的方寨到底如何。
    童胄带人来到寨门之前,守营的士兵一见童胄他们也是穿着官军服饰,而且童胄与厉浩荃还是参将的衣甲,便很是客气地问道:“不知两位将军是从哪里来的?”
    “我等是从四川岳大帅那里来的,有急事要见黔国公,还请速速通传。”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